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樓中醫醫院

北京鼓樓中醫醫院

北京鼓樓中醫醫院成立於1951年 , 是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綜合性涉外中醫醫院。隸屬於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局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基本信息

醫院概況:

鼓樓中醫院簡介:

辦院理念:仁德為本,博愛濟世
辦院方向:堅持中醫特色、發展重點專科
辦院思想:修德至善、博愛至誠、精醫至真、盡責至美
職業精神:仁心仁術、尊重生命、精益求精
建設方針:學科健全、特色明顯、名醫集聚

學術特點:南北呼應,名醫薈萃,流派紛呈 ​
北京鼓樓中醫醫院位於北京市南北中軸線上,距國家重點文物古蹟 ── 鐘鼓樓約 100 米 ,隸屬於北京市東城區衛生局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
北京鼓樓中醫醫院成立於 1951 年 , 是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綜合性涉外中醫醫院,1996年,經東城區衛生局、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准,正式更名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鼓樓中醫醫院",同年定為北京針灸骨傷學院的教學醫院,1997年被評為二級甲等中醫院,1998年列入涉外醫院,同時定為安定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醫院自成立以來便致力於創新和開拓問、聞、望、切與辯證施治,以中國傳統醫學為基礎,通過運用中醫特色診斷方法,對治療常規疾病以及非常規性疑難雜症等的治療一直處在中醫學的前沿,獲得美國及澳大利亞權威認證及發明專利證書,是一所具有特色中醫治療方向的醫院。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在職職工323人,有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 17 名在此應診,具有副主任 醫師以上職稱 43 名。國家級、市級名老中醫繼承人50人,博士3人,碩士12人,技術力量雄厚。 病床 201 張,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針灸科、男科、骨傷科、痔科、按摩科、五官科、口腔科、燒傷科、保健科、家庭病床科、腸道門診、肝炎門診、手術室、放射科、功能檢查科、藥劑科及全國唯一的 " 京城名醫館 " 。 ​

中醫理論的沿革:

鼓樓中醫醫院的發展方向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中醫理論,以其博大精深著稱。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從神農嘗百草,伏羲制九針開始,逐漸形成了包括中醫藥經絡文化、診療文化、本草文化、養生文化等在內的完整的中醫藥理論體系,中醫藥學成為屹立世界的擁有5000年連續歷史、獨立於西醫的醫學體系。在中國藥理文化中,中醫藥是最具有實踐性和濟世精神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以較長篇幅表述要推進醫藥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提出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並突出強調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在黨的大政方針指導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國家中醫藥事業將會穩步前行。一直以來,它為中華民族的健康發展和中醫藥事業的傳承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醫院在傳承祖國中醫理論的同時,也探索出一條中西醫結合的發展道路,加大醫療管理力度,同時確立了自己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的辯證治療體系,有效彌補了西醫治標不治本的缺點,同時發揮了中醫藥綿延深遠、內調治病的優點。配備有日本東芝螺鏇滑環 CT 、 800mA X光機、纖維結腸鏡、中心監護系統、活動平板運動心電圖機、動態心電圖記錄儀、彩超、牙科綜合治療台、呼吸機、全自動血球記錄儀、多功能監測麻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胃鏡等一批較為先進的進口醫療設備。 ​

京城名醫館建設:

京城名醫館經市政府、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於1993年,正式成立。名醫館的創立,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同志親臨我館視察工作。原衛生部部長崔月犁、陳敏章、副部長鬍熙明為京城名醫館題詞。

  京城名醫館匯集了在京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二十餘位。原衛生部部長崔月犁及中醫泰斗 關幼波 教授出任名譽館長, 陳文伯 教授任館長。
  名醫館自 1993 年建館以來,深受國內外患者及老中醫的厚愛。十三年來,已接診了國內外疑難病患者百萬人次。許多久不應診的名醫為“名醫館”弘揚文化,廣大中醫事業來館設座應診、會診、諮詢、函診等,弘揚了祖國古老而偉大的中醫文化,“京城名醫館”是雲集中醫界精英,施展神妙之術的醫府。
名醫館部分科室的研究項目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的試點推廣,皮膚科、男科、以及骨傷科的重點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衛生部的專項研究基金支持。

中醫藥政策扶植: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中醫重點專科(專病)建設,到2015年,繼續建設一批中醫重點專科(專病),在全國形成完整的中醫重點專科(專病)網路。我院正在回響這一號召,進行專科專病建設。

同時在中醫藥科技繼承與創新專項中醫藥現代傳承中,對老中醫藥專家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辨證論治方法運用信息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開展總結研究,建立一批中醫古籍保護與利用中心。努力加強自身的理論建設並對京城名醫館的名老中醫的一些理論傳承進行整理與分析,形成現代意義上的中醫理論文化,並試行將中醫文化在民眾中普及,真正將束之高閣的中醫藥文化推廣到人民民眾中去。
鼓樓中醫醫院積極回響國家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在中醫理論基礎研究和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和應急能力建設重點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

多方學習與交流:

北京鼓樓中醫院的專家和醫生不但有技術專長,還要有醫德,有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科室成員常通過網際網路與國內外各醫療科研機構進行會診以及技術交流,同時與北京安貞醫院、東直門中醫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廣安門中醫醫院開展了雙向轉診的合作,西苑中醫醫院的 "北京中醫專科(專病)醫療網路攜手工程",從而提高醫療隊伍的專業技術,使北京鼓樓中醫院的專病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自醫院成立以來,為患者解除了身體疾患和心理上的痛苦負擔,得到了許多患者的一致認可和讚譽。

主要科室

北京鼓樓中醫醫院臨床科室設有:內科(下設急診科、內一病區、內二病區、中西醫結合門診)、外科(下設普外、肛腸、燒傷三個專業組)、男科婦科兒科針灸科皮科按摩科骨傷科、(含股骨頭壞死專科門診)、五官科
、口腔科、社區醫療保健部、腸道門診、手術室以及京城名醫館,病房設有兩個病區燒傷病區和綜合病區,醫技科室齊全。男科、股骨頭壞死專科(股骨頭壞死專科由著名骨病專家馬再山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以“馬氏骨片”系列藥為主治療股骨頭壞死等骨病,有效率達90%以上)。燒傷科(我院是北京市燒傷定點值班醫院,燒傷科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可治療各種程度的燒傷病人)是我院的特色科室。​

皮膚科

在中醫治療銀屑病、帶狀皰疹、濕疹、皮炎、痤瘡等領域獨具特色,進行與國內外知名醫院的學術交流。一直以來皮膚科堅持以中醫中藥為主,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醫優勢,將辨病與辨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中醫診療皮膚病的水平。以自身免疫性皮膚病、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皮膚附屬器疾病、感染性皮膚病作為主攻方向開展了針灸、拔罐、中藥濕敷、遊走罐、中藥藥浴等多種獨具特色的中醫非藥物治療手段,極大地提高了臨床療效。

內科:

內科是我院重點科室之一,擁有雄厚的醫療技術隊伍,各級醫師36名,熟悉中西醫專業知識。其中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9名,主治醫師14名,住院醫12名。具有本科研究生、博士學歷33人,是一支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骨幹隊伍。
  本科是以中西結合診療各種內科疾病的綜合科室,設有門診和123張病床。6個診室各有特色,除
普通門診外,設有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消化、神經內科專業組。均由我院主治醫師、主任醫師及院外專家出診。病房分3個病區,根據不同病人的需要高級病房、幹部病房、CCU監護室和重症搶救室。病區內的設定齊全,病房為2人和4人間,並設CCU監護室,房間寬敞明亮,清潔整齊,設有空調、電話、中心供氧、床頭對講機,環境優雅溫馨。
  內一病區以診治心血管、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肌病、呼吸系統疾病為主,共 60 張床位。設有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心電監測儀、呼吸機、除顫器、微型輸液泵等先進設備。高級病房內設有空調機、電冰櫃、彩色電視機、衛生間、熱水器,生活方便、舒適。內二病區設有床位 42 張,主要治療神經內科疾病,優以腦血管病為特色,本病區由安貞醫院神內主任、護士長指導診療,診 治、護理達三級甲等醫院水平。內三病區是以
傳統醫學研究診治糖尿病,及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為特色 ( 化療、中藥、生物製劑治療 ) 療效顯著,深受民眾歡迎。
  從2009年以來,我科開展了多項科研課題,在診療冠心病、心梗溶栓、中西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肝硬化取得了優異成績。優質服務精神文明達標獲獎科室。​

骨科:

骨科門診是我院急診的一部分,每天24小時應診,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骨壞死、各種跌打損傷,骨折勞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骨折內固定等骨傷科常見疾病、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為其特長,由於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受到了廣大來院就診患者的信賴。
  骨科共有9名醫務人員,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學歷1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3名,設病床20張,住院環境優美。住院患者根據病情需要,既可接受中藥浴、中藥熏蒸、中藥離子導入、針灸、推拿、理療、內服及外用中成藥等全方位的中醫整體治療,也可進行各種類型的骨折內固定、特別是四肢骨折的微創帶鎖髓內釘固定技術受到患者的好評,對於中老中老年骨性關節病患者還可進行膝;髖關節置換等大型骨科手術治療。
  由全國名老中醫、北京市傳統推拿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在山教授於 1984 年創立的股骨頭壞死專科,二十多年來用內服、外治、功能鍛鍊等方法為來自 30 各省市和地區以及美國、韓國、新加坡、俄羅斯的 10 余萬人次的患者進行中醫治療,有效率達到 98.3 %。專科製劑5種,部分為醫保目錄用藥,“速效損傷靈”獲 1996 年東城區科技進步獎;近五年,該科發表論文 20 余篇,其中國家級 5 篇,省市級 16 篇;約 40 萬字的專著《馬 氏中醫治療股骨頭壞死》已由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行,並於 1995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該科研究課題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科研項目“馬氏療法治療 SARS 後骨壞死的臨床研究”獲得了首發基金 ( 中醫藥 ) 重點支持項目的立項及資金支持,是 2004 年度唯一一所獲得此項資金資助的二級甲等醫院。該 科作為協作單位參與東直門醫院的課題《中西醫結合治療SARS後骨壞死》正在進行中。 2005 年 8 月該科又被指定為治療 SARS 後骨壞死東城區定點醫院。
  骨科學術帶頭人王宗仁主任醫師,帶領全科同志在中西醫結合傳承馬在山老中醫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多種類型的骨傷科微創手術,在國家級雜誌發表了數篇學術論文,並經常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來在我院先後為十餘位高齡患者進行了高難度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和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術後隨訪良好。這些手術使患者減少了臥床時間,肢體功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恢復,使一些原計畫要到三甲醫院治療的患者在鼓樓中醫院接受良好手術治療和細心周到的護理,收到滿意的療效,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歡迎。

男科:

陳文伯教授在門診  男性科是全國最早從事中醫男科臨床研究的單位之一,創建於 1981 年 , 在我院顧問 陳文伯 教授領導下 , 經過二十餘年的臨床實踐,並結合前人的相關經驗及現代有關理論 , 進一步完善了中醫男性病的治療體系,研製出了陳氏男科系列藥。在中醫辨證論治療理論的指導下,綜合治療常見的少精、死精、弱精、無精、精液不液化及抗精子抗體陽性等各種原因導致的男性不育症 , 陽痿、早泄、
不射精、性慾淡漠等性功能障礙類疾患,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精囊炎、睪丸炎、附睪炎等男科雜病 , 以及男性性傳播疾病患者 , 共達三十餘萬人次 , 積累完整病歷 5 萬餘份 , 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僅以男性不育症為例,據北京地區不完全統計 , 經治療後女方懷孕率為 63.1%, 在國內外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患者遍及世界各國 , 書信求醫、電訊諮詢、不遠萬里投醫者絡繹不絕。美國、日本等國醫學代表團曾多次來我科考察交流 , 在國內 , 先後在廣東汕頭、福建漳州、湖北鄂州、內蒙通遼、吉林四平、遼寧北票、山東泰安、萊州、北京延慶等地建立了分院或協作點,進行疑難病症的會診與討論 , 受到了當地及有關單位和患者的好評。
  男科現設有門診、專用化驗室及治療室,每年接待患者約 7200 人次 , 其中國外及外地患者約占 60% 。 開展的對患者內分泌激素測定、微量元素測定、精子運動電腦自動分析測定、臨床常用藥物動物實驗、以及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開展的精子超微弱發光、精子冷凍蝕刻和超薄切片電子顯微鏡觀察等檢查項目在國內外處於領先水平。更重要的是我科擁有一支技術力量雄厚的由主 任 醫師、副主 任 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組成的完整人才梯隊 , 其中該科創始人陳文伯主 任 醫師為 國家級名老中醫,曾擔任多項全國性中醫專科學會的領導職務。從事中醫男科及內科臨床、科研、教學四十餘年,精於男科及內科雜病。多次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北京市衛生系統科技進步獎、全國抗衰老保健藥品金獎等獎項。其中一項列入《中國“八五”科學成果選》。獲國家專利一項。為中醫研究院代培碩士研究生 3 名 , 開發出“ 陳文伯主 任 醫師治療男性不育症臨床經驗”電腦軟體。主編學術專著 10 餘部,在國際國內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多次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日本、台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邀請講學。獲“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此外,我科陳生主 任 醫師兼任 中華中醫藥學會男科分會副秘書長、 中國性學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藥學會 男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 後被確定為北京市和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 除臨床治療以外 , 我科十分重視科研工作 , 藉助各種現代化的手段,對臨床病例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中醫治療男科疾病機理 , 先後發表了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論文 100 余篇 , 並有《男科新論》、《男性不育與性功能障礙》、《男性性功能障礙》、《中醫男科學》等 10 余本學術專著問世。 另外,我科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開展的“‘抗體平'對抗精子抗體陽性不育患者精子膜結構的影響”、 睪酮等內分泌激素與中醫辨證治療的關係、中藥治療前後內分泌的變化特點、生精贊育系列藥對實驗動物生殖功能的促進作用、微量元素與精子質量改變機理探討等研究論文分別被邀請參加有關國際和全國性學術會議 , 受到與會者好評。特別是與中科院合作開展的中藥治療免疫性不育症的研究 , 首次證實 , 陳氏“抗體平”具有改善精子膜蛋白顆粒分布、促進受損精子膜恢復正常的作用 , 對揭示中藥治療男性不育症的機理有很大意義。
 在教學方面,幾年來,共接待來院進修或外出講學培養的外院男科專業人員數百人,1999 年以來 , 受北京中醫藥學會的委託,科與其他兄弟單位合作,舉辦了多期記國家級繼續教育學分的“全國中醫男科理論高級研討班”,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學員數百名。 男科先後被北京市衛生局和北京市中醫局確定“特色科室”項目和“北京市重點中醫專科”。門診時間: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男科主治疾病範圍
 男性不育症:少精、死精、弱精、無精、精液不液化及抗精子抗體陽性的免疫性不育症等。
 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不射精、逆行射精、遺精、陰莖異常勃起及性慾異常等。
 性腺及附屬性腺疾患:睪丸炎、附睪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等。
 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類疾患:尿道炎、龜頭炎、皰疹、濕疣等。
男科雜病:男性亞健康狀態、男性乳腺疾患、男性更年期綜合症等。

燒傷科

燒傷科原安定門醫院燒傷科組建於 1984 年,到 2004 年,共接診燒燙傷患者 12 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七千多人,治癒率為 99.5% 。開展各種手術(燒傷,整形) 1600 余例,手術優良率在 95% 以上。
  我科自1994年以來,被北京市衛生局確認為燒傷值班醫院,我們擁有一支由高年資的副主 任 醫師,主治醫師及經驗豐富的護士為主體的高素質醫護隊伍。我們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類燒傷,不僅有國內較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藥品,更有我科自行研製的中藥製劑,如燒傷一號,二號,四號等,用於治療各種不同情況的燒傷創面,具有止痛好,癒合快,無毒副作用等優勢,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驗證。
  多年來,我們收治了重度以上燒傷患者數百例,治癒率達 85% 以上,並成功搶救了總面積 80% 以上,三度燒傷 50% 以上的特重燒傷 20 多例。我科尚開展了各類燒傷晚期功能重建修復的整形手術 200 多例,效果良好,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廣泛認同。
  為適應醫療改革的新的變化及患者的需求,我科還收治了 60 多例多發褥瘡(席瘡)和慢性下肢潰瘍(臁瘡腿)的病人,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取得優良效果。
  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其重要的併發症——糖尿病足的發病率也急劇上升,我科在收治的糖尿病足合併壞疽的病人時,採用獨特的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

普通外科:

引進高年資、高職稱、高學歷外科人才 , 可對普通外科疾病做系統診治,尤其肝膽外科,已獨立實施多例小切口膽囊切除術,並可熟練實施甲狀腺、乳腺、腹部外科等各級別手術(如半肝切除術、胰頭 - 十二指腸切除術、胃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乳癌根治術等),實施以上手術的醫師,均有多年臨床經驗,並有大量臨床病例的積累,技術熟練,具有較高水平。

血管外科:

2006 年開始我科與安貞血管外科合作成立安貞醫院血管外科鼓樓病區,可接診血管外科疾病病人,由安貞醫院血管外科 高年資 醫師親自查房並確定治療方案,安貞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陳忠為我院客座教授,定期來我科查房並親自手術。已治癒多例血管外科病人。​

婦科:

婦科具有傳統醫學優勢,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及某些疑難病,尤其在治療不孕症、輸卵管阻塞、閉經、先兆流產、盆腔炎、更年期綜合症、外陰白斑等方面在國內享有盛譽。我科現有人員均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具有多年臨床經驗,技術力量雄厚。現開展運用中藥人工周期法調節卵巢功能,運用中藥活血補腎法治療輸卵
管不通,療效顯著。運用中藥離子導入及中藥灌腸直達病灶,療效確切。我科還開展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術、輸卵管通液術、宮腔注射術、取子宮內膜術以診斷治療不孕症;終止妊娠運用人工流產術及藥物流產術;遠紅外線光療術治療宮頸糜爛,並對病人進行緊急避孕、絕經前後諸期的知識指導。我科現正進行輸卵管阻塞的臨床研究,已取得較好效果。

專家簡介:

京城名醫館匯集了20餘名在京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如呼吸系統疾病專家方和謙教授、男性病專家陳文伯教授、兒科病專家宋祚民教授、消化系統疾病專家李廣均教授、血液病專家梁貽俊教授、腎病專家呂仁和教授、心腦血管疾病專家李鴻祥教授、骨病專家馬再山教授、皮膚病專家陳彤雲教授、鄭吉玉教授、內科病專家高忠英教授、余瀛鰲教授、謝子衡教授、婦科專家姚五達教授等定期應診。

陳文伯


陳文伯,主任醫師,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現任京城名醫館名譽館長,北京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病協會理事,海峽兩岸醫學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中醫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雜誌編委等職。
主治:糖尿病、肝病、腎病、脾胃病、哮喘、過敏性鼻炎、關節病、腫瘤、男性不育、陽痿、前列腺病等內科、男科疑難病症。
主任醫師陳文伯不僅是中醫內科專家,而且是全國著名男科專家,研製了“生精贊育”系列藥10餘種,治癒了數萬例世界各地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對前列腺增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效果顯著;對男科其他病症如陽痿、早泄、小睪丸症等治療效果明顯,治癒率極高;研製了“陽痿靈膠囊”,“振陽丸”“參茸壯陽丸”等一系列專利藥物藥效顯著。
創建的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京城名醫館”至今仍享譽中外。先後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百名老中醫之一,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梁貽俊

梁貽俊,主任醫師,國家級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主治:血液病、消化病、心腦血管病、肝病、腎病、關節病、月經病、卵巢病、黃褐斑等內、婦科雜病。
主任醫師梁貽俊,幼承家學,復得名師宗維新親傳,又研修於北京中醫院校5年。醫術精湛,術貫中西。原中日友好醫院高幹外賓病房主任兼中醫大內科副主任。受聘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梁貽俊精研祖國醫學,學術融匯中西,故不乖時,今不同弊。重視臨床,著眼實效,積累了豐富經驗,著有《梁貽俊教授臨床經驗輯要》等多本書籍。發表論文60多篇。
1990年被衛生部、人事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00名老中醫專家,被兩部一局確定為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導師。

周耀庭


周耀庭教授,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二、三、四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美國世界傳統醫學科學院院士。
主治:內、兒急性發熱、急慢性支氣管炎、胃炎、消化性潰瘍、心肌炎、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周耀庭教授,1954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從事中醫溫病﹑內科﹑兒科教學、臨床工作幾十年,主持“七五”攻關課題“脾胃方藥知識庫計算機軟體系統”,獲北京市中醫局一等獎,“改良清膽退黃湯藥效學及臨床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課題“五臟方藥知識庫”研究。出版著作十餘部。參與編寫的《實用中醫學》,獲1978年全國醫藥衛生科技大會獎;主校的《徐大椿醫書全集》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古籍圖書獎;主編《世界傳統醫學兒科學》、《周耀庭臨床經驗集》、《周耀庭講小兒溫病》、《周耀庭臨證解惑實錄》等著作。發表論文30餘篇。

張士傑


張士傑,主任醫師,針灸專家,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兼任中國針灸學會榮譽理事,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分會顧問,北京傳統醫藥促進會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針灸雜誌》編委,日本大阪傳統醫學中心客座教授等職。   主治:失眠,發作性睡病、面癱、頭痛、神經性耳聾非特異性結腸炎、便秘、美尼爾氏綜合症、中風后遺症、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等。
主任醫師張士傑擅長援物比類套用太溪等少量氣穴治療百餘種疑難雜症。由於取穴少,療效好,且有可重複性,故常被國內外醫者採納。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人才報》、《中國科技報》、《健康報》等均有報導。
著有《古法針刺舉隅》、《古法針刺灸方治驗》等書,其中列舉了近百個驗案,較為詳盡地概括了個人的學術思想。發表在一級刊物上的論文有《淺識腎原太溪》、《太溪穴套用於臨床之體會》、《抗精神病藥物的錐體外副作用治驗》等10餘篇。

高忠英


高忠英教授,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主治:呼吸系統疾病、腸胃病、肝病、腎病、心腦血管病、癲癇及內科疑難病症。
出診時間:每周四上午。
高忠英教授四代世醫,幼承家訓,20歲考取醫師資格,即入北京中醫醫院內科工作,1962年拜京城名醫魏舒和為業師,1971年後調學院任內科、方劑、溫病教研室主任。從醫臨證六十年,擅長內科疑難雜症,尤對消化與呼吸道疾病有獨到的經驗。1990年主編出版《方劑圖析》,此書為高忠英教授傾心研究方劑學理論二十餘年創意獨特的個人專著。此外還參與編寫了《實用中醫學》、《實用中醫營養學》及《徐大椿醫書全集》的注釋。發表論文二十餘篇。1991年主持“中藥方劑知識庫”(國家級重點科研課題之子課題),獲北京市局級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7年被衛生部確定為全國名老中醫500名之列,成為國家級名老中醫。

余瀛鰲


余瀛鰲教授,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名老中醫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主治:腦血管、肝病、腎病、泌尿系統疾病、癲癇病等內、婦科疑難病症婦科。
余瀛鰲教授1955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1955年12月參加衛生部全國第一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學習,1958年5月結業後留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至今,從事於中醫內科及中醫臨床文獻的研究。出身於世醫名家,1956年自中央衛生部顧問秦伯未先生主師,兼得其父余無言先生親授。多年來致力於若干疾病的通治方研究,著作很多,主編的《中醫大辭典》、《新安醫集叢刊》、《中國科學技術典藉通匯。醫學卷》、《現代名中醫燈寨選》等均獲重要獎項。在學術、臨床方面均有較深的造詣。

王文友


王文友主任醫師,中醫內科專家,第四批北京市級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主治:脾胃病、肝膽病、心腦血管病、肺病、腎病、抑鬱症、更年期綜合症等內、婦、兒科疑難病症。
主任醫師王文友從師佐診陳慎吾、王友虞等京城著名老中醫,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六十年。以“諸病從肝脾論治”為主導思想,治療和研究中醫內科疑難雜病,醫理精湛,經驗豐富,療效顯著。
1994年被評為優秀學科帶頭人。1998年被北京同仁堂香港分公司聘為中醫教授。2009年經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批准,獲得了“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項目”首批北京市基層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資格。2009年12月獲得“同仁堂”杯中醫藥特別貢獻獎。2011年被確定為第四批北京市級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張銀霞

張銀霞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冠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教授學會會員。
主治: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脾胃病、咳喘、膽囊炎、腎病、失眠等內科雜症;痤瘡、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疾病;月經不調、痛經、帶下等婦科疾病。
主任醫師張銀霞師承名老中醫張獻墀的學術思想,精於辨證施治,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並總結出獨特的健脾、調肝、補腎的綜合治療手段。
在臨床和教學作用中潛心鑽研,善於總結經驗。發表論文20餘篇,主要有《頭痛論治》、《血管保健與健康同行》。參與了《中西結合治療心律失常》、《百病指南》、《冠心病的預防》的編著,研究的“消渴飲對胰島功能的研究”、“益氣活血湯對左心功能的影響”獲臨床科研成果進步二等獎。

楊天榮


楊天榮主任醫師,中醫內科專家,碩士生導師。
主治:中醫內科及婦科病診治,對脾胃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胃病及泌尿系統感染、老年病、帕金森病、婦科常見病等。
主任醫師楊天榮1966年7月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醫療系六年制本科,1980年12月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曾任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科研處長,中國老年學學會中醫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醫文獻學研究會理事。
主任醫師楊天榮從醫四十餘年,參加了《診法概要》、《中國大百科全書·中醫傳統醫學》分冊、《中醫脾胃學說套用研究》、《中醫專家系統與中醫知識庫》等著作的編寫。在全國及省市級中醫雜誌上發表14篇論文。1993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趙恩道

趙恩道,皮科專家。

主治:痤瘡、脂溢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濕疹、銀屑病、帶狀皰疹、手足癬、體股癬、蕁麻疹皮膚瘙癢症、過敏性皮炎、脫髮、玫瑰糠疹等。
趙恩道是中國“一代名醫”、著名中醫皮膚專家趙炳南教授之子,繼承父業,深得其父真傳,套用祖傳秘方及驗方擅長治療多種常見、多發性皮膚病及各種皮膚科疑難頑固性病症。

蘭金初

蘭金初,主任醫師。

主治:痹證、血症、痿證、狐惑、復發性口瘡及水腫等類疾病(風濕免疫疾病)。
主任醫師蘭金初1975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長期從事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工作,在臨床實踐中創建了“免疫原理模型”,為中醫藥解釋現代免疫原理以及開發臨床用藥得到有力的證實。研製了多種製劑用於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出版《免疫概念新審視》、《免疫概念新審視(中美版)》、《紅斑狼瘡問題解答》、《中醫對紅斑狼瘡的認識與治療》等著作。

醫院環境:

典雅環境折射骨子裡的中醫態度: 
北京鼓樓中醫醫院擁有北京地區唯一一家名醫館,醫院的環境完美的體現出了中國文化的神韻。多層台基,色彩鮮艷的曲線坡面屋頂,院落式的建築群,這些構成了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建築藝術風格。讓患者在治病期間能有一個輕鬆的心態,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清潔、優美、舒適的醫療環境。
這些充滿傳統建築中的各種屋頂造型、飛檐翼角、斗供彩畫、內外裝修門及園林景物等,充分體現出中國建築藝術的純熟和感染力。同時以群體組合的形式構成豐富的空間序列,室內空間板壁、槅扇、帳幔、屏風、博古架等的處理,都折射出一種削骨為醫的孤傲態度,這就是源於骨子裡的中醫文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