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利文康復中心

莎利文康復中心

中心成立於2006年8月9日,在不斷的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我們受到了上級領導的深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並與其他單位建立了合作關係,現我中心為: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語言訓練部的業務指導試點機構、中央美術學院志願者協會活動基地、北京市海淀區四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共建單位。

機構名稱

莎利文康復中心

簡介

莎利文康復中心莎利文康復中心

中心是經海淀區人民政府批准的集聽力技術研發、耳聾康復科研、語言康復教育為一體的專業康復機構。
(三)我中心名稱的寓意:安妮.莎莉文是生來既盲又聾的海倫.凱勒的啟蒙教師,她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從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使海倫.凱勒從哈佛大學畢業,並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榮譽學位的女性,將海倫.凱勒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培養成一個知書搭理、才華橫溢、通曉六國語言的的偉大教育家、演講家、慈善家。 莎利文康復中心 取名為“莎利文”,意在:希望通過我們所有教學人員的努力,最終能夠使每一位寶寶都走出無聲世界,為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使他們能以更好姿態的回歸社會,從而發光發熱、實現自我的價值。 莎利文康復中心的宗旨是:崇尚科學、和諧健康。莎利文康復中心 的康復特色是:“家庭式”語言康復教育與“門診式”醫學康復相結合。莎利文康復中心 的師資:所有老師都是特殊教育或學前教育的方面的專業人員,而且在此工作崗位上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康復教育經驗。我中心經常邀請權威專家對老師進行培訓,以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康復手段,提升專業水平,為幼兒的全面發展與康復鋪平道路。

學前部

學前部地處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的京香花園別墅小區內,教育對象為2-7歲的幼兒,在這裡,老師們會用她們極大的愛心與耐心,讓每一位寶寶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母親般的愛。學前部,除了有良好的軟體之外,硬體的配備也是經過認真策劃的。

學齡部

針對學齡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專業性康復的需要,我們主要採用了隨班就讀的教學實踐。隨班就讀,就是指普通國小的正常班裡,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或學習有障礙的兒童、少年隨班學習的一種辦學形式。這種辦學方式的採用,一方面,可以讓聾兒們與健聽兒童一起學習、生活,使他們能夠感受到正常兒童生活的多姿多彩,可以快樂的成長。另一方面,康復教師可以針對聾兒的康復狀況,有針對性的聾兒進行康復訓練,使他們可以健康的成長。教學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訓練

個別訓練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裡,康復教師對聾兒進行一對一的訓練,包括發聲練習、聽力訓練、言語矯治等。
康復教師根據聾兒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畫——短期計畫和長期計畫,這樣可以對聾兒的聽覺、語言、認知等個方面做全面系統的計畫,便於對其不足之處加以糾正,有目的的對聾兒進行康復。
集體教學
除了入班學習的聾兒外,餘下部分聾兒被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接受個別訓練,另一部分則由康復教師組織起來進行集體教學,這種教學不僅包括對聾兒的發聲練習、聽力訓練、言語矯治等康復項目,而且還涉及到聾兒入班學習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即可以不斷的鞏固聾兒的康復教學內容,又可以鞏固聾兒入班學習的教學內容,對聾兒的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入班學習
這是隨班就讀的主要形式。我們根據聾兒的自身狀況、學習能力以及北塢國小班級設定的特點,把聾兒們分別安置在不同的班級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

學齡部

針對學齡部的聾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康復需要,我們主要採取了隨班就讀的教學方式。隨班就讀,就是指普通國小的正常班裡,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或學習有障礙的兒童、少年隨班學習的一種辦學形式。對隨班就讀的聾兒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還要針對聾兒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務,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康復和補償訓練,努力使他們和其他正常學生一樣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等等,讓他們今後自立、平等的參與社會生活。我中心與北京市海淀區北塢國小開展了隨班就讀教育實踐活動。隨班就讀模式如下:
個別訓練
個別訓練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裡,康復教師對聾兒進行一對一的訓練,包括發聲練習、聽力訓練、言語矯治等。
康復教師根據聾兒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的教學計畫——短期計畫和長期計畫,這樣可以對聾兒的聽覺、語言、認知等個方面做全面系統的計畫,便於對其不足之處加以糾正,有目的的對聾兒進行康復。
集體教學
除了入班學習的聾兒外,餘下部分聾兒被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接受個別訓練,另一部分則由康復教師組織起來進行集體教學,這種教學不僅包括對聾兒的發聲練習、聽力訓練、言語矯治等康復項目,而且還涉及到聾兒入班學習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即可以不斷的鞏固聾兒的康復教學內容,又可以鞏固聾兒入班學習的教學內容,對聾兒的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入班學習
這是隨班就讀的主要形式。我們根據聾兒的自身狀況、學習能力以及北塢國小班級設定的特點,把聾兒們分別安置在不同的班級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

外聯部

中心作為一所民辦非營利性機構,自身的力量是比較微弱的,其中資金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心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因此,我們成立了“走出寂靜─使生命動聽”莎利文愛心基金,希望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能夠提供經濟或物質上的幫助,從而使聾兒走出無聲世界,回歸主流社會。
外聯部主要負責尋求社會各界對本中心工作的關注、支持與幫助,與教育相關產業、企業展開聯繫與合作,為本中心發展提供外聯支持,為幼兒健康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
中心是一個慈善性質的康復機構,在工作人員的努力與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我們開展了多次慈善活動,如
1、2008年5月15日,我中心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木鐸手語社聯合舉辦了“心繫災區、大愛無言”義賣活動。
聾兒和教師們利用課餘時間,用他們聰明的大腦與靈巧的雙手,製作了許多精美的花朵,在手語社的大力支持下,該學校的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高漲,使得義賣活動舉辦的非常成功,圓滿的結束了這次活動。我們把賣花所得3100多元,全部捐獻給了四川的地震災區,我們所捐獻的金額非常有限,但是,我們相信眾志成城,眾人拾柴火焰高,有全國人民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不久的將來,四川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給中國、世界。
2、2008年5月28日,我中心與麥當勞聯合舉辦了“手牽手、心連新——‘溫暖六一’”愛心活動。
中心的老師與學生把自製的寫有祝福四川災區話語的愛心卡帶到了麥當勞,與他們共同祝福災區的人民能夠堅強的站起來,祝福災區的小朋友能夠忘記憂傷、悲痛,過一個開心快樂的兒童節
3、2008年6月18日上午10:30~下午4:00,我康復中心與北京匯佳職業學院愛心社聯合舉辦了“關愛聾兒、共享人文奧運——來自您的關懷”義賣活動。
在這次活動中,我中心的老師與學生獻上自己親手製作的花朵,在該學校學生的積極參與下,活動圓滿結束。我們把賣花所得的錢全部都作為“走出寂靜─使生命動聽”莎利文愛心基金。

結語

中心成立兩年以來,老師們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母親般的愛教育、康復著聾兒們,讓他們從生理和心理雙方面接受康復,讓稚嫩的幼苗在愛心的呵護下茁壯成長。在我中心,康復案例特別多,他們大都走出了無聲世界,融入社會,進入正常的幼稚園或學校接受普通教育。
中心會一直弘揚“莎利文”精神,努力培養中國式海倫。
“走出寂靜--使生命動聽”莎利文愛心基金
聽障兒童渴望走出無聲世界、傾聽天籟之音。佩帶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已經給聾兒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沒有或有很有限的精力與財力為聾兒進行專業性的康復訓練。所以,我們希冀社會各界人士,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為莎利文愛心基金塗上你們愛的一筆,我們將會把基金用於聾兒的聽覺語言康復訓練,為聾兒康復事業奉獻我們的愛心與畢身

公益分類

扶貧 教育助學 殘障人士

註冊性質

民政登記

成立時間

2006年8月7日

機構地址/郵編

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鄉門頭村京香花園24號樓

機構電話

010-62599892 010-62595394

機構郵件

[email protected]

機構聯絡人及聯繫方法

13718064830 (劉老師) 13341097900(張老師) 13146299892 (吳淑芝 老師)

機構網址

www.shaliwen.or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