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立於1985年,是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以後北京大學設立的第一個學院,其前身是1912年嚴復先生任國立北京大學校長之後創建的經濟學門(系),更早則可以追溯至1902年京師大學堂設立的商學科。北大經濟學院是中國高等院校中建立最早的專門的經濟系科。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保險學、財政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等6個本科專業,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史、經濟思想史、世界經濟、金融學、財政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等9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及金融碩士、保險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等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還有一個國內最早設立的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和十四個研究機構。 現任院長:董志勇;現任黨委書記:崔建華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898年,京師大學堂成立時設有經濟學課程;

1902年,在預備科所轄之政科內設立尚學科;

1909年正式設商科,為分科大學之一科;

1912年,京師大學堂改名國立北京大學,嚴復先生是首任校長,始建經濟學門(系);

1985年,經濟學系改建為經濟學院,當時下設經濟學、世界經濟、經濟管理三個系;

經濟學院是自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以後北京大學創建的第一個學院。

學術研究

建設成果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總計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24項。2002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成為北京大學文科院系一級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最多的單位。2003年初,由院長劉偉負責,申請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的“211”工程項目。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承擔著大量縱向、橫向課題的研究工作,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等,特別是承擔了兩項“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11年,經濟學院科研課題研究經費超過1700萬元,是國內綜合性大學經濟學院中為數不多的科研經費超千萬元的學院之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承擔著大量的重要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省部委和國內國際著名機構委託的研究項目。其研究成果對我國的經濟改革與社會發展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科研成果

1996年以來,學院教師出版各種專著、譯著、教材、參考工具書240多部,發表論文1100篇左右,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為350篇左右,經濟學院教師獲國家和省、部級獎項的著作23部,論文16篇。著作獎中主要包括孫冶方經濟學著作獎、國家社科基金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基金獎、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論文獎主要包括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論文獎、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全國房地產優秀論文獎等。這些科學研究對我國改革與發展的理論和實踐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6年以來,學院教師出版各種專著、譯著、教材326部,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64篇,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97項,是北大文科獲各種社科基金課題立項最多的院系之一。

學術資源

經濟分館重點為教師和研究生提供專業資料,有利於開展深層次的諮詢。經濟分館基本按照每種圖書無複本的原則收藏書刊,館藏中、英文圖書7500餘種,中外文期刊300餘種,往年中、英文裝訂本期刊7000餘冊。特別是英文期刊多數為歐美一流的經濟學理論及動態性雜誌,包括經濟類世界著名大學及國際權威研究機構出版的《美國經濟評論》、《政治經濟學雜誌》、《國際經濟學》、《貨幣經濟學》、《金融學》、《西方經濟思想史各流派》、《財政》、《國際貿易》、《保險與風險管理》、《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等專業期刊。作為教學科研的助手,經濟分館除了在經濟理論方面緊跟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學前沿動態,對中國各種經濟年鑑、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的統計資料也給予特別的重視,收集了1980-2002年的三類統計資料。另外,收藏了自80級以來的20屆研究生(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的學位論文並建成學位論文資料庫;論文主題資料庫(英文,近萬條),便於研究生畢業論文查閱資料。

科研平台

經濟學院擁有經濟研究所、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國際經濟研究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成長研究中心、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中國信用研究中心、金 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經濟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都市經濟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精算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等15個科研機構。

學術交流

經濟學院一直積極開展外事交流活動,與國外知名大學互通有無,招攬國際人才。僅2002-2003年度,經濟學院就分別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UCB)的資源經濟學系、美國喬治亞大學商學院、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系、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經濟學系等達成了一攬子合作協定,包括互派訪問學者、交換培養學生以及共同舉辦大型經濟學研討會,協定框架內的研究和互訪項目進展良好,達到了預期的階段性目標。同時,經濟學院正準備與英國倫敦經濟學院、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和關西大學等大學合作,具體的合作形式及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辦學條件

截止2010年1月,經濟學院有本科生885人(其中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132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57人(其中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28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學生約800人,在職繼續教育(網路教育、高級研修班等)學生學員約3500人。

院系專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資源、環境與產業經濟學系

院系專業參考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截止2018年,有經濟學、金融學(國際金融)、國際經濟與貿易、風險管理與保險學、財政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等6個本科專業 ,有金融、保險、稅務、國際商務等四個專業碩士項目 ,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濟史、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等9個博士學位授予點 ,同時還有國內最早設立之一的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

•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學科代碼:0201)下設6個二級學科:

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科代碼:020101)經濟思想史專業(學科代碼:020102)經濟史專業(學科代碼:020103)
西方經濟學專業(學科代碼:020104)世界經濟專業(學科代碼:020105)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學科代碼:020106)

學科建設參考資料來源:

•一級學科套用經濟學(學科代碼:0202)下設3個二級學科:

財政學(含稅收學)專業(學科代碼:020203)金融學專業(學科代碼:020204)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學科代碼:020220)

學科建設參考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學院有在職全職教師72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講師14人,有博士學位教師占教師人數的87.5%,同時還擁有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81人。在經濟學院的教師隊伍中,從國外(境外)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已經達到約三分之一左右。

教學成果

經濟學院是全國最早設立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的學院,是全國文科率先實行碩博連讀制的學院,是國家教育、全國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評比唯一連續兩次排名第一的學院。

經濟學院每年本科新生中都有10名左右的各省高考狀元,各省的前5名占到1/4。我們的畢業生畢有40%的學生在國內讀研,有20%的學生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留學,有40%的學生在中央、國務院各大部委、省市機關、銀行以及外資企業就業。多年來,經濟學院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院除緊張有序的學習外,經濟學院學生的業餘生活也豐富多彩。學生們紮實的知識功底、良好的人際關係、精妙的組織領導能力,得到了北大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和讚賞。

經濟學院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其畢業生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主要去向是:中央國務院各部委、省市機關、各大銀行以及分行、中外資企業及其他跨國公司等。

信息中心包括經院網站、機房及計算機群。機房和計算機群便利同學和老師們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為多媒體化教學提供硬體資源。經濟學院網站不但是一個對外宣傳的視窗,師生互動的平台,它還具有信息發布、電子資源下載等多方面的功能。

對外交流

“外國駐華大使眼中的中國經濟”系列講座:

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聯合主辦的“外國駐華大使眼中的中國經濟”系列講座於 2005年4月啟動,2006年5月圓滿結束,歷時一年,在校內外引起很大的反響。美國、德國、瑞典、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瑞士、以色列的八位駐華大使先後來到北大,為學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演講。經濟學院外事辦公室將各位大使的講稿收集整理後,《駐華大使眼中的中國經濟》一書已於2007年4月正式出版,為中英文雙語對照本。

“財經高管論壇”系列講座: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一直致力於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探討,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也為了給老師和同學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國際視角,經濟學院從06年3月開始啟動“財經高管論壇”系列講座,邀請商界的高管和精英來學院發表精彩演講。迄今各講的主講人包括中金公司、世界銀行、麥肯錫、巴黎百富勤公司、高盛集團、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瑞士信貸銀行、韓國友利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國BP石油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或高層領袖。

2004年2月,經濟學院與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協定,經濟研究中心的教授、副教授均被聘為經濟學院的兼職教師,經濟學院和經濟研究中心的學生可以相互選課,由此整合了教學科研資源,形成了強大的經濟學科陣容,吳敬璉、吳樹青、肖灼基、晏智傑、劉偉、孫祁祥、林毅夫、海聞等知名學者皆執教於經濟學院。經濟學院是國際性、開放性的學院,國際交流廣泛。現有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21名留學生在經濟學院求學,每年都有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蒞臨經濟學院院發表演講,每年都有眾多老師和學生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學習、訪問、講學和進修。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工作
董志勇院長全面主持學院行政工作,分管財務工作
崔建華書記全面主持學院黨委工作,分管人事、工會工作
張輝副院長分管科研、 研究所(中心)、學術論壇、博士後工作
鎖凌燕 副院長 分管招生、教學工作
張亞光 副院長 分管繼續教育、校友、國內合作工作
秦雪征副院長分管國際交流合作工作、協助分管人事工作
宋芳秀副書記分管教職工黨務、宣傳、安全工作
王宜然副書記分管學生黨務、學生工作、團委
陳儀 院長助理協助分管教學工作
周超院辦、黨辦主任分管機關行政、樓務工作

學院現任領導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姓名任職時間姓名任職時間
權量1910.3——1912.8趙乃摶1931.9——1949.7
金紹城1912.8——1913.2陳岱孫1954——1983
余棨昌1913.2——1914.1樊 弘1949——1952
林行規1914.1——1914.11陳振漢1952-1954
王建祖1914.11——1919.9胡代光1984-1988
馬寅初1919.9——1921.8石世奇1988-1993
顧孟余1921.9——1926.3晏智傑1993-2002
徐寶璜1929.3——1930.6劉偉2002-2010
何基鴻1930.6——1930.10孫祁祥2010-2018
董志勇2018-

歷任領導參考資料來源:

顧問委員會

名譽主席

吳樹青(北京大學前校長)

主席

何小鋒(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委員

畢井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原黨組書記、副局長)

陳東升(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定邦(香港執業資深大律師)

孟曉蘇(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前理事長)

丘小雄(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

屠光紹(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中投公司副董事長)

易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委副書記)

張曉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

組織機構

教學單位

經濟學系主任: 張輝
副主任: 方敏、杜麗群、張亞光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 王躍生
副主任: 陳儀、陶濤
金融學系主任: 宋敏
副主任: 王一鳴、李連發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 鄭偉
副主任: 朱南軍、劉新立
財政學系主任: 劉怡
副主任: 錢立、袁誠
資源、環境與產業經濟學系主任: 張鵬飛
副主任: 李虹、張博(代)

組織機構參考資料來源

研究所(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

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

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中國都市經濟研究基地

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

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精算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社會經濟史研究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家資源經濟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量化歷史研究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籌)

北京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中心

博士後流動站

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

編輯部

《經濟科學》編輯部

圖書館

北京大學圖書館經濟分館

黨團與行政機構

黨委辦公室

行政辦公室

科研辦公室

人事辦公室

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公室

財務辦公室

學工辦公室

團委辦公室

樓務辦公室

本科生教務辦公室

研究生教務辦公室

高級管理教育(EDP)中心

校友與發展辦公室

知名校友

經濟學院百餘年的歷史中,數代學者為中國經濟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湧現出很多在學界享有崇高聲譽、學養深厚,影響深遠的大師級人物,可謂“大師如林,貢獻卓著”。如李大釗、馬寅初、趙乃摶、陳岱孫、樊弘、陳振漢、熊正文、杜度、趙靖、李克強、李源潮、陸昊、林毅夫等。

院長致辭

北大百廿之際,受此重託,既肩負千斤,也生髮動力。經濟學院的發展與前行牽繞著無數人的心緒。此刻,我們共同佇立在新時代的新起點,再踏新征程。

北京大學的經濟學科自創設之始,就被賦予濃墨重彩的經邦濟世情懷。早在京師同文館的課程體系中,西方經濟學便被譯作“富國策”,呈現出與Economics初始詞義截然不同的精神指向。對經濟現象的縝密分析和 “經世濟民”的士人傳統相結合,構成了北大經院人百餘年來弦歌不絕的學術風氣,中國經濟學科的發展自此便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李大釗先生任北大經濟系教授時,發出了“中國實業之振興,必在社會主義之實行”的偉大預言。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傳播基地和西方經濟學教育陣地,這裡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理論的策源地。近現代以來,幾乎每一次關係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重大走向的學術、政策討論,都飽含經院人的智慧貢獻。“世界上沒有一所大學,像北京大學這樣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聯繫得如此緊密;同樣,世界上大學的經濟學院,也少有像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這樣與國家經濟學科的發展密切相關。”誠如斯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經濟學院始終將培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國家棟樑作為首要使命。人才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北大經院耐得住寂寞,經得住檢驗。一代代經院人嘔心瀝血,孜孜以求,薪火相傳。

自京師大學堂百餘年來,新中國近七十年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無數優秀學子來到這裡深造,走出校門以後成為國民棟樑:在世界頂級大學的講台上,在國家治理決策的中樞里,在享譽海內外的企業中,在中國廣袤的農村里,都活躍著經院優秀校友的身影。藉此機會,我也要真誠地感謝全球各地校友們對母院的關心與支持!

“學問中外,於斯為盛”。北京大學的偉大,根源在於學術。經濟學院的學術始終是“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經濟學院既有底蘊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等傳統優勢學科,也有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多學科門類。“君子之為學 ,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學科設定和發展固然需要考慮就業市場的需求,然而真正的學術又應當是超脫的、孤獨的,是需要一代代學人敬畏、堅守與涵育的。無論是一所大學還是一個學院,如果缺乏沉潛的靜氣、堅守的勇氣、包容的底氣和創新的銳氣,就永遠無法做出世界頂尖的學問,不會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學院。

當歷史進程走到今天,人類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紛繁複雜的經濟社會現實,全人類的文明都在加速交融和共享,經濟學的各個流派和理論都互有短長,但任何一個都無法解釋全部的現實真相。這些都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守正創新”的重要性,故而經院既要繼承傳統,又要倡導新的學術,中外結合、古今貫通、剛柔相濟,以嶄新的學術力量,創新的學術架構,全新的學術高度,去回應和叩問新時代提出的新命題,去書寫和講述中國的新故事。

“巍巍上庠,皇皇菁苑;濟濟多士,拳拳之心。”我們有幸成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也不應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在北京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北大經院人將繼續挺立潮頭,承擔責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董志勇

西南分院

2017年6月21日,九龍坡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行簽約儀式,共同宣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重慶市九龍坡區。2017年9月,學院將迎來首批金融學專業在職研究生。

這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異地建設的第一個分院,也是西南地區(雲貴川渝)唯一授權分院,在重慶高新區西區選址建設,建設用地面積約186畝,建設期為2年。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屬於北大經濟學院的分支機構,分院的招生、教學、學位等均納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統一管理。西南分院將開設金融學專業(金融市場方向與“一帶一路”方向)在職研究生課程教育,承接北大經濟學院西南地區實用型人才培訓職能。

作為先期教育教學用房,擬選址楊家坪中學彩雲湖校區,並計畫在9月開學。

西南分院開學典禮 西南分院開學典禮

2017年10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開學典禮在重慶舉行。首批入學的學生將進入北京大學經 濟學院西南分院金融學高級專門人才研修班學習。

華南分院

11月25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華南分院落戶廣州簽約儀式暨“新思想引領新實踐逐夢粵港澳大灣區”研討會在廣州從化溫泉財富小鎮舉行。

依據北京大學綜合改革的有關精神,北大經濟學院緊密圍繞紮根中國大地創建世界雙一流學院的根本目標,按照“構建開放式協同創新平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擴展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的新發展模式,促進產學研轉化”等相關要求,合理配置學科資源,深入實踐服務學校和國家發展戰略。設立華南分院,不僅符合北大綜合改革的有關精神,也與北大建設“偉大的大學”的目標高度契合,是院系進行改革與創新的重要舉措之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華南分院的設立是院地合作、學術科研機構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又一新的探索。分院將從要素聚集、人才支撐、創新輻射、學術引領等維度有機融入大灣區發展戰略,釋放灣區經濟產業創新、制度創新、協同創新的活力。

中原教學科研基地

2018年1月11日上午,鄭州市政府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在鄭州黃河迎賓館舉行友好合作框架協定簽約儀式,這也意味著雙方第一個合作項目——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原教學科研基地正式落戶鄭州。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董志勇,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尹洪斌,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俊峰,副市長劉東出席簽約儀式。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據了解,此次北大經濟學院與鄭州市友好合作協定內容廣泛,涉及建設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原教學科研基地、博士後工作站、EDP中心、智庫等實體合作,專項指導、結對協同、專題論壇和企業家培養等項目支持,以及專題業務培訓、互派掛職等交流提升。

雙方表示,將致力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中原教學科研基地打造成為高端人才培養的搖籃、新興學科培育的沃土、政產學研合作的平台、服務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智庫、助推區域創新發展的“加速器”、鄭州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廣泛開展國際交流的紐帶和中部地區北大校友之家。

盤點有關經濟研究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