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遊學院

北京旅遊學院

北京旅遊學院前身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分院,始建於1978年。1980年初,廖承志親筆題寫了“北京旅遊學院”校名,1985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定名為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旅遊學院北京旅遊學院
旅遊學院創建於1978年,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門培養旅遊管理高級人才的學院。學院主要面向國家特別是首都旅遊產業,培養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旅遊管理人才。1980年初,廖承志親筆題寫了“北京旅遊學院”校名,1985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定名為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20多年來學院已向本市和外省市旅遊及相關單位輸送了各類學生1萬多名,他們中有的已成為中國大型旅遊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大多數人成為了旅遊行業及其他行業的管理骨幹和業務技術骨幹,北京市旅遊局副局長於德斌先生、中國大飯店總經理辛濤女士、香港鳳凰衛視著名記者隗靜都是我院畢業生。
目前學院有在校生2000餘人,專任教師126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占40%,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有較深的造詣,許多人在全國旅遊高等教育和旅遊行業內有較大的影響。學院現有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財務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英語、日語6個本科專業,其中旅遊管理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和碩士學位授權點。學院另有酒店管理、烹飪工藝與營養、套用日語等4個高職專業,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2300餘人。學院不斷加強教學建設與改革,在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和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等質量工程建設項目中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辦學質量穩步提升。學院創辦的《旅遊學刊》是我國旅遊類唯一核心期刊,是旅遊學界業界公認的最具權威性的專業學術刊物。
學院秉承“博識雅行,學游天下”的人才培養理念,創辦“博雅實驗班”,集中學院和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實施全英語教學。學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探索培養適應首都旅遊產業發展需要的國際化高端旅遊人才的新模式,先後與法國愛爾蘭英國、荷蘭、韓國、日本等國家及中國台灣地區建立了十餘個合作教育項目。在校學生大都有機會參加境外交流學習。
近年來,學院投資2000餘萬元建立了一批國內先進的專業實驗室,包括酒店管理實驗室、旅遊電子化管理實驗室、導遊模擬實驗室、同聲傳譯室、日本文化室、茶藝室、品酒實驗室等。學院堅持產學研一體化辦學,與首旅集團聯手建設“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為開展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條件。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與用人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2011年還與全聚德集團簽訂訂單培養酒店管理方面的學生。
學院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學及管理人員。學院的教授、副教授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都有較深的造詣,許多人在全國旅遊高等教育和旅遊行業內都有較大的影響。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學院長期聘用外國專家任教,有的專家還獲得了我國政府頒發給在華外國專家的最高獎“友誼獎”。
作為旅遊行業科研諮詢基地,學院創辦了我國旅遊界的權威學術刊物《旅遊學刊》。該刊屢次榮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旅遊經濟類第一名,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文與引文資料庫》和《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來源期刊。學院的旅遊科研所依託學院雄厚的教學科研力量,承擔了大量科研規劃等任務。
學院位於北京北四環東路亞運村東側,交通便利。學院占地5.3公頃,有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培訓中心、多功能廳、體育場、餐廳、學生公寓等建築。校園內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為在校生學習、生活、娛樂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曹長興
北京旅遊學院北京旅遊學院
曹長興,男,1960年生於吉林長春,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習經歷:1991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至199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化學工程系作高級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歷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副主任、教學工作評價辦公室主任、教學工作評價領導小組秘書長、黨委組織部部長兼統戰部部長、黨委副書記。2009年12月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書記。 主要研究領域:化工過程模型化和最最佳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與他人合著《石油化工工藝工程師必讀》叢書,主持和參加多項科研項目,其中有2項分別榮獲中石化公司優秀計算機軟體三等獎和2004年第七屆全國統計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研究成果在石油化工企業中得到套用。代表性成果:在擔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副書記十餘年間,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多項成績:2002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作為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試評估高校之一,試點工作成果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肯定,試點經驗在北京高校交流推廣;2007年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榮獲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高校和單項進步獎高校的稱號;《高校學生工作流程再造理論與實踐探索》一文獲2008年北京高校領導幹部優秀論文三等獎等。
院長:黃先開
黃先開,男,1964年10月出生,湖南瀏陽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習經歷:1980-1984年,湖南吉首大學數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1989年,北京理工大學套用數學系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1996-1999年,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0-2001年,哈佛大學經濟系高級訪問學者。工作經歷:歷任北京商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基礎部主任、數理系主任、教務處處長;中共紹興市委副秘書長(掛職);2009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兼)。主要獲獎: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原國內貿易部有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與管理專家,北京市優秀教務處長。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1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主要研究領域:套用數學、計量經濟分析、貨幣政策與巨觀經濟分析、教育管理。代表性成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8篇;MathematicsReview收錄16篇;出版專著三部,主編教材、教學輔導書20多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重大項目三項,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學項目、教改項目三項。
黨委副書記:范蓓
范蓓,女,196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副研究員。學習經歷:1979-1983年,北方交通大學鐵道機械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2000-2002年,參加北京管理研修學院舉辦的澳大利亞梅鐸大學(MurdochUniversity)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工作經歷:歷任鐵道部南口機車車輛廠任助理工程師;北京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宣傳部幹事;校經濟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財務處處長;2009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副書記。代表性成果:發表論文有《加強管理促進校辦產業的發展》、《高校產業中的風險及其控制》、《Internet商貿及安全問題》、《Internet商貿安全問題解決方案》、《多校區財務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的模式研究》等。參加了校辦企業《遠程網路監控系統》、市級科研《建立適應科技產業化高校科研管理機制的研究》、校級教改《多校區教育經費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研究》等項目的開發研究。
副院長:張凌雲
張凌雲,男,1960年12月出生,中國致公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習經歷: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獲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旅遊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曾赴英國薩利大學短期訪問研究。工作經歷:歷任南開大學旅遊學系副教授、中國旅遊報編輯和記者、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總經理秘書和市場部副部長、深圳雅昌企業有限公司企劃總監、靈趣中華旅遊網營運長(CEO)、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發展研究院院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旅遊經濟、旅遊地理和旅遊管理研究。代表性成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發展“十一五”、“十二五”旅遊發展規劃;主持國家旅遊局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世界旅遊強國內涵及指標體系”;主持起草了多部旅遊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了專著、譯著和教材等30餘部。主要獲獎:先後榮獲2009年度北京市教工委科技先鋒先進個人和2010年度國家旅遊局學術成果論文一等獎。主要兼職:兼任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旅遊學刊》學術委員、《旅遊科學》學術委員、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旅遊管理》學術顧問、國家旅遊局5A景區驗收組特邀專家、全國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10)委員、全國休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98)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旅遊學會常務理事。
副院長:王美萍
王美萍,女,196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工作經歷:1981年至2000年一直從事教學工作,2000年任旅遊學院酒店與餐飲管理系主任兼系總支書記。現任旅遊學院副院長,主管學院教學和科研工作。兼任旅遊學院全聚德餐飲管理學院院長,《旅遊學刊》編委、教育部高職高專餐旅管理服務類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西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級考評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培訓教材工作委員會委員。業務專長:旅遊高等教育管理及餐飲管理科學和套用技術。主要成果:撰寫《酒店管理專業套用性人才培養模式探討》、《糖塑藝術浮翠流丹》、《烹飪高職教育定位的問題思考》等多篇論文。主持《高等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工作過程導向同步協作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膳食營養與配餐》、《北京市郊區民俗旅遊特色餐飲調研》等多項課題研究和勞動社會保障部、北京市職業技能鑑定題庫建設。主筆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標準;主編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教材、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教材、國家職業資格操作技能考核手冊等多部教材。
副院長:石美玉
石美玉,女,1972年8月出生,朝鮮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職稱。學習經歷:1990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讀于吉林大學經濟學系經濟學專業,先後取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財貿系套用經濟學專業學習,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2004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做科學研究;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在北京大學做國內訪問學者。工作經歷:歷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休閒與旅遊管理系副主任、北京學研究基地旅遊研究室主任、旅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旅遊學刊》編委,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旅遊管理專業負責人。2011年至今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旅遊購物及旅遊商品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遊開發;消費者行為與旅遊目的地行銷;會展旅遊;旅遊發展模式與政策評價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2部,合著4部,教材3部,主持或參與世界銀行、國家、省部級和其他橫向課題40多項。社會兼職:東北亞國際旅遊論壇中方專家之一、(韓)《東北亞旅遊研究》學術委員、北京旅遊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省旅遊商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旅遊策劃規劃行銷專家委員會委員。

機構設定

管理機構

北京旅遊學院北京旅遊學院
學院辦公室
外事辦公室
黨務工作辦公室
離退休辦公室
人事處
教務處
學生處(部)團委
就業指導中心
行政綜合辦公室
保衛處(部)
財務處
行政基建辦公室
工會
科研處
產學研合作教育辦公室

教學、教輔機構

旅遊管理系
酒店管理系
國際旅遊系
旅遊經濟系
餐飲管理系
通識教育中心
人文社科基礎部
公共體育教研室
現代休閒方式與旅遊發展研究所
旅遊學刊編輯部
繼續教育部
留學生部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國際飯店業培訓中心
服務機構

聯繫地址

北京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9號(100101)

交通

乘車路線:18路、62路、119路、361路、380路、386路、408路、409路、419路、422路、713路、737路、740路、753路、804路、807路、827路、836路、847路、853路、939路、944路、951路、運通101、運通201等公共汽車,小營(北四環)下車,惠新東橋北100米東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