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業展覽館

魯美雕塑系師生於1958年末至1959年國慶節前完成的,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廣場群像》雕塑,是陳繩正畢業留校任教兩年多後,參加的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型集體創作。 這兩座對稱的雕塑群像,在首都十大建築的雕塑作品中出類拔萃,與較早完成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堪稱建國以來的雕塑精品、時代的代表。 陳繩正以青年雕塑家的身份全程參與,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到了全面的鍛鍊。

魯美雕塑系師生於1958年末至1959年國慶節前完成的,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廣場群像》雕塑,是陳繩正畢業留校任教兩年多後,參加的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型集體創作。這兩座對稱的雕塑群像,在首都十大建築的雕塑作品中出類拔萃,與較早完成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堪稱建國以來的雕塑精品、時代的代表。這兩座群像皆以喜慶豐收的情節來組織人物,各以兩匹駿馬為前導,兩側及後邊是前進節奏中的人物,工農兵學商群像的上層是舉臂擂大鼓的鼓手,農林牧副漁群像的上層是聚寶盆和揚臂打大鈸的姑娘,兩相呼應,增強了作品的音樂感和喜慶的氣氛。這兩座群像都有很強的整體感和建築感,既有動感而又穩定。尤其是作品所顯示出來的強勁張力、雄渾氣勢、昂揚激情,形象地表現出火熱年代,意氣風發、蒸蒸日上的時代精神,在藝術上又極富中國風格和中國氣魄。我想這說明作者們在構思時,從內涵上浸透了中國神魂,而且強調了雕像與富於民族特色的農展館建築的和諧統一,運用駿馬、大鼓、聚寶盆、大鈸……這些富於民族特色的形象,並有機容納民族雕塑傳統的一些表現手法。如形體結構的概括性處理,裝飾性手法的運用,形體團塊結構與線的韻律的配合,輪廓影像的推敲以及 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等。其中,又結合了外國廣場雕塑的處理手法。這兩座雕像的創作,充分發揮了集體智慧,從討論認識主題、選定草稿、作小樣、作二稿,到放大、製作,都是集體認可方才算數。陳繩正以青年雕塑家的身份全程參與,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到了全面的鍛鍊。我看到過保留下來的,記錄當時創作過程的一張黑白照片,正是陳繩正塑造林業人物——植樹少年和老人的場面。原來群像的塑造是先作人物的裸體,然後在人體上再加塑衣裳。由此可見當時作者們創作態度之認真和嚴謹。近期演出信息

聆聽“永恆的經典”------鄧麗君金曲演唱會  
哈林夜總會2011庾澄慶北京演唱會
世界四大經典音樂劇《巴黎聖母院》
郭德綱攜德雲社相聲專場跨年晚會
鄧麗君金曲回顧——盛燕 鄧雅芝聯袂巨獻春節演唱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