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北京農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是基礎科學系的計算機教研室,成立於1979年,主要承擔全校各專業的基礎必修課《計算機基礎》、《計算機語言》課程教學工作。1997年,建立計算機專業,並招收學生。2007年6月,學校決定在計算機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後成立學院。該院現有教師29人,由教授、副教授、講師等組成,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該系擁有多個實驗室,包括:計算機公共實驗室、計算機軟體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與體系結構實驗室、微機接口與單片機實驗室、網路實驗室等。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1997年,建立計算機專業,並招收學生。2007年6月,學校決定在計算機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後成立學院。該院現有教師29人,由教授、副教授、講師等組成,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該系擁有多個實驗室,包括:計算機公共實驗室、計算機軟體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計算機組成原理與體系結構實驗室、微機接口與單片機實驗室、網路實驗室等。
學院現有本科專業兩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是一個計算機軟體硬體結合、兼顧套用的計算機學科寬口徑專業。不僅培養學生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基礎知識,而且具有適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飛速發展的能力;以及涉足廣泛學科領域的能力。該專業開設課程達30餘門,主要課程有:計算機導論、程式設計基礎、彙編語言程式設計、電子電路學、數字邏輯、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組成原理與體系結構、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人工智慧導論、計算機圖形學等。此外,還有與課程相應的課程設計與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與提高。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處於管理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等學科的邊緣,是一個新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該專業以現代農業管理科學、現代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現代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為基礎,覆蓋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系統科學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科學等領域,運用管理學、運籌學、系統科學和經濟學的知識和方法,通過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系統來實現各種管理活動和信息處理業務。

辦學成就

學院始終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努力為學生的就業及以後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2007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2008年參加北京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分別都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學院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學術科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套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現有在校學生三百多名,已畢業學生八百餘人。隨著“ 數字農業”建設的發展,計算機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