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村鄉

勒村鄉

勒村鄉汝陽縣轄鄉。1950年設靳村中心鄉,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6公里,面積129平方公里,人口1.2萬。通公路。轄靳村、七里、楊坪、魚山、小白、西溝、椿樹、雙寺、太平、沙溝、石寨1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鉛鋅礦、鐵礦、香菇廠、食品加工廠。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豆類、紅薯等。經濟林木有核桃、花椒、油桐、蘋果、紅果、芋肉、杜仲,特產木耳、香菇。

基本信息

鄉鎮概述

勒村鄉勒村鄉農業
靳村鄉位於東徑34°—35°,北緯113°—114°之間,地處伏牛山腹地,汝陽縣西南部,距縣城56公里,屬深山區,東南與付店鄉相鄰,東北連十八盤鄉,西北與嵩縣的木植街、黃莊兩鄉接壤。全鄉總面積129 .08平方公里(合193965畝),其中山林面積166538畝,占總面積的85.8%,荒山面積4546畝,村莊、水域、灘涂13493畝,耕地8582畝,人平0.7畝,其中水澆地3230畝,轄11個行政村,223個自然村,122個村民組,3282戶,12224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1806人,均為漢族。
勒村鄉勒村鄉
勒村鄉屬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2177.3小時,日照百分率達49%,年平均氣溫14度,年均降雨量690mm,全年無霜期213天。靳村鄉靳河兩岸,公路沿線土地面積有限,土壤肥沃,對種植小麥、玉米及其他雜糧較為適應。大溝小叉、荒山野嶺對發展經濟林、用材林及種植中藥材有著獨厚的條件,全鄉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林木積蓄量達60000餘立方米,人平5 .08方,年產木材約5000立方米。
全鄉境內溝壑縱橫,地形複雜,有大小山頭316個,其中最高峰是石寨村的石崗帽山,海拔1476米,最低是小白村下地組,海拔530米。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狀。全鄉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零下12°,平均氣溫12°,無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750毫米。靳村河源出嵩縣上黃水,付店太山至三元嶺入靳村鄉,由南向北縱貫其中,至楊坪北折經小白而蜿蜒入嵩境,流經鄉內25公里。靳斜、靳付、靳黃、靳太四條路已脈聯全境。

行政區劃

勒村鄉勒村鄉村鎮經濟
沙溝村位於靳村鄉以東,付店鄉以西,全村總面積1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0.4畝,林地面積12910.7畝。全村10個村民組。小白村總面積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58.6畝,林地面積9239.6畝。轄26個自然村、22個村民組,是靳村鄉人口最多的一個行政村。魚山村位於靳村鄉腹地,總面積8.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0.1畝。該村地勢為自然盆地,四周群山環繞,松柏蒼翠,全村共有13個自然村、10村民小組。
楊坪村位於靳村鄉政府東南方13公里處,距縣城40公里,全村總面積6.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95畝,林地2566.8畝。轄11個自然村、8個村民組。西溝村總面積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7.1畝,林地面積13561.9畝,轄6個村民組23個自然村。靳村村位於靳村鄉中部,全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59.6畝,林地面積10115.1畝,現有12個村民小組、378戶、1485口人。
雙寺村位於靳村鄉南部深山區,總面積16.78平方公里。椿樹村位於靳村鄉政府西南2公里處,全村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82.2畝,林地面積1682.2畝,全村14個村民組,28個自然村。太平村總面積24.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46.4畝、林地16963.8畝。共23個自然村、17個村民組。七里村總面積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335.7畝。地形以山丘與河溝為主。轄7個村民組。石寨村總面積3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10.75畝,全村轄27個自然村、12個村民組,總人口1249人。

人口分布

勒村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818
男 6346
女 5472
家庭戶戶數 3478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807
家庭戶男 6335
家庭戶 5472
0-14歲(總) 3117
0-14歲男 1686
0-14歲女 1431
15-64歲(總) 7622
15-64歲 4138
15-64歲女 3484
65歲及以上(總) 1079
65歲及以上男 522
65歲及以上女 55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1572

經濟發展

勒村鄉勒村鄉經濟發展
靳村鄉養殖項目有豬、、羊、雞、獺兔、肉鴿、鹿等。農業正由傳統的種養模式向現代化的高效農業和產業化目標邁進,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以農業為主,以畜牧業為輔。畜牧業的發展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有機肥料,促使糧食產量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下降,形成了良性循環。在努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商業、工業、服務業和養殖業。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來源。
靳村鄉在西溝村建起了選礦廠,從而帶動了集體、個體、聯戶一起上,安排80餘名勞動力務工,使該村的經濟得到發展。南部深山區,這裡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林木資源豐富。種植業、藥材等發展迅猛,有核桃、山楂、柿子等土特產。靳村鄉中部,縣鄉公路直通本村,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條件,大力發展經濟。
地下礦藏豐富多樣,已探明的有鉛鋅,磁鐵、、鉬、螢石及金、銀等礦產資源。據地質部門勘察就鉛鋅礦口一項儲量約六千萬噸,據全省之首。生產黑柏、黃花菜、香菇等產品暢銷豫西,經久不衰,以柿子、核桃、芋肉、花川、蘋果為主的經濟林現已發展到7000畝,盛產期收穫各種果品500噸。
勒村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為主體。經濟作物有菸葉、花生、蔬菜、棉花等,是國家優質菸葉和花生種植基地縣。林木資源豐富,有、櫟、泡桐、楊、槐、楸等材林及杜仲、蘋果、李、桃等經濟林木200餘種,杜仲面積居河南省首位。

基礎建設

勒村鄉勒村鄉基礎建設
靳村鄉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重新組建環衛隊,劃分衛生責任區,責任到人,做到責任區內全天保潔。街道綠化工作,政府購買新品種女貞樹苗306棵,全部用於街道綠化,成活率100%。疏通街南北下水管道200米,新壘砌垃圾池兩座,方便民眾,淨化了街道衛生。靳村鄉地處深山區特點,結合深山區民眾生產、生活、吃水、入學等實際困難出發,在靳村村街北頭搞扶貧搬遷,先使一部分民眾脫貧致富。新村住房建設全部竣工,山區已有52戶250人入住新居。
靳村鄉社區服務中心占地2.5畝,新建起綜合辦公樓14間,建設面積330平方米,衛生所五間200平方米,總投資27萬元,設有村支部、村委、鑒委會、計畫生育、多功能學校、民調、治保、財務、會議等室,功能齊全,並增添了辦公室設施,各室標誌牌醒目,辦公辦條件有了較大改善,這些功能為開展各項工作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硬化村部和文化大院、娛樂場所1600平方米,投資3.2萬元,購置建身器材6件,投資1.1萬元。
靳村鄉建設便民服務大廳200平方米,便民超市127平方米,便民連鎖店750平方米,總投資47萬元,主體竣工,年底投入使用; 靳村鄉村內道路硬化:硬化六條街、4條路:上河至新村路2500米;小白前街路1250米;小白移民新村三條街1200米;小白街至菜溝組550米,總長5500米,投資550萬元;修復排水設施,老村部前村內排水渠110米,新村800米,投資6.3萬元;
靳村鄉美化綠化村莊砌花池98個,綠化2條街一條路栽樹680棵,投資8900元;村容村貌整治,拆遷戶涉及14戶,住房24間,塗白牆壁4106平方米,投資1.3萬元,靳村鄉各村村莊面貌明顯改變;整治路容路貌2.5公里,墊路肩除草栽樹投工890個,投入資金2.03萬元;整治標語廣告18條,修復殘垣斷壁2處,清運垃圾160方,建立垃圾池7個,建立垃圾填埋場所10個;各村設立了衛生保潔機制,指定專人管理人員5人,解決了他們的工資待遇等問題,同時制定了衛生保潔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