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堂

北京南堂

北京南堂位於南堂在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41號,是中國歷史最久的天主堂,現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概述

北京南堂北京南堂
北京南堂———“我國歷史最久的天主堂”
北京市宣武門內大街的南堂,是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創建的,當時乃一間小堂、稱“宣武門天主堂”,又稱“聖母無染原罪堂”,建造在首善書院內,它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天主堂。

詳述

明末清初,北京東堂,北堂相繼落成,才改稱南堂。清順治七年(1650年),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舊址上重建。除了新建大堂外,據說還有天文台,藏書樓,儀器室和傳教人員的住宅等,規模很大。因此南堂實際上是和湯若望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湯若望1622年被耶穌會委派到中國,在北京學習漢語,後被派往西安等地傳教。1630年,經徐光啟推薦參加《崇禎曆書》的編纂工作、並受命管理曆局,修造天文儀器。以後,又奉旨為明朝政府設廠鑄造大炮,很受崇禎皇帝的信任。清兵入關後,他又受命掌欽天監印信。1646年,將徐光啟主編的《崇禎曆書》進行修改進呈,清政府將之命名為《時憲歷》。1650年,清政府為表彰他修歷有功,賜黃金一千兩,並賜地在宣武門內原天主堂一側建造大堂。這就是當年湯若望重建南堂的由來。兩年後,南堂竣工,湯若望便立石碑記述了受賜建造這座天主教堂的經過。
其後一百多年中,該堂一直是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經歷了清朝時期的兩次地震,和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火災,損毀嚴重。直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才重新開放。1900年在義和團運動中,南堂又一次被燒毀。南堂現存建築為清朝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修建。教堂堂頂為拱形,正面有精緻磚雕,柱頂有木刻浮雕鎦金花紋,彩色玻璃鑲嵌門窗,堂內有描繪耶穌受難的巨幅油畫和聖母像,富麗堂皇,祭台上高高地立著聖像,整個教堂建築頗為壯觀。
景點特色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地理位置南堂在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41號

北京的基督教天主教堂

基督教自1861年傳入北京,儘管外國傳教士用盡各種方法,但信耶穌的人數很少。五十年代初有文字記載的材料包括教會學校的學生共有基督教徒四千人。在那個年代基督教被人看作“洋教”如現在的崇文門教堂,當年聚會人數不到三百人,而有的教堂只有牧師一家人在聚會。而近50年來。北京的教會和北京的所有市民一樣經受了不少風風雨雨,由於中國的教會和人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使人民感受到中國基督教徒成了他們中的一部分,被人民接納了。
北京朝陽教堂| 北京豐臺教堂| 北京缸瓦市教堂| 北京南苑教堂| 北京寬街教堂| 北京懷柔教堂| 北京崇文門教堂| 北京延慶教堂| 北京南口教堂| 北京珠市口教堂| 北京神學院教堂 | 北京通州教堂 | 北京南堂| 西什庫天主堂| 王府井天主堂 | 東交民巷天主堂| 北京西堂| 基督教女青年會 | 北京基督教青年會| 燕京神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