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五達

姚五達(1921--2001年),北京市通縣人。父姚霈春,從師清代名醫吳殿一,久居京城行醫。先生幼年就讀河北省香河縣學校,十四歲開始跟隨其父學醫,立志稟承父業,期以醫術濟世。1935年考入北京國醫學院醫科,就讀期間勤奮好學,苦讀鑽研,得到院長孔伯華先生賞識,1939年被孔氏收為弟子,深得真傳,學居師家,隨師佐診。 1940年畢業後,在北京國醫學院施診室任醫師,兼婦科、內科、兒科助教。

個人簡介

姚五達大夫 姚五達大夫

1941年10月參加北平衛生局考試取得行醫資格。同年11月執業於北京市崇文區北蘆草園三十六號"姚五達醫館"。並曾先後受聘於"同仁堂""大眾堂""永安堂""沛仁堂" "西慶仁堂"坐堂應診。

解放前夕,在國民黨政府"取締中醫"政策壓制下,姚五達先生不畏迫害,率先發起成立"北京市新照中醫福利促進會",被推選為會長。帶領北京執業中醫抵制國民黨的腐朽政策,維護了北京中醫執業的合法地位。先生在醫館和各老字號藥店應診從未間斷,對窮困患者施診施藥的善舉深得人心,而立之年便在京城遠近聞名,被稱為"四小名醫之一"。 解放後,先生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黨的中醫政策號召下,踴躍參加專業進修,學習現代醫學理論:

1950年--1951年:在北京市預防學習班學習畢業;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市中醫進修學校學習畢業;

1960年--1961年:在北京市中醫進修學校中醫學習西醫班學習畢業。

1956年先生回響黨"個體中醫進入聯合診所或醫院"的號召,毅然關閉醫館,應邀出任"北京第三醫院"中醫科中醫主治醫師之職;

1960年為了深入研究婦科疑難症,出任"北京婦產醫院"中醫主治醫師;

1962年調入"北京建築工人醫院"中醫科,歷任中醫主治醫師、中醫主任醫師、中醫科主任等職,退休後任醫院高級顧問,並享受國務院專家級特殊津貼。

1987年先生主持成立北京市第一家綜合醫院中的"中醫病房",組織開展"中西醫綜合治療"和臨床科研工作。

數十年來先生培訓中醫實習生、研究生、進修生、軍隊醫務人員近千人;親帶徒弟、學生、門人、傳人數十人。1992年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命名為"北京市繼承老中醫學術經驗指導老師"。曾先後擔任北京市中醫學會婦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雜誌編委等職。

社會影響

先生一生追隨中國共產黨,1982年光榮加入共產黨,一直積極參加黨和國家的各項政治活動,生前曾任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委員、第六屆政協委員,其間曾任政協文史委員。

先生從醫60多年,醫術高超,醫德高尚,被廣大患者譽為"聖手慈心"的名醫。在半個多世紀的醫海生涯中,對醫學事業孜孜以求,多年潛心研究,曾先後撰寫出《婦科治療經驗》、《溫病治療經驗》、《診法傷寒要訣》、《中醫雜證》等著作,許多論著多次發表於《北京中醫》、《中醫雜誌》、《北京市老中醫醫案選編》等專業刊物。尤其在治療婦科病、溫病方面經驗獨到,創出"輕可投實法"、"節流開源法"、"溫病治療六法",並廣泛用於臨床收效甚佳。他經常應邀出診,為國家領導人、海外華人、國際友人解決疑難病證,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望,1998年近80高齡親赴香港為駐港部隊官兵義診。

先生一貫兢兢業業、勤奮工作、樂於奉獻;善良正直、謙遜平和、平等對人。"視病人如親人"是他一生遵守的從業準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他始終如一的為人之道。帶徒施教,誨人不倦,崇尚儒學,德藝雙修,為後人樹立了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