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門教堂

北京崇文門教堂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始建於1870年,是美國衛理公會 ( 美以美會 ) 在北京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建立的第一所禮拜堂。

簡介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教堂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教堂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始建於 1870 年,是美國衛理公會 ( 美以美會 ) 在北京乃至整個華北地區建立的第一所禮拜堂。當時名為亞斯立堂 . 為紀念美以美會第一位赴南美洲傳教的 Asbury 主教。教堂最初建成時,外觀和現在一樣,只是規模比較小,其建築風格亦別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積為8246平方米,堂內分正、副兩堂,正堂設有800個多個座位,副堂設有300多個座位。僅能容納四五百人聚會。隨著教會信徒人數的不斷增加, 1880 年衛理公會在原址重建教堂, 1882 年新堂落成。該堂於 1900 年夏,在義和團運動中被焚毀, 1902 年清政府撥款重建亞斯立堂,於 1904 年春建成。此即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座禮拜堂。

歷史沿革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教堂 組織機構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教堂 組織機構

當時亞斯立堂除擁有教堂及辦公室、牧師住宅 ( 均在後溝胡同 2 號、 3 號 ) 外,還有孝順胡同 1 至 2 號房產,崇內大街 43 號樓房及三塊墓地。隨著教會各項上作的開展,衛理公會又在禮拜堂周圍相繼建成同仁醫院、婦嬰醫院,匯文幼稚園、匯文國小、匯文中學、慕貞女中、護士學校,以及匯文大學 ( 後合併於燕京大學 ) 、匯文神學院 ( 後改名北京神學院 ) 等。

解放初,上述原教會辦的醫院、學校皆由政府接管改為公立。 1958 年夏,北京市各教會實行聯合禮拜,亞斯立堂暫停活動,禮拜堂及附屬房屋由北京市第 13 女子中學 ( 原慕貞女中,後改為第 125 中學 ) 占用,禮拜堂被當作學校的禮堂。“文革”期間,堂內各種設備破損十分嚴重,面目全非。 1982 年春,北京市政府貫徹落實宗教政策,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經多方交涉,在付給 125 中學兩萬元人民幣後,經大規模整修,亞斯立堂正式更名為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堂,並於當年聖誕節重新恢復聚會活動。

崇文門堂建築風格別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積為 8246 平方米,堂內分為正、副兩堂,正堂設有四百多個座位,副堂有三百多個座位,中間有可以上下活動的閘板相隔,既可分開,亦可聯用。禮拜堂呈圓形,整體為木製雙層傘形結構,建築風格極為獨特别致。 1990 年,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崇文門教堂北京崇文門教堂

2001 年 8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撥款人民幣 480 萬元,重新修繕了禮拜堂及其附屬房屋。禮拜堂玻璃更換成了教會傳統的彩繪玻璃,椅子更換為禮拜專用的長條木椅,附屬房也進行了翻建。 2002 年 12 月 22 日舉行了“崇文門堂復堂 20 周年暨修繕復堂感恩禮拜”。 2004 年正值崇文門堂建堂 100 周年,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下,崇文門堂舉行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禮拜活動

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教堂 地理位置北京基督教會崇文門教堂 地理位置

現在崇文門堂每個禮拜日早 8 : 00 , 10 : 30 有兩堂禮拜,下午 1 : 30 有朝語聚會,每個禮拜日約有四千多信徒參加聚會。為了方便外國友人參與上午的兩堂主日禮拜,本堂設立了英語同聲傳譯。除了主日禮拜以外,在每個禮拜二晚上 7 : 00 有查經聚會,禮拜三晚 7 : 00 有傳福音初信栽培聚會和朝語禱告會,禮拜四上午 (9 : 00 有禱告聚會,禮拜五上午 9 : 00 有姊妹聚會,晚上 6 : 30 有青年聚會。

崇文門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曾經接待過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柯林頓 , 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喬治·凱瑞博士;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師也曾經多次來訪。每個主日都有外國使館的官員、國外信徒來此做禮拜,經常有國際教會間的交流活動。

1870 年至 1904 年,亞斯立堂的主任牧師均由外國傳教士擔任; 1904 年新堂建成,始有華人任主任牧師。解放後,崇文門堂先後由鄭如岡牧師、殷繼增牧師、石澤生牧師、吳巍牧師、高英牧師擔任主任牧師;目前由柳翠敏牧師主要負責教堂的各項事務。  

由於亞斯立堂是美國教會所建﹐因而一直受到美國人的關注。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時﹐於6月28日偕夫人希拉蕊和女兒專門到亞斯立堂做禮拜。柯林頓還在這裡作了簡短致辭﹐他說﹐與世界不同地區﹑種族﹑信仰﹑宗教的人們﹐我們都能合二為一﹐「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是兄弟和姐妹。」在目前的多事之秋﹐恐怖主義和戰爭陰影威脅世人之時﹐多希望和平和理解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北京的基督教天主教堂

基督教自1861年傳入北京,儘管外國傳教士用盡各種方法,但信耶穌的人數很少。五十年代初有文字記載的材料包括教會學校的學生共有基督教徒四千人。在那個年代基督教被人看作“洋教”如現在的崇文門教堂,當年聚會人數不到三百人,而有的教堂只有牧師一家人在聚會。而近50年來。北京的教會和北京的所有市民一樣經受了不少風風雨雨,由於中國的教會和人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使人民感受到中國基督教徒成了他們中的一部分,被人民接納了。
北京朝陽教堂| 北京豐臺教堂| 北京缸瓦市教堂| 北京南苑教堂| 北京寬街教堂| 北京懷柔教堂| 北京崇文門教堂| 北京延慶教堂| 北京南口教堂| 北京珠市口教堂| 北京神學院教堂 | 北京通州教堂 | 北京南堂| 西什庫天主堂| 王府井天主堂 | 東交民巷天主堂| 北京西堂| 基督教女青年會 | 北京基督教青年會| 燕京神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