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噪鴉

北噪鴉

北噪鴉(學名:Perisoreus infaustus)是鴉科噪鴉屬的鳥類,是一種體羽鬆軟的灰色和棕色的噪鴉。尾甚短,後枕具短冠羽。頭深褐,兩翼、腰及尾緣棕色,前額羽簇皮黃。棲於森林,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分布於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古北界北部及中國東北和西北。不常見於北方冷針葉林。

基本信息

簡介

北噪鴉北噪鴉

中文學名:北噪鴉
拉丁學名:Perisoreusinfaust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鴉科
屬:噪鴉屬
種:噪鴉

亞種:9種
命名時間:Linnaeus,1758
英文名稱:SiberianJay

外形特徵

北噪鴉北噪鴉

北噪鴉身長30-31厘米,體重90-150克。雄性成鳥:鼻須淡白沾黃。

額基烏白色,額至後頸暗褐色;背、肩、腰橄欖棕褐色;尾上覆羽棕紅沾橄欖褐色。小翼羽灰褐色;初級飛羽內翈褐色,第1—5枚初級飛羽外翈灰色沾棕,自第6枚始外翈基部栗色、羽端灰褐稍沾棕色;次級飛羽外翈灰褐色、近羽軸處染棕栗色;翅覆羽栗色,內翈端部具褐色近三角形塊斑。中央尾羽基部栗色,餘部灰褐色;外側尾羽栗色。眼先、耳羽淡褐色。

、喉菸灰色;胸、腹橄欖褐色沾棕;脅棕褐色;尾下覆羽棕紅色沾褐;腋羽和翅下覆羽棕黃色。雌性成鳥:體色與雄鳥相似,但整體羽色均不如雄鳥鮮亮。

虹膜褐色;嘴和跗蹠黑褐色。

亞種列表

北噪鴉東北亞種maritimus
北噪鴉新疆亞種opicus

鑑別特徵

上體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沾棕;翅灰褐色,具棕栗色塊斑;尾栗色。
頦、喉菸灰色;下體餘部橄欖褐沾棕。

分布範圍

11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

生活習性

22
多活動于山坡稀疏鬆林間,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該物種棲息於有雲杉,松樹和落葉松的森林,或有大樹冠的森林邊緣。絕大部分定居,有少部分的鳥類遷移,在冬天活動時間縮短為3或4個小時,完全用於覓食。連續數天在樹上使用相同的位置睡眠。是雜食性動物,吃各種植物,包括漿果和蘑菇,但主要食西伯利亞松樹的種子,也吃昆蟲,如甲蟲、蛾類,小型無脊椎動物,居住在森林中的小型嚙齒類動物,甚至小型魚類。還掠奪其他鳥類巢中的卵。甚安靜。叫聲包括似鵟的叫聲“geeak”,粗啞的“hearrr-hearrr”聲及帶粗重鼻音的叫聲“skaaaak”。鳴聲為一連串哨音、吱吱嘎嘎音、顫音及模仿叫聲。

生長繁殖

33
繁殖季節開始的很早,此時降雪仍然覆蓋著地面。巢置於樹上距地面約2米處。相當大,用多種材質築成,包括樹枝,爛木頭,苔蘚,地衣,蜘蛛繭和樹皮組成,內部充滿了許多羽毛。4月產卵,每巢產2至4枚,孵化19天,雛鳥孵化後約三個星期離巢。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