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創建於2003年。 學院是第一個教育部批准備案的“化學基因組學”專業二級學科博士授予點。學院現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級省部級實驗室2個,市級創新載體10個。 學院實行國際化教學與國際標準的行政管理體制,吸引並聚集了一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多數教師擁有海外知名院校的教育背景。 學院在讀學生200餘人,博士後20餘人,已培養200餘名畢業生。

學院概況

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 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創建於2003年,是第一個教育部批准備案的“化學基因組學”專業二級學科博士授予點,研究生培養方向包括:疾病發生機制與疾病模型研究;藥物作用靶標及作用機制研究;計算化學與藥物設計;重要天然產物及藥物的合成及方法學研究等重要前沿領域。學院充分發揮北京大學的多學科優勢,創造性地將現代有機合成化學、藥物化學、生物學、計算和生物信息學、轉化醫學等集成整合,多領域科學家協同攻關,密切配合,開闢了原創技術集成創新的新路徑,搭建了一個現代化的藥物研發平台,探索培養交叉符合型高層次生物醫藥研發人才新模式。

學院現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級省部級實驗室2個:廣東省化學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納米微米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市級創新載體10個:深圳計算化學與藥物設計重點實驗室、深圳功能結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市細胞生理學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功能化微尺度材料工程實驗室、深圳多能幹細胞分化技術工程實驗室、深圳手性藥物合成化學工程實驗室、深圳納米藥物緩釋材料工程實驗室;深圳市以模式動物斑馬魚為主的藥物研發公共技術平台、深圳藥物篩選和臨床前藥效評價公共服務平台、深圳市功能分子X射線單晶結構分析測試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SCBB第十屆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 SCBB第十屆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

學院在讀研究生200餘人,博士後20餘人。已培養200餘名畢業生,多數畢業生在北上廣深等地技術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任職,部分畢業生到國際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Scripps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進一步深造。

師資隊伍

北京大學深圳校區 北京大學深圳校區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以國際化的組織形式和科研運作機制,吸引並聚集了一批優秀的科技人才。現有教師中90%以上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或在海外知名大學從事過博士後研究,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長江特聘教授3名、國家千人計畫1 名、國家傑出青年4名,國家千人計畫青年學者3名。 學院同時承擔或參與多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畫項目、基金委重點、重大研究計畫培育和面上項目,以及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等。經過近10餘年的積累,學院科研成果豐碩,尤其是高水平的論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學科設定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設定了化學(化學基因組學)專業,作為第一家教育部“化學基因組學”專業二級學科博士授予點,以研究和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癌、抗病毒、抗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創新藥物為主攻方向,旨在融合現代有機合成化學、藥物化學、生物學、計算和生物信息學等關鍵前沿領域,培養交叉複合型高層次生物醫藥研發人才。化學(化學基因組學)專業主要分為四個培養方向:合成化學、計算化學、化學生物學、轉化生物學。

合成化學(有機合成方法學及有機化學全合成),強調獲取天然產物目標分子的途徑在人工上的純粹性。合成化學是以自然界生物體中鑑定出的某種分子做為合成目標,而這些目標分子往往具有某種藥物活性。其產生和發展都是服務於社會的需求;試圖通過簡單易得的原材料,通過化學反應,來獲得某種有用的、結構複雜又難以用其他途徑獲得的化合物。全合成的原料通常是容易從自然界中取得的化學物質,如糖類、石油化工產品等;而目標分子通常是具有特定藥效的天然產物,或在理論上有意義的分子。合成化學的意義,早已超過了以前為了驗證生物活性或化學結構的目的,而已經成了試驗和推廣新化學反應,和展示合成有機化學的精妙之處的場地。同時全合成的發展常會激勵新機理、新催化劑和新技術的誕生。全合成中綜合了很多有機反應的技巧,需要化學家對有機反應的熟練運用及相當程度的智慧。全合成工作看重方法的創新,同時有助於新有機化學反應的開發和利用。

計算化學與藥物設計方向是結合計算化學、有機化學、生物物理學、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的力量進行交叉學科研究,以新藥設計、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多肽結構預測、化學反應機理和發展理論模擬新方法為主要研究領域。利用理論計算的研究方法,對重要蛋白質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進行結構預測、作用機理研究;利用分子對接的計算方法對先導化合物進行虛擬篩選和結構最佳化;發展新的理論模擬方法,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理論模擬工具;在結構生物學方向解析特定蛋白的晶體結構,為進一步藥物研發提供全新的標靶;在生物物理化學方向建立以質譜,ITC,圓二色譜等儀器為主的生物學檢測平台,對具體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小分子相互進行測評。使用不同手段針對同一個科學問題的多角度研究,可以在分子水平獲得更準確細緻理解。

化學生物學是研究生命過程中化學基礎的科學。疾病的發生髮展是致病因子對生命過程的干擾和破壞;藥物的防治是對病理過程的干預。化學生物學通過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命現象、生命過程的化學基礎,通過探索干預和調整疾病發生髮展的途徑和機理,為新藥發現中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論依據。化學生物學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新興研究領域。哈佛大學的Schreiber博士和Scripps研究所的Schultz博士分別在東西海岸發展了該領域。化學生物學使用小分子作為工具解決生物學的問題或通過干擾/調節正常過程了解蛋白質的功能,在某種意義上,使用小分子調節目標蛋白質與製藥公司發展新藥類似。

轉化生物學是近年來國際醫學健康領域出現的新概念,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基礎醫學與藥物研發、臨床醫學之間建立起直接關聯,從實驗室到病床,把基礎研究獲得的知識、成果快速轉化為臨床上的治療新方法,實驗室正依託深圳的地緣優勢與海外知名研究院所合作建立藥物臨床研究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