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龍村

勐龍村屬於紅河縣迤薩鎮,地處迤薩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鎮道路為彈石路、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公里。東鄰齊心寨村委會,南鄰寶華鄉,西鄰勐甸村委會,北鄰西山社區蓮花塘村。轄12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6戶,有鄉村人口2110人,其中農業人口2110人,勞動力135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52人。全村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海拔460-1100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843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木薯、冬早蔬菜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1、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迤薩鎮勐龍村

村情概況

村莊一角
勐龍村國土面積26 平方公里,海拔460-1100 米,年平均氣溫25 ℃,年降水量843 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木薯、冬早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963畝,人均耕地1.4 畝,林地9792 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2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5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水果、甘蔗、榨糖、甘蔗、木薯、冬早蔬菜),榨糖甘蔗主要銷往縣白糖廠,木薯主要銷往縣紅楓澱粉廠,水果、甘蔗、冬早蔬菜主要銷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28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1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冬早蔬菜特色產業。擁有私營企業1 個(外地人投資);專業合作組織2個,其中,已登記註冊2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105 戶。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963畝(其中:田1479.35 畝,地1483.65畝),人均耕地1.09 畝,主要種植水稻、甘
水果甘蔗
蔗、木薯、冬早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9792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 631.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 畝,主要種植芒果、印楝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9 畝,其中養殖面積12 畝;荒山荒地7260.5 畝,其他面積4780.85 畝。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28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1 %。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11萬元,占總收入的73%;畜牧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14.4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58 頭,肉牛43 頭);漁業收入4.68萬元,占總收入的0.56 %;林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1.02 %;第二、三產業收入80 萬元,占總收入的9.6%;工資性收入 8.2萬元,占總收入的0.99%。農民人均純收入254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7人(占勞動力的0.5 %),在省內務工7 人。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526戶通自來水,有525戶還存在水質未達標(占農戶
冬早蔬菜田
總數的100 %)。有526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10 戶(占農戶總數的59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5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8 戶(分別占總數的14.6 %和24.3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 、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1 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 輛,農用運輸車輛,5拖拉機11 輛,機車110 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46 戶。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2 個自然村還存在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1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2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 所,校舍建築面積 1983 平方米,擁有教師 20人,在校學生220 人,距離中學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0 人,其中小學生162 人,中學生58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公開 。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26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54.35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96.01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2.73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7.92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人文地理

勐龍,傣語。勐:壩、地方;龍:大。意即大壩。地處勐龍河盆地東北,故稱。
氣候乾熱,降雨適中,土壤肥沃,終年無霜,被譽為“天然溫室”,有“蔬菜協會”,“熱作協會”等。
村西發現銅鏟、銅矛等青銅器時代遺物。
傳統節日有農曆6月24。

2、雲南省思茅市景谷縣永平鎮勐龍村

村情概況

勐龍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地處鎮西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43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
村莊
通不方便,距縣100公里。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337戶,有鄉村人口1265人,其中男性612人,女性548人。以漢、彝族為主,其中傣族5人,彝族831 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58人,參合率97%。其中農業人口1265人,勞動力34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24人。全村國土面積22.09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58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甘蔗、茶葉、桔子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54.63 畝,人均耕地1.9畝,林地27,494.6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茶葉、桔子產業。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1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林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196戶通自來水,有14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37戶通電,有26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26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19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130戶。該村
民居
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農用運輸車16輛,拖拉機77輛,機車13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0畝,有效灌溉率為3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82戶;裝有太陽能13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4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354.63畝(其中:田1,001.63 畝,地 1,353畝),人均耕地1.91畝,主要種植 糧食、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7,494.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5畝,人均經濟
桔子
林果地0.26畝,主要種植茶、桔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畝,其中養殖面積1.14畝;荒山荒地3,190畝,其他面積90畝。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7萬元,占總收入的30.6%;畜牧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24頭,肉牛122頭);林業收入157萬元,占總收入的44.9%;第二、三產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4%;工資性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0.4%。農民人均純收入1717元,農民收入以林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2人(占勞動力的6.3%),在省內務工16人、省外務工6人。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4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600個(勞均1個),有固定資產21.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3、雲南省昌寧縣田園鎮勐龍村

村情概況

勐龍村隸屬於田園鎮勐廷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田園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鎮3公里。國土面積有2.75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44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有耕地435.60畝,其中人均耕地0.94畝;有林地1141.9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6戶,有鄉村人口489人,其中農業人口462 人,勞動力22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4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50.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35.60畝(其中:水田285.74畝,旱地149.86畝),人均耕地0.94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141.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0畝,主要種植甜柿、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00 畝,其中養殖面積15.00 畝;荒山荒地面積1500.00畝;其他面積1039.22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 、通路 、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16戶農戶通自來水,有0戶農戶飲用井水,有0戶農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116戶農戶通電,有8戶農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9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6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6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8輛,機車2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9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35.6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0.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1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6戶,共有鄉村人口489人,其中男性253 人,女性236人。其中農業人口462人,勞動力22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有漢族486人,納西族3 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2人,占人口總數的54.5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62人,參合率100.00%;享受低保33人(人員名單附後);五保待遇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公里,距離鎮2.5衛生院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該村建人畜混居的農戶78 戶,占農戶總數的67.24%。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石鼓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第四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28人,中學生13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1.8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52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6.13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社會公益事業籌資籌勞情況;財政對農民補貼情況;民政救濟情況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居環境差,宅基擁擠;公益事業基礎建設薄弱,人畜飲水水源不足,飲水管網嚴重老化,急需改造;農村電網沒有進行農網改造,用電安全難以保證;鄉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內道路硬化程度較低,需要完善;村內排水溝渠、垃圾池、公廁、文化娛樂場所等急需建設,村容村貌差,須待整治,民眾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發展畜牧業及二三產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民眾思想文化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力推廣農村實用科學技術,積極發展農村畜牧產業,努力提高牲畜養殖科學技術含量,提高養殖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