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北四條國小

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北四條國小

西城區西四北四條國小是京城最古老的國小之一。學校現在有四址教學區,分別在西四三條和四條兩個胡同。學校現有22個教學班,600餘名學生,50餘名教職員工。

基本信息

簡介

西四北四條國小西四北四條國小

西城區西四北四條國小是京城最古老的國小之一。自清光緒九年(1883)創建至今,已經有127年的歷史了。現有教職員工35人,12個教學班,435名學生。學校校舍分為本校與分校,總占地面積6657.4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188平方米,操場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兩處教學用房均為老北京四合院的紅磚灰瓦平房,四合院院中套院,本校與分校門對門,本校院深橫跨四條、五條,由操場和兩進院落組成,分校橫跨四條、三條、由三進院落組成。

設備

校舍建築歷經百年風雨。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懷下和我校自籌資金,近幾年來不斷修整,陸續翻建了教室,增建了一個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還創設了一個美術、兩個音樂、一個自然、一個勞動專用教室,每個教室都安裝了閉路電視、電扇,校園鋪設了地磚,操場四周和教室門前都種植了小松樹,修繕如故的校園在在楊樹、柿子樹和百年古槐的籠罩下,顯得幽靜典雅,使校園中處處充滿生機。學校按照國家教育方針的規定辦學,目前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社會、自然、思品勞動計算機等課程,對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少先隊大隊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每年學校都開展藝術節,科技節,運動會等全校性活動。

環境

走進四條國小的校園,你會看到:教室外牆上高處懸掛著領袖畫像、名人名言,低處是精美的、時時在提示學生的“文明禮貌提示語”標牌,環境的布置中處處滲透了對學生的教育。

理念

“為祖國學習,為祖國服務”的校訓和“健康,樂學,合作,創新”的校規學校堅持以德育為核心,校長負責,教職工參與,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認真貫徹落實德育法律法規,構建德育管理體制,實行全員德育崗位責任制,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路,最佳化德育活動過程,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保持和發揚了百年老校的優良傳統和良好的校風。學校堅持以下辦學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全面育人辦有特色的辦學思想,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穩步提高教育質量,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一手抓德育隊伍建設,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德育素質;一手抓學生,抓其品德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結合《小學生行為規範》的貫徹,不斷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在實際工作中,逐步形成“全”、“嚴”、“實”、“細”的特點。學生在校六年的學習生活,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待人接物的禮貌習慣,自覺遵守紀律習慣,衛生習慣等。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開展的“強化班級目標管理,促進良好班集體形成”課題研究,進一步促進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今年,學校在德育工作中又開展了“在教育活動中的問題學習”科研課題,又使德育工作向著實效化方向邁進了新的一步,學生們調查、研究學校問題、社會問題等氛圍遍布校園內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更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特別是開展了“國際理解教育”課題研究後,教師有意識地創造健康、和諧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氛圍,使學生能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體驗著快樂教育,良好的校風、學風在我校形成。多年來,我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嚴格的科學的教學管理為基礎,以改革課堂教學、追求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為目標,教學質量始終穩定在一個較高水平上。在多年改進教學的實踐中,“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觀念,積極探索以發展學生能力為核心,以學生的學習實踐為主線,全體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特色正在形成。在學科教學視導中,多次得到區教研部門的肯定。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走科研興校之路,形成了務本求實的傳統和嚴謹紮實的教風。

來到四條國小校園,走廊的兩邊的櫥窗、牆壁上定期展示著學生們的學習作品,學生們的繪畫作品不難看出將來會有多少個畫家從這裡起步,在校園的“明星”展示窗中,展示著學校的優秀班隊幹部、學習標兵、科技能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們的事跡激勵著身邊的同學,也更能激發他們我要成功,我能成功的決心和勇氣。

榮譽

2001年 被評為“西城區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西城區師德建設先進單位”

2001 學校被西城區教委認定為A級學校。

2007-9 “科藝組”榮獲2007年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7-5 2007年西城區小學生信息技術基本技能比賽中榮獲組織獎
2007-3 被評為2006年度學生營養餐工作先進集體
2007-3 被評為計畫生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7-3 獲2006年度西城區健康促進學校二等獎
2007-5 在2007年西城區中小學生航空模型競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2007-12 在2007年西城區中小學生建築模型競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2007-11 在西城區學生科技節科技英語創意大賽中被評為優秀組織獎
2007-12 西城區學生科技節優秀組織獎

發展歷史

自清光緒九年(1883年),學校由“前清義塾”改為“正紅旗官學”是當時的八旗學校之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受璧胡同25號建立分校。1915年改為“京師公立第四國小堂”,1932年改為“北平市立第四國小堂”,1934年按地址改為“北平市立報子胡同實驗國小校”。1941年北京師範學校遷到端王夾道,又因報子胡同是本市四個實驗國小之一,地區重要,學生眾多,且辦學亦著成就,逐又改名為“北平師範附屬國小”。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9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示受璧胡同吳祿楨、蔡鍔祠堂由民政局按寺廟處理辦法進行代管,交由北師附小套用,並準許北師附小以增班方式接管祠內由齊白石與紀堪頤(紀曉嵐的四世孫)創辦的私立“石年國小”,這一年,學校命名為“北京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小”。1960年因二師改為西城師範學校,學校又改名為“西城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小”。1968年曾一度將學校改名為“起宏圖國小”。1972年因西師撤消,按地址學校改名為“西四北四條國小”至今。2004年6月又將原西四北國小合到西四北四條國小,還稱西四北四條國小。合併後的學校占地面積10493.5平方米。  

師資力量

學校有著一支具有堅定的專業思想,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厚的文化底蘊,刻苦鑽研的精神,高超的教學技能的教師隊伍。

學校資質

教學相長英才輩出;治學嚴謹育人為本。學校曾獲得北京市文教系統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局評為“貫徹十八字方針,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先進學校和“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北京市科研先進校;連續十年評為北京市小黃帽路隊先進校;北京市健康促進校;西城區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西城區金鵬科技示範校;西城區校園環境示範校;西城區課程改革先進校;西城區文明禮儀先進校;西城區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辦學理念

走現代化之路,育現代化之人,做現代化之師,興現代化之校。

辦學宗旨

以育人為本,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促進學生健康、樂學、合作、創新全面發展,堅持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努力為社會主義培養造就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學目標

“三優一特”優效的管理、優質的教育、優美的環境;

辦學特色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底蘊與現代科技文明結合。

發展目標

傳統與現代融合,民族與國際結合,繼承與創新統一。  

校訓

健康、樂學、合作、創新。

校風

嚴謹以治學,潤物細無聲。

教風

愛生、博學、嚴謹、求實。

學風

勤奮、進取、善思、求新。

北京西城區國小名錄

一起協作北京西城區國小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