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筒

助聽筒

助聽筒是一種助聽器,是一種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助聽筒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電晶體式助聽器最為靈巧輕便,於1950年問世後已取代電子管式而被普遍採用。

(圖)助聽筒助聽筒

助聽筒是一種助聽器 ,是一種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助聽筒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電晶體式助聽器最為靈巧輕便,於1950年問世後已取代電子管式而被普遍採用。

構成材料

助聽筒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後者目前已被廢棄。前者又有電子管式和電晶體式兩種。電晶體式助聽筒最為靈輕便,於1950年問世後已取代電子管式而被普遍採用。

成電路的的問世又迅速地取代了“電晶體助聽筒”。集成電路IC於1964年問世,其體種小,低耗電,穩定性更高。近年來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助聽筒也逐步向智慧型化、體內化發展:1982年“駐極體麥克風”的問世實現助聽筒微型化,靈敏度及清晰度更是達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隨著“電腦編程助聽筒”的問世,助聽筒增益初步智慧型化調整,又讓助聽筒達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數字助聽筒”的增益智慧型化調整,使用極為方便,性能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所用的大部分助聽筒都是“數字電腦編程”的,根據我們每個人聽力損失的程度不同來調整,對我們的助聽效果又提高了一個層次,聽得更多。

工作原理

所有助聽筒不外由傳聲器(話筒、放大器)和受話器(耳機)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傳聲器為聲電換能器,將外界聲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輸入放大器後使聲壓放大到1萬乃至幾萬倍,再經受話器輸出這個放大後的聲信號。助聽器還應包括電池能源以推動機器工作。由於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聽覺損傷機能差異也不同,因此裝置音量調節、音調調節、最大聲輸出調節、電話拾音等設備,以及O-M-T(關斷-話筒-電話)三檔開關都是不可缺少的。耳聾患者絕大多數是感音神經聾,其中相當多的人具有重振陽性現象。他們對小聲聽取感到困難,但稍響的聲音又難以忍受,響度感覺的動態範圍明顯縮小。由於電子學上採用AGC或PC線路實現壓縮和限幅功能,以使這類聾人較滿意地套用助聽器克服聽覺障礙。

性能及指標

(圖)助聽筒助聽筒

①頻率範圍。低檔助聽筒的頻率範圍至少在 300-3000Hz,普通助聽筒高頻應達到4000Hz,高級助聽筒的頻率範圍可在80~8000Hz之間。

②最大聲輸出或飽和聲壓級(SSPL)。實際上代表了助聽筒的最大功率輸出。使用助聽筒時的最大聲輸出應低於患耳的不舒適閾,尤其對重振陽性的患耳,必須控制最大聲輸出以保護患耳。

③最大聲增益。主要表示助聽筒的放大能力,各國生產的助聽筒增益多在30~80dB之間。一般說,耳聾程度輕的要選擇增益小的,程度重的應分別選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聽筒。在具體使用中助聽筒上都備有使聲增益在一定範圍內變動的音量調節開關。選配適合的助聽筒可依一些公式預先計算,最簡易的方法是按照純音聽力圖,對 500、1000、2000Hz三個音頻的增益補償調節,以其閾值的一半或稍多為宜,多能獲得滿意效果。

④頻率回響和音調調節。為滿足聾人聽力要求,助聽筒應提供各種不同的頻率回響,頻率不同反應在聽覺上就是音調不同。為了使助聽筒的頻響比較符合聾人的聽力損失特點,音調調節鈕上設定一些不同音調,通常L代表低音,N為正常,H為高音。

⑤信號噪聲比 (S/N)。助聽筒耳機放大後的輸出往往是語言信號和惱人的噪聲同時存在,信號噪聲比值越大,語言信息輸出的質量也越好。優質助聽筒的信噪比可達40dB左右,至少應保證30dB以上。

⑥諧波失真。為了能高地傳輸放大後的聲信號,助聽筒的失真度應越小越好,按規定失真應小於10%,而小於5%的基本上可以保持語言的逼真性。

選配原則

(圖)助聽筒助聽筒選配

①失聰患者需先經過醫治或手術無效的,病變已完全穩定後才考慮配用助聽筒。對於新近發生的耳聾或處於活動期者可於靜止後1年再決定,而遺傳性緩慢進行的聽力障礙患者應慎用助聽筒,最好應在聽力學專家指導下配用。

②雙耳嚴重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流膿不止、雙外耳道完全閉鎖均不用氣導助聽筒,可考慮用骨導式的。其他各類耳聾患者均以氣導助聽筒為宜。

③選配前應作純音聽力測試,依聽力圖選用適宜的助聽筒。對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應儘可能測試閾上功能或語言測聽對判定效果有利。

④應為助聽筒使用者提供2-3周試用期,有的國家已成常規。這樣可使聾人在專門人員指導下反覆調整各項控制鏇鈕,選用最適宜的助聽筒而獲得滿意效果。
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為聽力損失90dB以下患者先選用耳級助聽筒,而對90dB以上的可考慮用盒式助聽筒。

⑥一般以一隻耳使用助聽筒皆可解除聽話困難,但在條件許可或依個人愛好使用雙耳助聽。雙耳助聽已成發展趨勢,為耳聾兒童語言康復應普遍推廣使用雙耳助聽,其優點較多。

適用人群

(圖)助聽筒助聽筒

①據純音聽力圖語言頻率平均損失計算, 閾值在 0-30dB者無需使用助聽筒。30-45dB者屬可用可不用者,據情決定選配。45(或40)~90dB都應建議配用,多數能獲得滿意結果。90-110dB的效果欠佳,但對嬰幼兒童應建議在2~3歲前使用大功率助聽筒,對利用殘餘聽力發展口語能力有重要意義。

②自幼為聾啞人,即便其聽力為55-70dB,而年齡超過8~12歲再開始使用助聽筒者多數不會獲得滿意效果。最遲應在5、6歲前使用助聽筒才能取得效果。

③若雙耳損失一致,動態範圍相近,雙耳助聽效果最好。

④雙耳聽力損失差異大於30dB,套用一耳助聽筒,可為語言辨別率高和動態範圍大的一側配戴。

⑤一耳聽力損失小於40dB,而另一耳為60-70dB左右應為後者配用。

⑥一耳聽力損失60-70dB,而另一耳聽力損失遠大於此值,應為前者配用。

⑦若雙耳聽力曲線起伏不一致,應為較平坦一側配用。

⑧對老年聾、噪聲聾藥物中毒性聾等重振現象陽性患者,說明他們以內耳毛細胞病變損害為主,響度變化的忍耐度減低,應推薦使用帶有AGC(或AVC、ARC)及PC裝置的助聽筒。

⑨長期反覆發作的功能性聾(癔病聾或神經官能症耳聾)使用助聽筒效果較好。

⑩雙耳全聾不能配用助聽筒,但有些國家的學者主張全聾兒童在1、2歲前使用大功率助聽筒,採用全面交往法有助於發展語言交際能力。一耳全聾,另一耳正常,一般不用助聽筒,但近來有些國家的一些聽力專家主張使用“對側信號交聯(CROS)式”助聽筒,即在全聾耳上配戴助聽筒的傳聲器,而受話器則使聲音導入健耳,有助於收聽壞耳一側來的聲信號。雙耳聽力損失達到70dB以上時,應當配用雙耳耳級助聽筒。為避免引起反饋嘯叫,有些國家使用所謂雙耳對側交聯(BICROS)式助聽筒。

意義

應儘早發現耳聾,在2歲前確定兒童的聽損水平,最好在半歲前堅持使用助聽筒放大設備,立即開始長期的聲音刺激,進行不懈地聽覺訓練和語言訓練,促使大腦聽覺中樞和語言中樞得到充分發育。一般說,經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的訓練,對聽力損失60~70dB的聾童可以完全通過聽覺通路,發展口語交往能力;而對聽力損失達90dB的則需要結合視覺和觸覺通路建立講話能力。他們之中許多人能讀普通中學、大學課程,有的能以優異成績獲得學位。各式助聽筒或聽覺語言訓練器使用及時、得當,幾乎可以使半數或2/3的聾童擺脫聾啞狀態,這在許多科技已開發國家已成為現實。老人配戴助聽筒初期多數效果不滿意,需要有專門的訓練和指導才能達到聽覺康復的目的。

保養

1. 耳垢的損害

(圖)助聽筒助聽筒的保養

其中耳垢堵塞是造成價格昂貴的受話筒損壞的主要原因。中國人的耳垢一般屬於乾性,正常在平時的講話、咀嚼、走路時因為震動會將大部分耳垢從耳道內逐步振動掉出,但仍有一部分會殘留在耳道內,特別是在戴上定製機後,耳道口被堵塞,耳垢無法正常掉出,耳垢“走投無路”只能往制機的受話筒孔里去,輕則使聲音變輕,重則使受話筒嚴重堵塞而造成損壞,給耳聾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經常定期對受話筒孔進行清潔需要經銷商和用戶共同努力,千萬不要小看小小一塊耳垢,它可能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損失和不方便。按照說明書的步驟對耳垢進行清理,費時不多但可以給您節約不少維修費用和避免無機可戴的痛苦。

2. 水汽的危害
助聽筒還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水汽。一般都知道水汽會從電池倉門、各種調節鈕的縫隙進入助聽筒內部並積存,影響助聽筒的內部線路、造成定製機機殼內腔體積存水汽、腐蝕機芯和內部連線。所以在平時使用時除了要注意不要讓周圍環境的水汽進入助聽筒,如用潮濕的手調節助聽筒或者給雨水淋到。

水汽還會從定製機的受話筒孔進入受話筒腔體所能造成的危害就不太為人所知了,在我國南部地區,氣溫高的時期在全年是非常長的,因而經常盥洗、沖涼成為每日必做的功課,一般在沖涼洗澡後,難免有少量水濺入耳道。正常人耳道有一點水會很快揮發,但耳聾者如果在耳道有水的情況下,沒有擦乾就戴上定製機,會將水完全堵在定製機到鼓膜之間很小的耳道空間內,水受熱後變成水汽,進入受話筒的腔體深處,再逐步冷卻積累成液體水,對受話筒內極其細小的零部件不停浸泡,損傷受話筒,輕則產生聲音異常,重則使受話筒徹底報銷。

可見注意保持耳道的乾燥顯得非常重要。在助聽筒不用時,要放在乾燥劑內把機筒受到的水汽吸乾,這會給你的助聽筒帶來非常長的使用壽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