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書院

雍正十二年(1734)知府嚴有禧重修,又置膳田百畝,供士子膏火,拔7州縣士子讀書於內。 清同治六年(1867)知縣吳樹聲捐資創建於城東門內關帝廟西。

簡介

北海書院 位於山東蓬萊。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按察使黃炳建於府治西。雍正十二年(1734)知府嚴有禧重修,又置膳田百畝,供士子膏火,拔7州縣士子讀書於內。自鹹豐九年(1839)始每年道府縣各輪課3次,每課錄取童生40名,給膏火銀24兩,由平度等6州縣書院地租解府銀內支銷。位於山東壽光。清同治六年(1867)知縣吳樹聲捐資創建於城東門內關帝廟西。“會講有堂,兩翼有廂,燕居有房,誦習有室,塒溷有所,科歲試有東西號舍,長桌凳胥具。”經費來源有二:一是地租;一是商船捐款。有紳士碩儒組成的學董會,“擇賢達士為掌院”,任教學師除本縣儒學署教諭外,另延請縣內外舉人擔任。學生分為兩類:一是為參加鄉試,定期到院聽講和送批文章的生員;一是為經縣童試合格住院攻讀的學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