北辛莊村

北辛莊村

北辛莊村,即墨市移風店鎮轄村。203戶,總人口為636人。經濟總收入為724萬元,人均純收入為6438元。

基本信息

1、即墨市移風店鎮北辛莊村

..

村莊由來

即墨市移風店鎮轄村。北辛莊在鎮政府東南7公里處,南鄰南辛莊,北鄰劉家莊鎮麥戈莊。西鄰大蘭家莊,東鄰蘭煙鐵路。
據《即墨縣地名志》記載:明永樂時(1403-1424)辛姓所建,當時只稱辛莊。至永樂末年,辛姓又在村南0.6公里處建村,稱南辛莊,辛莊隨之改稱北辛莊。今此村均無辛姓。同治《即墨縣誌》標有辛莊。《即墨縣鄉土志》標有北辛莊。

政區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積2260畝。2006年,全村共有203戶,總人口為636人,其中勞動力人數有471人,主要有李、王、張等姓氏。
..

經濟發展
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1105噸,經濟總收入為724萬元,人均純收入為6438元。
 

2、萊西市院上鎮北辛莊村

村名由來

明朝永樂年間,李氏從雲南遷來建村,取名為大辛莊,後來兄弟兩人分居,一人到村北2里處居住,取名叫小辛莊。因“大、小”稱呼不文明,因而小辛莊改稱北辛莊。

政區人口

位於院上鎮駐地西南10公里,西靠小沽河,隔河與平度市古峴鎮相望,南鄰南辛莊,北鄰葛家埠村,崔(家莊)大(里村)公路從村中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村土總面積1080畝,其中,耕地面積1000畝。2004年有居民165戶,人口569人。

經濟狀況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是村莊經濟發展重點,村民主要從事高效蔬菜種植業,畜牧養殖業和第三產業,實現經濟增收。200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145萬元,人均純收入5027元

優勢產業

蔬菜種植業是村優勢產業,以種植大蒜、圓蔥為主,2004年,大蒜種植面積300畝,蒜薹產量225噸,蒜頭產量300噸,圓蔥種植面積200畝,產量1500噸
..

社會事業

1990年以來,村里共投入100萬元,用於村政建設。修建揚水站2座,建幼稚園1處,衛生保健室1處,村委辦公大院1處。村民戶戶吃上自來水。2003年,整修街道3條,進行綠化美化,漿砌排水溝。2004年,又投資硬化街道3條,長達700米。村莊90%的農戶有彩電、冰櫃,固定電話安裝130部,有線電視入戶87戶,機車成為代步工具,三輪車、手扶車湧進農戶,成為生產、生活必備機械。2000年以來,連年被萊西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莊稱號[2]

3、萊陽市沐浴店鎮北辛莊村

村名由來

該村位於沐浴店鎮政府駐地東13公里處,清水河東側。清初李姓遷此定居,取村名辛莊,1982年更名北辛莊。呈長方形聚落。
..

基本情況

截止2006年,該村有村民22戶,人口65人,勞動力43,外出務工人員3人。村莊屬於山村,有黨員3人,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2歲。

經濟狀況

該村耕地總面積126畝,糧田面積111畝,果園15畝,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果園,有資料顯示人均純經營性收入曾為2000元[3]。

4、定州市東旺鎮北辛莊村

土地人口

該村土地面積3002畝,有資料顯示人口約為2000人。

經濟狀況

種植結構以中藥材(占3/5)和桃樹(40餘畝)、蘋果樹(20餘畝,主要為富士)為主,另有麻山藥200餘畝和苗木花卉10餘畝,品種以塔柏、國槐、千頭椿、五角楓為主。還有花生400畝,主要滿足生活消費、榨油。其中中藥材品種以瓜蔞、黃芪為主,白朱、荊棘、牛夕為輔,已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銷新格局,占地面積900餘畝,是該市種植髮源地。桃樹品種有九寶、二六、大地紅、崗山白、早葉、晚熟品種壽桃等,進行品種更新。
養殖業以綿羊為主。
副業有藥材加工廠,承攬大批量藥村加工飲片,主要出口韓國[4]。

5、臨汾市蒲縣克城鎮北辛莊村

村莊概況

 北辛莊村地處蒲縣克城鎮北端是與汾西縣毗鄰,地理位置優越,人傑地靈,資源豐富。當地村民淳樸厚道、勤勞熱情,全村所轄3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截止2006年有人口1600人,360戶,耕地面積3400餘畝。

經濟狀況

礦產資源以煤、鐵、石灰石、鋁釩土為主。截止2006年,人均年收入2600元。種植業以玉米、大豆、土豆為主,養殖業作為特色產業,有較快的發展。其中以養牛、養雞為主[編

6、文安縣史各莊鎮北辛莊村

地理位置

位於文安縣史各莊鎮政府以東300米

人口耕地

截止2006年,北辛莊村常住人口1321人,耕地面積1937畝。

經濟狀況

主要發展林果業的種植。有梨樹60畝,品種有鴨梨、雪花梨,平頂香梨;有蘋果樹80畝,品種有富士紅星、紅元帥;及桃樹70畝。截止2006年,養殖業方面發展了肉雞養殖5戶,15000隻;綿羊200隻[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