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亞運村

北京亞運村

亞運村,除了到賽場進行比賽之外,運動員的大部分時間將會在運動員村度過,賽場之外的運動員村,也將成為大家加深了解增進友誼的一個重要場所。在開村儀式之後,新加坡代表團和哈薩克斯坦代表團,分別舉行了各自的升旗儀式,這同時也是他們的入村儀式。

簡介

亞運村街道位於北京朝陽區西北部,地處奧運功能區的核心區域,三面環繞國家體育場,四面環繞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全域都處於奧運場館周邊。轄區面積5.13平方公里,有10個社區,12個居住小區,居住家庭2.6萬戶,常住人口近7.8萬人,流動人口約2.5萬人,有社會單位2900餘家。

3

亞運村街道自1989年12月成立以來,在北京市朝陽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發展資源,以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生活方便、人際關係和諧為目標,不斷最佳化人文環境人居環境、市容環境和發展環境。經過多年來的建設,地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集文化、教育、娛樂、體育、商貿、旅遊、居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區域。中科院微電子中心北京信息工程學院中華民族園中關村健翔科技園等知名單位相繼在這裡落戶,元大都舊址公園萬米綠色長廊相繼在這裡建成,旅遊、商貿、餐飲、服務和文體產業相繼在這裡匯聚,有力地推動了地區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同時,精神文明創建也取得豐碩成果,獲得了首都文明單位和首都文明街道的榮譽稱號。

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日益臨近,亞運村地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街道工委、辦事處把堅持以人為本、立足社區、創出特色,建設“民眾滿意工程”為出發點,把人文奧運進社區、創建安全社區和構建和諧社區工作緊密結合,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極大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環境改善、文化繁榮、社會安定、政治穩定、人民生活和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資源概況

亞運村街道自1989年12月成立以來,在北京市朝陽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發展資源,以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生活方便、人際關係和諧為目標,不斷最佳化人文環境、人居環境、市容環境和發展環境。經過18年的建設,地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集文化、教育、娛樂、體育、商貿、旅遊、居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區域。中國文聯中國交通信息中心等國家部級單位駐地,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國家地震局地質所、總參大氣所、總參二部計算所、北京信息工程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華民族博物院、中關村健翔科技園、北辰集團等知名單位相繼在這裡落戶,元大都舊址公園、萬米綠色長廊相繼在這裡建成,旅遊、商貿、餐飲、服務和文體產業相繼在這裡匯聚,有力地推動了地區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

區域劃界

1989年9月4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決定成立亞運村街道辦事處。其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東至北苑路與小關街道接壤;西至京昌公路與海淀區接壤;南至北土城南馬路與安貞街道接壤;北至安翔北路順延至安慧北里北馬路與大屯鄉相鄰。總體面積為梯形。

2

1990年8月,根據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指示,亞運村街道與周邊的小關街道、大屯鄉、窪里鄉調整管界。亞運村街道轄區定為19.6平方公里。其邊界:西至京昌公路;南至北土城南馬路;北至農機院北牆外白廟路;東至北苑路北延至四環路,又由四環路東延至旅遊學院東牆外鐵路沿線,沿線鐵路線向北與白廟路相交。

1993年8月,根據朝辦發(1993)17號檔案精神,亞運村街道恢復到5.6平方公里的原轄區。其邊界:東至北苑路與小關街道接壤,西至京昌公路與海淀區接壤,南至北土城南馬路與安貞街道相鄰;北至安翔北路順延至安慧北里北馬路(秀園、雅園小區南馬路)與大屯鄉相鄰。

2004年7月,根據朝陽區政府檔案,亞運村街道面積調整為5.13平方公里。其邊界:東至北苑路與小關街道接壤,西至八達嶺高速路與海淀區接壤,南至北土城南馬路與安貞街道相鄰;北至安翔北路向東至北辰西路,向南至北四環中路再向東至北辰東路,向北至慧忠路再向東至安立路然後向北至安慧北里北馬路(秀園、雅園小區南馬路)與奧運村地區辦事處、大屯街道辦事處相鄰。

機構沿革

1989年7月8日,根據北京市民政局(89)民字第210號批覆,決定設立朝陽區人民政府亞運村街道辦事處。1989年9月4日朝陽區人民政府決定,成立亞運村街道辦事處,並任命了5名辦事處處級領導,從此開始正式組建辦事處。1989年12月20日召開了由朝陽區委、區政府領導和駐地單位領導參加的地區大會,至此,亞運村街道辦事處開始正式對外辦公。幾年來街道辦事處轄區面積幾經變化,辦事處機構建設日趨完善。

歷史沿革

亞運村街道轄區,早在民國14年(1925年)屬北京市北郊區。民國36年(1947年)隸於北京市郊七區。1952年至1956年歸北京市東郊區。1958年後分屬朝陽區大屯鄉、窪里鄉和小關街道辦事處管轄。為迎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1986年2月始建亞運村及其各項配套工程。為此徵用大屯鄉耕地3900多畝,撤銷慧忠寺、魚池村、藥王廟、娘娘墳、乾楊樹、華嚴廠、真武廟、葦子坑、雙旗桿、小營10個自然村,並將小關街道辦事處所轄的華嚴里安翔里等6個住宅區和北辰路、安立路等8條街巷劃入該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1989年8月正式成立亞運村街道辦事處。因亞運村設在轄區內,故名。(北京市朝陽區地名志)

北京亞運村

3

為“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運動員村服務中心”。在朝陽區北四環路安慧立交橋西北。是1990年為迎接第十一屆亞運會而興建。占地3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

北京亞運村村位於北京市朝陽區,1990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召開時,在北京中軸路北端的安慧橋附近建設了一批高層住宅樓及附屬設施,作為運動員的住宿場所。亞運會結束後,這一地區逐漸發展成為北京的大型高檔居住社區,擁有奧體中心五洲大酒店北辰購物中心名人廣場遠大中心炎黃藝術館等公共建築。北京四環路穿過亞運村的南部。捷運五號線穿過亞運村東邊,捷運十號線在亞運村南不遠。

釜山亞運村

簡介

第十四屆亞運會亞運村位於釜山市海雲台區的住宅事業開發區,參加本屆亞運會的所有運動員、教練員都住在這裡。亞運村的開放時間為9月23日至10月17日。

亞運村於1998年8月開工修建。亞運村的附屬設施有140多種,大部分設定在運動員公寓和附近的中國小內,主要分為3個區域:一是居住區域,用於各代表團居住、管理和休息;二是公共區域,包括停車場、註冊中心、會議室、公用電話亭等;三是國際區域,提供健身、娛樂、醫療、宗教、文化、就餐等服務。亞運村的運動員公寓共20棟樓,2290戶,可容納1400000人。運動員公寓建有居民福利館、生活體育設施、生活便利設施、居民公共設施、網球場、公園等附屬設施。亞運村的餐廳可容納3000人同時就餐,24小時開放,就餐採取自助的形式,菜餚風格和口味多樣。

2

經營漏洞

釜山亞運會亞運村的早晨並非讓人感到輕鬆愉快。因為選手們無法正常睡眠。由於床墊不舒服,一覺醒來經常會感到腰酸腿痛。繼承父業,正挑戰亞運會金牌的趙成暮(17歲,海南高中)說:“雖然床的一側已下沉,但我至今仍在用它。”替代舒適的墊子填充塑膠製成的枕頭也非常不便。對水上芭蕾選手來講,“筆直的姿勢”左右她們的競技水平,因此她們不得不疊些毛巾替代枕頭。

用餐時間又是一件苦差事。在所謂能同時容納3000人的食堂里,並未另行設定韓式餐廳,所以挑選食物需耗費很長時間,加上除了米飯泡菜外,其它菜餚幾乎都是“混合型”的,很多韓國選手發泄不滿稱:“沒有可口的菜。還不如太陵選手村的食堂。”去往訓練場的道路也令人感到厭煩。由於循環大巴的出發時間參差不齊,經常要等1個小時才能上車。帆船和游泳代表隊無法忍受這種情況,向組委會提出了強烈抗議,而射擊代表隊則在25日,比原定計畫提前將訓練基地轉移到了位於昌原的賽場附近。因為從亞運村到訓練場時間太長,且亞運村方面不提供午餐,所以他們才做出了“退房”的決定。利用7輛專用大巴迅速來回接送的北韓代表團反而更像是本屆亞運會的“東道主”。

經一整天的艱苦訓練返回亞運村後,簡直令人感到寂寞難耐。房間裡根本沒有電視機或冰櫃等最基本的家電。讀書或躺著休息便是“打發閒暇時光”的全部。娛樂設施中的影院和迪斯科舞廳只有在本屆亞運會開幕後才開場。住在亞運村117號樓21層的游泳選手,為了喝水不得不搬到1層。25日,由於113號樓的電梯突然發生故障,3名土庫曼斯坦選手被關在電梯裡長達30分鐘。電視也只能在1樓休息室觀看。因此,選手們真羨慕另租電視自由觀看的日本代表團選手。這就是每人每天繳納50美元(大約6.1萬韓元,北韓代表團免費),還要睡廉價床鋪的韓國代表隊的“亞運村生活”。

多哈亞運村

多哈亞運村位於多哈市中心附近的主幹道旁、占地11萬平方米的亞運村有32棟運動員住宿樓,其中23棟樓為5層,9棟樓為9層建築,中國代表團獨占4號樓(9層)。

清真食堂是專門為運動員提供阿拉伯風味的餐點,可同時容納1600人進餐。

2

村裡的建築高低錯落有致,那些都是出自名家手筆,風格樣式各不相同。現代化的40多幢多層建築,用顏色區分成7個區域,並被冠以“蘭花區”、“天空區”、“沙灘區”、“森林區”等一連串浪漫的名字,外牆中央則繪上不同的圖案標誌。點滴細節,盡顯主辦方的浪漫一面。當時中國代表團住在最西側的4號公寓樓,整幢樓共8層,是亞運村中面積最大的樓房。

所有運動員都將入住組合套間,每套房一個客廳4間房,其中有一間是單間,其他的都是三人房。面積不大,滿噹噹放進3張床和3個立式衣櫃後,基本兩人並排就無法通過了。

賽場上拼搏競爭之餘,運動員可以結伴到休閒娛樂中心,在其他項目中再決高下。休閒中心是幢兩層小樓,裡面各種娛樂設施很齊全,檯球、斯諾克、電影院、健身房、游泳池、網球場一應俱全。

廣州亞運村

廣州亞運會運動員村造價高 賽後將成商品房。

位於廣州新城的亞運村主體工程(媒體村、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將爭取於2008年5月全面開工,預計2010年3月建成。亞運村總用地達到110.9公頃,總投資超過41億元。在2007年10月8日發出的相關勘察設計招標公告中,運動員村以用地55.2公頃、總建築面積約54.8萬平方米、總投資18億元的三個“第一”,成為四個標段中的“冠軍”。雖然投資高,但運動員村在亞運會後將作為商品房小區出售,因此,政府的這些投資,實際上將成為“下蛋金雞”。

3

四個標段的工程總投資約41.5億元,其中建安費約35.2億元,所有投資將通過市財政統籌。工程爭取在2008年5月開工,預計2010年3月竣工。整個工程的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招標檔案確定了嚴格的篩選條件。申請人必須具備建築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和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資質。工程要求嚴格控制投資,杜絕低預算、高投資的“釣魚工程”。在投標階段,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包括單方造價、建築面積等,均不得突破《廣州亞運村修建性詳細規劃》中的相應指標。在設計階段,不能突破有關項目總投資及建安費用。工程設計費實行政府指導價。

設計工期初步約定為:於2008年5月15日前,完成施工圖設計並通過審查,各階段具體設計工期在契約中約定;施工全過程要求配合現場服務(駐場具體時間以業主要求為準)。如果延誤工期,將嚴格按照契約條件約定執行。

廣州亞運村總建築面積達147.8萬平方米,其中供居住的面積達110多萬平方米。其“三大村”一共包含96棟住宅樓,共8078套單位,戶型非常豐富,有70平方米到180平方米等多種戶型,基本能滿足市民們的多種購房需求。據廣州市重點項目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亞運城“三大村”將分別主攻小、中、大戶型,其建築裝修風格多樣,分別採用現代、古典、異域風情等不同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