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創建於1940年抗日烽火中,誕生地在寧夏黃渠橋石咀山,是愛國將領傅作義將軍為培養抗日將士子弟而創辦的。學校隨抗戰部隊轉移到綏西陝壩,曾被譽為“馬背上的搖籃”。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在1999年4月,隨著首都大規模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奮鬥國小與太平湖國小、新文化街三小合併,改建成為公辦寄宿走讀兼有的學校,掀開了學校建設與發展的嶄新一頁。

新校舍占地面積為1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包括教學樓、科技樓、宿舍樓、體育館樓(包括游泳館、籃球館及其他運用場所)、餐廳和多功能廳。樓群東側是由200米環形跑道圍繞的全塑膠操場,60米直型跑道及其它運動區域組成了綜合運動場。樓群南側是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體育歡樂角”。樓群中央幽雅秀美的“誠和園”中,象徵著學校創始地的黃河、長城微縮景觀令人自豪,神情慈祥的傅作儀先生漢白玉半身塑像,使師生們倍感親切。

學校歷史

北平奮鬥國小是抗日戰爭勝利後建立的,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公立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

學校,抗美援朝時曾一次接收志願軍子女一至六年級90餘人集體入學。

1999年奮鬥國小與另兩所國小合併,建成具有教學樓、宿舍樓、科技樓、運動館和5000平方米大操場,在科研興校、校本教材、學校文化和寄宿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開拓性工作成果。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已經成為一所上規模、高標準的現代化視窗學校,為進一步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進行不斷奮鬥的優良傳統,校園中心花園被命名為“誠合園”,為傅作義將軍立下了永為紀念的豐碑。

學校設施

學校的主要教學設施有:36間標準教室、適宜不同學科特點的專用教室、計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
算機教室、網路教室、導播演播室、配有大型密集式藏書櫃的圖書室、師生書報閱覽室、師生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形體教室。完備且先進的教育教學條件,是目前西城區首屈一指的。
學校的主要辦公設施有:可容納60名教師的、具備辦公、電子備課和研討等綜合功能的教師辦公室,配有多媒體設備的教師會議室。
學校的主要生活娛樂設施有:可供寄宿學生使用的舒適美觀的餐廳、體現人文精神的教工自助餐廳、師生休閒娛樂健身的游泳館和室內綜合運動館。可容納600多張床位的學生宿舍樓由建有室內衛生間、網路接口,裝有空調、電視機的公寓式單元間組成,每層都配有學生綜合活動室,使之成為了目前西城區條件最好、規模最大的寄宿生活區。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黨、團員19人,占教職工總數的30%;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38人,占教職工總數的60%;獲得中學高級職稱的教師2人、國小高級職稱的教師39人,共占教師總數的69%;市、區級學科帶頭6人、參加區教研室教研活動的教師14人,約占任課教師的55%。學校行政班子10人,100%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其中2人獲中學高級職稱。年富力強的見校長參加了全國千名骨幹校長研修班學習,光榮地當選為西城區“十佳”優秀校長之一。

學校特色

在創辦北京市乃至全國“視窗校”的辦學目標的激勵下,在“以校為本,以人為本,建設高素質的教職工隊

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北京市西城區奮鬥國小

伍”辦學思路的引導下,校領導班子以超前的教育思想、先進的管理理念、務本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帶領著全校教職工齊心協力、開拓進取、碩果纍纍。

新一代的奮鬥人,積極地繼承弘揚了傅作義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正以自己堅實豐厚的工作業績,續寫著奮鬥國小輝煌的歷史。奮鬥國小就像一隻強健自信的鯤鵬,振翅飛向美好的未來--永不停歇!

北京西城區國小名錄

一起協作北京西城區國小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