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化

從歷史發展來看,功能分化形成於西歐封建社會的末期,在那個各種新興思潮湧動、人心思變、社會經濟結構發生劇烈變遷、社會語境也不斷變化的新時代,歐洲歷史的確經歷了一種“文明突變”和“社會結構質變”的現象。 http://defin http://blog.sin

功能分化————簡介

是指某事物所具多種功能中的一部分,從該事物中分離出去轉移到其他新的事物中去。例如我國北方農村的炕,具有多種功能,既可取暖、又能燒飯、燒水,而在現代城市生活中這些功能已被分化,分別轉移到暖氣裝置(如空調)電飯煲與電熱水瓶等專一功能的產品中去。如50年代建的不少公房,其臥室還兼有書房、客廳、飯廳、甚至浴室與廁所等......

功能分化————相關資料

從歷史發展來看,功能分化形成於西歐封建社會的末期,在那個各種新興思潮湧動、人心思變、社會經濟結構發生劇烈變遷、社會語境也不斷變化的新時代,歐洲歷史的確經歷了一種“文明突變”和“社會結構質變”的現象。相信沒有人從一開始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就能預先推導到西歐社會最終會演變成為一個各個社會子系統(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科學藝術宗教等)獨立自主、功能分化的社會,即使最精明的預言家和精算師也未必能夠預測到,在14世紀到19世紀這段時間內,西方會一躍成為我們這個蔚藍色星球新的主宰。歷史是詭異的,也是充滿偶然性的,雖說歷史不好假設,可是根據功能分化理論所展開的新視野我們還是不禁要問:在中國階層分化社會中那個同樣新思潮湧動、人心思變、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著劇烈變遷、社會語境也不斷變化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有著非常類似14世紀歐洲的條件:書面語言的發展;平民教育的興起;步入末期的封建莊園經濟;各大戰國進行的競爭;文化、學術和藝術的相對自由;各國人才的相互流動等等,但為什麼中國沒有在戰國時代結束後就形成功能分化社會,從而早於西歐1500年就開始功能分化的進程?當時的各大戰國中,齊國是商業大國,管仲本人就是經商能手,而且在那個時代齊國就開始發展海洋產業經濟,展開同鄰國的海鹽貿易。但為什麼不是商業繁榮的強齊一統天下,實現中國歷史性地由階層分化社會向功能分化社會的轉變,而是內陸的、崇尚法家的、高度宣揚中央集權的強秦統一了中國,從而在秦(皇)漢(武)體制下最後確定了大一統的、政治系統形塑其它所有社會子系統的局面?中國是否痛失歷史性的良機,沒能在更早的歷史階段去實現功能分化?即使在功能分化理論還不為大家熟悉的時代,許多崇尚民主自由理念的知識分子就曾提出了一些激進的觀點:大一統是中國一切禍源,中央帝國是阻礙中國進步的罪魁禍首,春秋戰國是中國最好的時期;如果聯繫功能分化理論恐怕又有人會簡單地推論:大一統是阻撓中國功能分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是中國兩千年凝固停滯的根源。

功能分化————相關連結

http://define.cnki.net/Webforms/WebDefines.aspx?searchword=%E5%8A%9F%E8%83%BD%E5%88%86%E5%8C%9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4a3fd01009huu.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