匋谷

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年),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陝西邠縣)人。

流才子陶學士

本姓唐,避後晉高祖石敬瑭諱而改姓陶。祖唐彥謙,歷任慈、絳、澧三州刺史,有詩名,自號鹿門先生。父唐渙,領夷州刺史,唐季之亂,為邠帥楊崇本所害。當時陶谷尚幼,隨母柳氏嫁至楊崇本家。陶谷十餘歲時文章就寫得很不錯。後晉時起家校書郎、單州軍事判官。曾寫信給宰相李崧,李崧甚重其文。時和凝亦為相,同奏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改監察御史,分司西京,遷虞部員外郎、知制誥。後晉天福九年(943),加倉部郎中。後周顯德三年(956),遷兵部侍郎,加承旨。顯德六年,加吏部侍郎。宋初,轉禮部尚書,依前翰林承旨。北宋乾德二年(964),判吏部銓兼知貢舉。再為南郊禮儀使。累加刑部、戶部二尚書。開寶三年(970),卒,年六十八,贈尚書右僕射。善於隸書。著有《清異錄》等。
五代時,後周世宗柴榮派翰林學士陶谷從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出使南唐(國都金陵,今南京市),南唐派昇州(今南京市)太守韓熙載招待陶谷,甚是盡禮。不知不覺過了兩個月,陶谷仍未見到南唐後主李煜,時光已至深秋,陶谷來到驛舍一個亭子裡遊逛,在亭壁上題寫十二個字:“西川犬百姓眼馬包兒御廚飯。”(一說為“川中狗百姓眼虎撲兒公廚飯。”)不們都不解其意。韓熙載把這十二個字抄給南唐丞相宋齊丘(一作齊邱),宋齊丘一看,解釋道:“這是一個字謎,‘西川犬’,是蜀犬,即‘獨’(獨)字;‘百姓眼’,是民目,即‘眠’字;‘馬包兒’,是爪子,即‘孤’字;‘御廚飯’,是官食,即‘館’(館)字。這十二個字暗含‘獨眠孤館’(獨眠孤館)啦。”
當時南唐國力弱小,而陶谷態度傲慢,在南唐後主面前出言不遜。南唐臣僚忿而設下圈套,派金陵名妓秦弱蘭扮做驛吏之女以誘之。原本盛氣凌人的陶谷,見到溫婉美麗的秦弱蘭之後,不禁邪念萌動,曲意奉迎並贈詞討好她,甚至想娶秦弱蘭為妻。陶谷為秦弱蘭題詞《風光好》,詞云:“好姻緣,惡姻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膠續斷弦,是何年?”不日,後主設宴招待陶谷,陶谷又擺出正人君子派頭。後主令秦弱蘭出來勸酒唱歌,歌詞即是陶谷所贈《風光好》。陶谷頓時面紅耳赤,狼狽不堪,當天就灰溜溜地回了國。
有一次,陶谷奉後周朝廷派遣出使吳越(五代時十國之一,在今浙江、江蘇西南和福建東北部一帶),吳越國的忠懿王設宴招待他。因為陶谷喜歡吃螃蟹,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擺出了各種各樣的螃蟹,從大到小,自蝤蛑(一種海螃蟹)至蟛(一種小螃蟹),一共擺了十幾種。陶谷見狀,笑著說:“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後來,“一蟹不如一蟹”就成了成語,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宋代的党太尉,名進,官侍中。有姬妾名辟寒,後為陶谷妾。一日大雪,陶谷命辟寒取雪水烹茶,問辟寒:“党家有此景否?”辟寒答曰:“彼粗人,安識此景?但能於銷金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羹美酒耳。”辟寒巧妙地諷刺了陶谷。
宋齊丘(887~959年),字子嵩,一字超回,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縣),其父宋誠與鍾傳同起兵,高駢上表鍾傳為洪州節度使,以宋誠為副使,卒官,宋齊丘因此定居於洪州(今南昌市)。宋齊丘在鍾傳治理的洪州生活約20年,受到家庭和環境的薰陶,形成“好學,工屬文,尤喜縱橫長短之說”的習慣。唐朝統治的名存實亡,割據紛爭的社會實際,提高了“縱橫長短之說”的社會價值。鍾傳卒後,宋齊丘去淮南,投奔五代十國吳國重臣徐知誥。937年,徐知誥廢吳帝楊溥,自稱皇帝(唐烈祖),國號唐(今稱南唐),建都金陵(今南京市)。唐烈祖改姓名為李昪(音弁、卞,日光明亮),其子徐景通改姓名為李璟。李昪以宋齊丘為丞相、同平章事(即宰相),不久出為鎮南軍節度使。943年,唐烈祖因中毒而病死,李璟即位,是為南唐元宗(世稱南唐中主),任命宋齊丘為中書令。李璟信任被唐人稱之為“五鬼”的陳覺、馮延巳、馮延魯、查文徽、魏岑等五個邪佞之人,因而政局也發生了變化。宋齊丘仕途不順,幾度被貶。晚年隱居於九華山(位於安徽池州市境內)。元宗賜其自縊於九華山,時為顯德六年(959),終年73歲

相關條目

流花湖公園
秘魯大教堂
甜酒西瓜
海草磨菇煲蟹肉
天堂谷鱒魚公園
南岸公園
四死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