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包公墓

包公祠包公墓

北宋嘉祐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宋仁宗見包公年事已高,家中又無田產,曾下詔賞賜包公在廬州地界一片相當大的土地,以解決包公告老還鄉之後的生計。包公堅持不受,只要了廬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護城河。包公請人清理葑草,挖盡淤泥,以利舟楫。並囑包家族人在護城河裡植荷、養魚,以水域養殖的收入聊補家用。這段護城河從此被人們稱之為“包河”。

介紹

如今的包河,是合肥的美麗港灣、園林景點。當你走進包河公園,會立刻感受到置身於另一番天地:北岸是一脈錯落層林,那是依著城牆根的斜坡而自然形成的;南岸是一片密密的直插雲天的水杉和常青的叢叢棕櫚;周圍河堤,綠柳隨著輕柔的碧波節拍而婆娑起舞;河面波光粼粼,映著藍天白雲。河面,那高聳的玉帶橋連著兩大片草坪是對對情侶幽會的鵲橋。包河,處處景情相生,飄溢著溫馨的氛圍。
包河美,美在它的整體意境;包河秀,秀在它那人文與自然的巧妙結合;包河雅,雅在它睡美人似的寧靜安詳;包河麗,麗在它那幽靜中的動感。包河,合肥城中一個靜靜的迷人的港灣。
今天的包河以它的自然秀色與肅穆美以及包公的美名,正迎待四方賓朋。坐落在合肥包河公園的包公祠、墓,中外遊人絡繹不絕,近些年已成為旅遊覽勝的一大熱點。包公出生在廬州東郊虎山腳下的包家村(今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解集鄉),他大名叫拯,字希仁,29歲考中進士,歷任州、縣地方官數十年,後升任京都開封府尹,晚年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樞密院副使等要職。包公是人們對他的尊稱。
正因為包公為官清廉,執法公正,而又克己奉公,恩澤故里,所以廬州百姓都以家鄉出了這樣一位“清官”,而備感自豪。
包公祠、墓始建至今已有900多年,在這近十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它遭遇過三次重大的劫難,卻屢毀屢建,如今已成為一處風光獨具、人文薈萃、名揚中外的風景名勝區。
不久前經過重新整修、擴建的包公祠,坐落在綠柳成蔭蒲荷萬柄的包河之畔,與包公墓近在咫尺。祠前有一塊大照壁,大門八字形,連門帶框全漆成黑色,寓意包公的“鐵面”。入門有一座橫跨包河的長橋,包公祠就建在橋的盡頭包河中間的一個小島———“香花墩”上。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著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繪像。包公白面、長髯、儒雅、端莊。他坐在神壇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劍武吏,案几上放著令箭、朱筆、虎頭簽、驚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頗感興趣的是這個包公並非黑臉,而是一個白面儒生,額頭也沒有日月陰陽眼,或許這才是“包拯”真實的尊容。
合肥包拯墓園格局別致,主副分明,方正嚴謹中富有變化。墓園的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堂、亭、室、闕,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設計,一磚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築質地與規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築風格。這裡風景秀麗,坡緩崗平,林木蔥蘢,是鬧市中一塊難得的雅靜去處,人文景觀與園林藝術集於一隅,引人入勝。
整座墓園四周還有院牆圍護,園內各處皆有神道貫通,建築群落隨形就勢,滿園蒼松翠柏,芳草如茵,古樸幽靜。不少建築上還有全國百餘位當代書法名家書寫的匾額、楹聯裝點,更增添了墓園的歷史氛圍和文化底蘊
全稱包孝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內包河南畔林區,與包公祠緊緊相連。整座墓園面積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與北宋嘉七年(1062年),次年由開封護喪歸葬在今合肥市東郊大興集。1973年建於此,1988年竣工。
墓園內遷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包公曾言:“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也。”故有“不肖子孫,不得入墓”的傳說。墓園由主墓區、附墓區和管理區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內安放有包拯墓志銘和2.4米長的金絲楠木棺,棺內安放包拯遺骨。北側是附墓區,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個墓園莊重肅穆,寓包拯稟性峭直、剛毅之意。主要建築上置有全國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劉海粟、啟功、溥傑等撰書的楹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