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平方公里,是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發掘點,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經過表決,於2006年9月通過中國北京房山地質公園的申請,位於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平方公里,劃分為八個園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園區、石花洞園區、十渡園區、百花山-白草畔園區、雲居寺-上方山園區和聖蓮山園區屬地為房山區;野三坡園區和白石山園區屬地為保定市的淶水縣與淶源縣。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擁有豐富的地質遺蹟資源,它展現了中國華北地區數十億年以來地球演化發展的歷史畫卷,記錄了自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個地質年代的動盪變遷,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1929年“北京人”的發現,震驚了世界,使“周口店”成為國內外研究古人類活動的著名發祥地;還有反映陸內造山運動的地質遺蹟分布廣泛、特徵明顯,成為中國東部地區中生代造山運動——燕山運動的命名地。正是這些寶貴的地質遺蹟資源,使之成為一百多年來中國地質工作開展最早的地區,也是眾多著名中國地質工作學者的搖籃。

溶洞洞穴

公園內十分發育的碳酸鹽岩地表岩溶地貌和多種化學沉積類型的溶洞洞穴景觀,是北方地區半乾旱半濕潤溫帶型喀斯特景觀的典型代表,具有美妙絕倫的觀賞性。區內單面山、牆狀山、塔狀山,疊峰屏立、挺拔險峻、山體陡峭、稜角分明,浩浩一派北方岩溶地貌景象;以負地形岩溶地貌出現的嶂谷在園區綿延百里、蜿蜒曲折、絕壁千仞,其“雄、險、奇、幽”的景色令人驚嘆忘返;白石山大理岩與花崗岩“雙層結構式”地貌是一處獨特的構造—沖蝕岩溶地貌景觀。石花洞溶洞群及溶洞內多種類型化學沉積形態是中國北方地區特有地質條件造就的地下岩溶藝術殿堂,其觀賞和科學價值具有同等重要性。

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公園積澱了深厚的文化遺產,留下了古建築、石窟石刻、古遺址、古墓葬等多處文化景觀資源。以石刻佛經聞名世界的雲居寺擁有1300多年歷史,是我國一所重要的佛教寺院;崖壁之上多個朝代的摩崖石刻,是人類歷史文化長河的見證;還有以坐落在房山良鄉的遼代建築昊天塔為代表的古塔是歷代塔建藝術的薈萃之地,有著重要的觀賞與研究價值;白石山長城是明代長城中保存較好的地段,保持了長城的原始面孔,是中華民族的重要遺產。

雲居寺雲居寺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園區

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發掘點(第1地點)

龍骨山山頂洞人洞穴遺址

龍骨山田園洞人洞穴遺址

龍骨山新洞人洞穴遺址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房山花崗岩體(花崗岩球形風化地貌

石花洞園區

石花洞景區

石花洞、清風洞;

滴水沉積:石鐘乳、石筍、石柱、吊石柱、鵝管、石塔、格狀石鐘乳;

流水沉積:邊石壩、石幔、石帷幕、壁流石、石梯田、石旗、鈣板、石簾、石瀑布、石壁殼等;

滲透水沉積:石枝、石盾、石珊瑚、石榴、石花、石葡萄等;

停滯水水下沉積:穴珠、水下石葡萄、水鈣膜、石燈、月奶石、晶花、石菊、石龍、多層石花等;

飛濺水沉積:石毛、石銀耳、石花、石珍珠、石葡萄、石珊瑚;

地貌遺蹟景觀:轎子山岩溶峰;

水文景觀:口兒泉

人文歷史景觀:石花洞石佛

銀狐洞景區

倒掛銀狐、菊花、玉兔、石筍、石柱、石旗、石帶、鵝管、石瀑布、石枝、石毛、石花、銀狐洞地下暗河

孔水洞景區

孔水洞、鳳凰山岩溶峰、萬佛堂泉、萬佛堂-大曆萬佛龍泉寶殿

雞毛洞景區

雞毛洞“白玉雲盆”、折疊層構造、北窯大廟

十渡園區

仙峰谷景區

飛來石、神龜引路、駝峰、青獅望日、林海孤帆、四季仙泉、日月潭、白龍潭、飛瀑三疊、小桂林、清涼谷

孤山寨景區

“一線天”、x型構造節理、層間揉皺;“疊層石”、波痕、風暴岩、薄層白雲岩;地貌景觀“千古河床”、“小孤峰”、“犬守天門”;水文景觀潭、泉、溪流、冰瀑

萬景仙溝景區

蘑菇石、蛋糕石、龍門蝎虎石、古杏劈石、通天洞、望佛台、筆架山、萬景潭、長壽泉、龍潭

普渡山莊景區

普渡山莊、童子峰、筆架山、小孤峰、仙猴望月、樂佛、仙人居、野人居、“千層石”、“疊層石”、“珍珠泉”、“長壽泉”

天池山景區

唐僧拜佛、小平山、黑龍潭、天池、地王池、地泉、天泉、深潭幽谷、別有洞天。

六合景區

“石中樹”、平頂山、層間褶皺、仙女潭、穿山洞、牆疊層石

東湖港景區

“群峰爭艷”、“陽元峰”、棧道、三疊瀑布、天井(漏斗)、疊層石。

西湖港景區

三疊潭,古藤、象鼻山,清涼谷、響水湖、浴場沙灘;風暴岩;千佛洞擠壓破碎帶、“群猴戲嶺”、裂隙泉、瀉泉池、蒼龍潭、“雙龜”鬧水塘。

皇姑坨景區

三生石、駝峰石、吹風石、雙龍泉、大峪摩崖石刻

東關上景區

岩溶地貌景觀、五星峽峰林地貌、紅葉大峽谷

仙棲洞岩溶洞穴,龍仙宮岩溶洞穴、落水洞。

南方大峽谷景區

長壽谷百龜園、影視拍攝基地

雲居寺-上方山園區

雲居寺景區

雲居寺、石經山、雲居寺北塔

方山景區

雲水洞、上方山森林公園、兜率寺、四大樹王、“天坑”、斗泉、聖水峪泉、天柱峰

聖蓮山園區

景前區

山門、百米畫廊、大雁湖

峽谷旅遊區

隱仙洞、佛椅山、響山背形、斑馬石、白龍湖、神牛嶺、三碰水、祭拜台、翠屏山、二十八盤,鱷魚石、固態流變構造群落

山嶺景區

地表岩溶:燕尾峰、通天洞、蓮子峰;

地下岩溶:九蓮洞、聖水洞、聖米石塘、長春洞;

人文景觀:南廟景區、北廟景區、百里臥佛、涼馬台

九龍谷景區

岩溶洞穴:通風洞

百花山-白草畔園區

百花山-白草畔園區

百花山瀑布、蟻冢千丘、怒石天降、史前聖跡、松林圓城、母子拜龍、鯤鵬峽谷、神洞仙道、風動石、五指峰秀、高山草甸、石城頂觀日、雲海煙波、千秋古柏

野三坡園區

百里峽構造-沖蝕嶂谷景區

蠍子溝:“龍潭映月”、“摩耳崖”、“鐵索崖”;

海棠峪:“老虎咀”、“回首觀音”、“下天橋”、“上天橋”、“金線懸針”、“一線天”;

十懸峽:“抻牛湖”、“擎天柱”、“不見天”、“天犬吠月”、“怪峰”、“雄獅出世”

龍門天關花崗岩

斷裂構造峽谷景區

構造峽谷、二級階地、仙界瀑、甘露瀑、天梯瀑、飛龍瀑、思過瀑、神獅瀑、聚神瀑、蓮花瀑、銀河瀑、蓮花峰、天柱峰、天關峰、花崗岩地貌景觀、龍門天關摩崖石刻

拒馬河-小溪河景區

佛洞塔(唐縣期夷平面)、魚谷洞、魚谷洞泉、河流階地、度假村、千年古柏、次生林森林谷、明代古宅

白石山園區

白石山景區

白石頂、雲盤屏、雲盤谷、雲盤洞、雙雄石、升煙井、列屏谷、飛雲口、棋盤石、指北梁、海豚出水、晴雲峰、“風雲際會”、觀“佛光”、白石山體“雙層結構”、波痕、泥裂、疊層石(饅頭石)、巨角礫岩

十瀑峽景區

十瀑峽瀑布群:雙龍瀑、飛龍瀑、俯虎瀑、臥虎瀑、龍虎泉

花崗岩地貌景觀:蓮花峰、風動石、福星石、魚鱗坡、花崗岩三組原生節理

拒馬源泉群景區

淶水源(北海泉群)、易水源(南關泉群)、拒馬源(旗水泉)、三水合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