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萊羅舞曲

包萊羅舞曲是拉威爾創作於1928年的最後一部舞曲作品,也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該曲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

拉威爾《包萊羅舞曲》,該作品創作於1928年。《包萊羅舞曲》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本曲是拉威爾受著名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包萊羅"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樂曲風格:西班牙舞曲風格
這部舞曲非常特殊,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2、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覆九次,既不展開也不 變奏;
3、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由極弱到極強)
舞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包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展開,音樂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題重複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複進行,沒有展開和變奏,只是不斷地更換樂器,音樂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覆共進行了九次。這裡選用的是音樂後半段呈現的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音樂的結尾以轉調和樂隊的全奏達到高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