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工資研究所

勞動工資研究所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原勞動部工資研究所),於1990年1月成立,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直屬事業單位,專門從事工資收入分配、勞動關係調整等服務。

一、 基本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原勞動部工資研究所)於1990年1月成立,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直屬事業單位,專門從事工資收入分配、勞動關係調整、勞動標準體系等方面理論、政策及套用研究;同時,將科研成果運用到實踐,開展工資業務培訓、提供諮詢及工資分配方案設計等項服務。

二、 機構設定及主要職責

勞動工資研究所是獨立的法人單位。內設四室:綜合室、研究一室、研究二室、研究三室,以及《勞動工資動態》編輯部、科技開發室、企業人工成本與勞動力市場價位諮詢服務網。我所有碩士、博士20多人,具有中高級職稱者20多人,還有60多名客座諮詢員、80多名特邀通訊員。所長蘇海南、副所長楊黎明。
主要職責:
1、 研究工資收入分配和勞動關係調整的理論及有關政策措施,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工資收入分配模式和現代企業工資收入分配製度以及勞動關係調整體系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依據。
2、 研究建立現代企業工資收入分配製度的具體操作方法,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方式,以及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具體辦法等。
3、 開展勞動工資諮詢服務工作。面向企業,幫助設計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案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方案,提供政策諮詢等多方面服務。
4、 開展培訓、信息、學術交流等項服務工作,面向基層勞動部門和企業經營管理、勞動工資、工會等各方面人員,組織開展有關業務培訓、信息交流等項服務活動及國外有關學術交流活動。

三、 重點科研成果

勞動工資研究所自1990年1月成立以來,十多年來共完成課題111項,其中,國家級科研課題13個,部級課題38個,院級、所級課題69個,出版了一批在收入分配領域有較大影響的專著及相關刊物,培養了一支精幹的科研隊伍。特別是近四年來,勞動工資研究所緊緊圍繞部中心工作,創造性地開展科研工作,全所科研及管理工作均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是集中精力抓重點課題,出了一批有較大影響的科研成果。如2001年抓了《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價值理論及其套用研究》部級課題,並出版了《勞動價值與分配新論——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價值理論及其套用研究》一書;2002年又抓了中央級課題《中國勞動標準體系研究》,並出版了《中國勞動標準體系研究》一書。2003年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主要目標研究》部級課題,並榮獲勞動保障部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2004年完成《中國居民收入分配關係預警系統研究》部級課題,在社會產生較大反響。

四、 編輯出版書刊

《勞動工資動態》月刊,內部發行。設專家論壇、政策快遞、改革經驗、省市信息、國外動態、諮詢解答等10幾個欄目。圍繞勞動保障中心工作,研究探討勞動工資改革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具有較強的知識性、政策性、實用性。
《調研參考》不定期出版的內部資料,刊登階段性研究成果和調研報告,供部領導和業務司局參閱。
近年來出版的書籍有:《重構與創新—現代企業工資收入分配製度》、《中國勞動標準體系研究》、《經營者激勵與約束—年薪制操作》、《勞動崗位測評參考資料》、《崗位技能工資制實施問答》、《當代中外企業工資分配方法精選》、《企業工資改革成功啟示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與工資制度改革精選》等。

五、諮詢服務

在理論與政策研究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和市場需求,為企事業單位深化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供諮詢指導和方案設計。主要服務項目有:工作分析與崗位評價、薪酬方案設計、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經營者年薪制和股權激勵實施方案設計、按技術要素分配辦法設計、職工持股計畫設計等。目前已為國內一百多家大中型企業提供服務,包括寶鋼集團工資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方案、中國煤炭研究總院等12家科研院所工資改革操作辦法、湖北清江水利開發總公司薪酬方案、金川集團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設計等。

六、 培訓工作

根據社會需求和當年工資分配工作舉辦企事業單位主管勞動工資的經理人員和勞資人員培訓班,介紹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方面的最新政策、改革動向和具體操作辦法,同時每年組織國外考察團、培訓團,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培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