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能有機營養

化能有機營養,是指在生物的營養攝取方式的分類中,作為電子供體的營養物質在細胞內進行化學暗反應而獲得能量的一類生物,稱為化能自養生物。如果是有機物,就稱為化能有機營養生物。是光能自養生物的對應詞。

簡介

在生物的營養攝取方式的分類中,作為電子供體的營養物質在細胞內進行化學暗反應而獲得能量的一類生物,稱為化能自養生物。如果所利用的電子供體為無機物,就稱為化能無機營養生物;如果是有機物,就稱為化能有機營養生物。是光能自養生物的對應詞。

相關資料

硫細菌靠吸收H2S並將其氧化放能
鐵細菌將2價鐵氧化成3價鐵放能
硝化細菌氧化亞硝酸鹽高中常見的化能自養一般就這幾個學習從合成氨廠周圍土壤或通氣良好的耕地土壤中採樣、富集培養、分離純化硝化細菌。
學習矽膠平板製備,了解培養硝化細菌的培養基製備和培養方法。
二、基本原理化能自養微生物由於它們在農業生產、能源開發、冶金、採礦等方面的實際套用及在產能代謝、分子遺傳等理論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本次實驗以硝化細菌為代表,介紹化能自養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硝化細菌是化能自養菌類群中主要生理類群之一。包括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或稱亞硝酸氧化細菌)兩個亞群。它們是需氧菌、利用無機物氧化過程獲得能量同化CO2,合成細胞物質。其反應式為:
兩類菌除在土壤氮素養分轉化及自然界氮素循環起重要作用外,由硝化細菌組裝的亞硝酸微生物感測器,可快速檢測大氣和水中的亞硝酸濃度,在環境監測中發揮作用。培養硝化菌的溫度,因菌源而異,從中溫環境下分離的菌株,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從高溫環境中分離的菌株,40℃時生長良好,該菌喜中性或微鹼性環境,傾向於團體表面上生長,在液體培養基中培養時,往往附著在培養液中碳酸鈣顆粒上,沉澱於瓶底,或沾附在瓶壁上,影響細菌的分散和分離。若採用矽膠平板自富集培養液中分離硝化細菌時,滴加菌懸液於平板前要用CO2通氣處理(防止菌沾附瓶壁、沉澱瓶底或吸附在碳酸鈣顆粒上)。
化能自養菌代時長,生長極其緩慢,而伴生的異養菌卻生長迅速,為使欲分離的生長劣勢化能自養菌轉化為生長優勢菌,均需經專門培養該菌的待定培養液中使之富集培養,並限制其他菌繁殖,然後從富集培養液中分離、純化。為避免異養菌或其他生理特性相似的自養菌污染,純化後的菌株,尚需進行純度檢查和菌種的鑑別。
稱取土樣1g。接入到盛有20m1硝化細菌增殖培養液的250ml錐形瓶中,28℃振盪培養10-14d,每隔幾天在白瓷板上分別加2—3滴格里斯氏試劑及二苯胺硫酸試劑。然後用無菌滴管取出1滴增殖培養液的培養物加於上面兩試劑中.攪和均勻。檢查增殖培養液中NO2-的減少(溶液由紅色、粉紅色變為無色,機理見實驗7—3)和NO3-的形成(NO3-氧化二苯胺的特有反應,溶液由無色變為深藍色)。為淘汰伴生的異養細菌,富集培養10d後,用無菌微口滴管吸取1—2滴富集培養物接入新鮮的硝化細菌增殖培養液中,繼續振盪培養,繼續監測NO2-的減少和NO3-的形成,在連續轉移的後期增殖培養液中.可通過不斷補加KNO2,增加硝化細菌數日,並有效地抑制伴生的異養型細菌生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