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施特艾化妝品有限公司

acon 國慶加拿大日(Can adian

基本信息

 國名
加拿大(英語/法語:Canada)。加拿大立國初期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領(英語:The Dominion of Canada 法語:Le Dominion du Canada)。在1535年,兩名印第安青年告訴了Jacques Cartier通往“kanata”的路線,他們當時指的是斯塔達科納(Stadacona)的村莊。kanata是Huron-Iroquois語,意思是村落或拓居地。但由於缺乏該地區的具體名稱,Cartier便將其稱為“加拿大”(Canada),不僅指斯塔達科納(現在的魁北克城),還包括隸屬於大酋長Donnacona的所有地區。此後,“加拿大”一詞涵蓋的領土面積大幅增加:根據1547年地圖,聖勞倫斯河(St. Lawrence River)北部均屬於加拿大。
Cartier還將聖勞倫斯河稱為“加拿大河(rivière de Canada)”,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17世紀初期。到1616年,雖然整個地區已被命名為新法蘭西(la Nouvelle France),但加拿大大河及聖勞倫斯灣(Gulf of St. Lawrence)沿岸的土地仍被稱為加拿大。
探險家和毛皮商人很快將該地區向西部和南部擴大,加拿大的版圖也隨之擴張。18世紀早期,“加拿大”一詞涵蓋了現在美國中西部的所有土地,向南一直延伸到了現在的路易斯安那所在地。
當魁北克在1791年被劃分成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殖民地時,“加拿大”一詞首次被官方啟用。上下加拿大於1841年再次統一,成為加拿大省(Province of Canada)。聯邦成立時,將新國家定名為加拿大。
國旗
加拿大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面自左至右由紅白紅色組成,兩邊的紅豎長方形代表太平洋和大西洋,白色正方形象徵加拿大的廣闊國土。中央繪有一片11個角的紅色楓樹葉。楓樹是加拿大的國樹,也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徵。
國徽
加拿大國徽為盾徽。1921年制定,圖案中間為盾形,盾面下部為一枝三片楓葉;上部的四組圖案分別為:三頭金色的獅子,一頭直立的紅獅,一把豎琴和三朵百合花,分別象徵加拿大在歷史上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和法國之間的聯繫。盾徽之上有一頭獅子舉著一片紅楓葉,既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徵,也表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的犧牲者的悼念。獅子之上為一頂金色的王冠,象徵英女王是加拿大的國家元首。盾形左側的獅子舉著一面聯合王國的國旗,右側的獨角獸舉著一面原法國的百合花旗。底端的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從海洋到海洋”,表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西瀕太平洋,東臨大西洋。
格言
A Mari Usque Ad Mare (拉丁語:從海到海
國歌
喔!加拿大》(O Canada)和《天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 《喔!加拿大》由卡力沙·拉瓦雷作曲、阿多爾夫·貝西·盧提爾作詞,1880年首次被演唱。國歌的歌詞原先只有法文,1908年,羅伯特·斯坦利·維爾寫了英文詞。1980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喔!加拿大》為正式國歌,並在首都渥太華舉行了國歌命名儀式。因此,加拿大的國歌有英、法兩種歌詞。《天佑女王》是英國的國歌及大英國協的皇室頌歌。
首都
渥太華(英語:City of Ottawa 法語:Ville d'Ottawa)。地處安大略省,面積4662平方公里。人口812,129(2006年,加拿大城市第4名)。
最大城市
多倫多(英語:City of Toronto)。安大略省省會,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也是加拿大英語區域的經濟、文化中心。人口2,503,281(2006年)。
主要城市
蒙特婁(Montréal)、魁北克市(Ville du Québec)、溫哥華(Vancouver)、卡爾加里(Calgary)、艾德蒙頓(Edmonton)等。
語言
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獲得認可的地區語言包括全部第一民族語言。
國家政要
國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HM Queen Elizabeth II);總督米歇爾·讓(Michaëlle Jean),2005年9月27日宣誓就職;總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2006年1月23日就任。
獨立
按1867年7月1日的 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s ,各英屬北美殖民地組成單一的加拿大聯邦,加拿大憲法一直建基於這英國法律;1931年12月11日,英國國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令》 (Statute of Westminster),此法例中訂明自治領有權自行制定法律而無須等待英國國會批准,訂明加拿大殖民地為自治領,雖然加拿大已是一個國際公認的獨立國,此特殊的自治領關係卻一直存在;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國會通過新憲法,並得到英國國會通過廢止舊憲,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領日改名為加拿大日(國慶),加拿大才真正完成獨立。
國慶
加拿大日(Canada Day): 7月1日
國土面積
9,984,670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名,僅次於俄羅斯)。水域面積占8.92%。
人口
3262.3萬(2008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36名)。人口密度3.2人/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19名)。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約占26.7%,其他歐洲人後裔占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紐特人)約占3%,其餘為亞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華裔人口已占加拿大總人口的3.5%,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即白種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華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餘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7.3%,信基督教新教的占41.2%。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1.165萬億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1名)。人均GDP 35,600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0名)。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
1.089萬億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8名)。人均GDP 32,614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6名)。
人類發展指數
0.961(高,世界國家和地區第4名)
貨幣
加拿大元(Canadian dollar,CAD)。1元=100分。鈔票面額有2、5、10、20、50、100、1000元。2元紙幣目前退出流通市場,市面上少見,為珍貴收藏品。加拿大元由加拿大銀行(Bank of Canada)發行。
時間
加拿大共分六個時區,當台北時間(東八區)為24:00時,加拿大時間分別為:
紐芬蘭時區(西四區,如聖約翰斯)12:30
大西洋時區(西四區,如哈利法克斯)12:00
東部時區(西五區,如渥太華)11:00
中部時區(西六區,如溫尼伯)10:00
山地時區(西七區,如埃德蒙頓)09:00
太平洋時區(西八區,如溫哥華)08:00
加拿大的6個時區東西時差4.5個小時。正常情況下,溫哥華比台北時間晚16小時;加拿大在3月第1個星期日到11月第1個星期日實行夏時制,時間撥快一小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