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莎利文康復中心

3、電教室 2、 3、

基本介紹

北京市海淀區莎利文康復中心是一所服務於聽力障礙兒童的民辦非盈利機構,中心創辦於2006年四月,2006年7月在海淀區民政局正式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2006年4月初,在海淀區民政局、海淀區殘聯等各級領導的指導幫助下,在海淀區政府和康復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在眾多家長的信任基礎上,創辦了莎利文康復中心。中心是經海淀區人民政府批准的集聽力技術研發、耳聾康復科研、語言康復教育為一體的專業康復機構。
現在中心為: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語言訓練部的業務指導試點機構、中央美術學院志願者協會活動基地、北京市海淀區四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共建單位。

中心民稱寓意

安妮.莎莉文是生來既盲又聾的海倫.凱勒的啟蒙教師,她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從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使海倫.凱勒從哈佛大學畢業,並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榮譽學位的女性,將海倫.凱勒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培養成一個知書搭理、才華橫溢、通曉六國語言的的偉大教育家、演講家、慈善家。中心取名為“莎利文“,意在:希望通過所有教學人員的努力,最終能夠使每一位寶寶都走出無聲世界,為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使他們能以更好姿態的回歸社會,從而發光發熱、實現自我的價值。
宗旨
崇尚科學、和諧健康。

康復特色

“家庭式”語言康復教育與“門診式”醫學康復相結合。

師資

所有老師都是特殊教育或學前教育的方面的專業人員,而且在此工作崗位上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康復教育經驗。中心經常邀請權威專家對老師進行培訓,以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康復手段,提升專業水平,為幼兒的全面發展與康復鋪平道路。

機構部門

學前部

學前部地處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的京香花園別墅小區內,教育對象為2-7歲的幼兒,在這裡,老師們會用她們極大的愛心與耐心,讓每一位寶寶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母親般的愛。學前部,除了有良好的軟體之外,硬體的配備也是經過認真策劃的。學前部的結構布局如下:
(一)23號廳
一樓
1、快樂課堂
快樂課堂,經過了特殊化處理。整個房間都安裝了隔音壁紙,在裡面進行個訓課,可以有效的阻隔各種外界聲音,利於對幼兒的教學及評估。課堂安裝了單面透視玻璃,外面的人可以看到課堂內的一切情況並能聽到裡面的聲音,而課堂內的人看不到外邊人員的狀況。當家長或其他人員看課時,可以看到真實的教學情況,增加了教學的透明度。
2、保健室
在保健室內,我們配置了許多兒童藥品。同時,我中心配有一名保健醫,負責幼兒的日常身體檢查,以達到對幼兒身體狀況的全面了解,保證幼兒健康的成長。
3、電教室
配有兩台電腦,方便於教師查閱資料,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提高教學質量。
二樓
個訓室及大課教室
(二)24號廳
一樓
1、家長培訓室
我中心,經常邀請專業權威人士前來為家長進行免費培訓,以豐富家長的專業知識,更好的服務幼兒。另外,我們還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家長之間可以盡情的交流經驗,共取所需,為各位家長了解幼兒的進步與不足提供了交流平台,促使家園共育能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
2、 聽力訓練室
配有一些專業的聽力設備,方便於老師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聽力訓練。
3、 言語矯治室
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發音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器材,引導並糾正幼兒的發音。
4、 廚房
廚師負責全中心師生的一日飲食。後勤人員負責每日購進新鮮蔬菜,科學合理的搭配各種飲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一伙食,是我們正常教學的物質保障。後勤人員每日還為幼兒提供新鮮水果作為午點,為幼兒補充維生素。
二樓為個訓室及大課教室。

學齡部

針對學齡部的聾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康復需要,主要採取了隨班就讀的教學方式。隨班就讀,就是指普通國小的正常班裡,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或學習有障礙的兒童、少年隨班學習的一種辦學形式。對隨班就讀的聾兒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還要針對聾兒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補償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等等,讓他們今後自立、平等的參與社會生活。中心與北京市海淀區北塢國小開展了隨班就讀教育實踐活動。隨班就讀模式如下:
1、個別訓練
個別訓練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裡,康復教師對聾兒進行一對一的訓練,包括發聲練習、聽力訓練、言語矯治等。
康復教師根據聾兒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畫――短期計畫和長期計畫,這樣可以對聾兒的聽覺、語言、認知等個方面做全面系統的計畫,便於對其不足之處加以糾正,有目的的對聾兒進行康復。
2、集體教學
除了入班學習的聾兒外,餘下部分聾兒被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接受個別訓練,另一部分則由康復教師組織起來進行集體教學,這種教學不僅包括對聾兒的發聲練習、聽力訓練、言語矯治等康復項目,而且還涉及到聾兒入班學習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即可以不斷的鞏固聾兒的康復教學內容,又可以鞏固聾兒入班學習的教學內容,對聾兒的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入班學習
這是隨班就讀的主要形式。中心根據聾兒的自身狀況、學習能力以及北塢國小班級設定的特點,把聾兒們分別安置在不同的班級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
外聯部
中心作為一所民辦非營利性機構,自身的力量是比較微弱的,其中資金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心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因此,中心成立了“走出寂靜─使生命動聽”莎利文愛心基金,希望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能夠提供經濟或物質上的幫助,從而使聾兒走出無聲世界,回歸主流社會。
外聯部主要負責尋求社會各界對本中心工作的關注、支持與幫助,與教育相關產業、企業展開聯繫與合作,為本中心發展提供外聯支持,為幼兒健康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

主持活動簡介

中心是一個慈善性質的康復機構,在工作人員的努力與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中心開展了多次慈善活動。
1、2008年5月15日,中心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木鐸手語社聯合舉辦了“心繫災區、大愛無言”義賣活動。
聾兒和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用他們聰明的大腦與靈巧的雙手,製作了許多精美的花朵,在手語社的大力支持下,該學校的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高漲,使得義賣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圓滿的結束了這次活動。中心把賣花所得3100多元,全部捐獻給了四川的地震災區。
2、2008年5月28日,中心與麥當勞聯合舉辦了“手牽手、心連新――‘溫暖六一’”愛心活動。
中心的老師與學生把自製的寫有祝福四川災區話語的愛心卡帶到了麥當勞,與他們共同祝福災區的人民能夠堅強的站起來,祝福災區的小朋友能夠忘記憂傷、悲痛,過一個開心快樂的兒童節
3、2008年6月18日上午10:30~下午4:00,康復中心與北京匯佳職業學院愛心社聯合舉辦了“關愛聾兒、共享人文奧運――來自您的關懷”義賣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中心的老師與學生獻上自己親手製作的花朵,在該學校學生的積極參與下,活動圓滿結束。並把賣花所得的錢全部都作為“走出寂靜─使生命動聽”莎利文愛心基金。

莎利文的業績

1、康復教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中國聾兒康復教育系列標準的制訂者,該標準已由國家機構向全國推廣。
3、開辦6年來成功康復330人回歸普幼普小。
4、莎利文的孩子們歷年獲得政府組織的聾兒比賽的多個一、二等獎;2012年聾兒詩歌大賽再度奪魁。
5、參加北京市政府2010年、2011年“入戶康復教育指導”政府購買服務。
6、2008-2011年被評為海淀區“社會組織先進單位”。
7、2011年北京市殘疾人社會組織評估成績為4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