劑量依賴關係

"能產生強烈軀體依賴的藥物容易被濫用

劑量依賴關係

:耐藥性,即指需要不斷增加劑量才可達到原先較少劑量所能產生的效果;軀體依賴,即對某種藥物在生理機能上的適應狀態,表現為戒斷(禁藥)綜合徵.戒斷綜合徵是指在停用藥物後或當藥效被某種可解除顯效藥與細胞受體的結合狀態的拮抗劑所對抗時所發生的難受的生理改變.並非各種藥物依賴均伴有軀體依賴.

心理依賴指存在反覆用藥的強烈意願,並在用藥後有滿足感或能免除無藥的不適.這種對藥效的期望是造成長期套用精神活性藥物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人們對某些藥物產生強烈渴望與明顯的強迫套用的唯一原因.主要產生心理依賴的藥物包括古柯鹼,大麻,苯丙胺及致幻劑,如麥角醯二乙胺(LSD),3,4-亞甲基二氧苯乙胺(MDMA)和佩奧特鹼(peyote)等.

能產生強烈軀體依賴的藥物容易被濫用,而且依賴的治療存在難度.如果某種藥物不會產生軀體依賴,那么停用該藥不會導致嚴重刻板的戒斷綜合徵(如古柯鹼或苯丙胺戒斷後的抑鬱和嗜睡;停用苯丙胺後還會出現腦電圖的特徵性變化).常用的精神活性藥物其引發各類依賴的可能有所不同(表195-1).

產生依賴的藥物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並具有下列某一種或幾種效應:減輕焦慮和緊張;產生情緒高漲,欣快或其他令人愉快的心境改變;出現精力和體能亢進的感覺;引起感知覺改變;以及行為改變.

對何為"成癮",目前尚無公認的定義.此處指患者強迫性地套用某種藥物,並把它視為當前頭等大事的生活方式;並不一定產生軀體依賴.成癮意味著藥物具有產生危害的風險,不論患者是否理解或願意,都有必要使他停用該種藥物.

藥物濫用只限於不為社會允許的行為,可包括下述類型:為試驗和消遣套用藥物,通常有違法被捕的風險;不當套用精神活性藥物來緩解症狀或問題;最初是由於上述兩種原因而套用藥物,但後來產生了依賴,並繼續用藥以避免撤藥後出現的不適體驗.各種社會群體,包括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中,都有濫用處方藥物和違禁藥物的情況出現.但是,濫用精神活性藥物,造成災難性後果的例子還是在窮困潦倒的群體中最為多見.

消遣性地套用藥物正日益成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藥物濫用雖屬違法,但通常不會受到社會譴責.有些使用者無疑未受藥物毒害,他們只是偶爾為之,且劑量很小,沒有中毒,產生耐藥性和軀體依賴的危險.許多用來"消遣"的藥物(如粗製阿片,酒精性飲料,大麻製品,咖啡和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致幻蕈類以及古柯葉)是"天然"產品,亦即近乎植物原性;它們是由相對較低量的精神活性物質組成的混合物,而非經過提純的精神活性化合物.絕大部分採用口服或吸入方式.控制高效活性物質的注射套用也非易事.消遣性用藥的同時常伴有一套程式,很少簡單地一服了事.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套用的藥物是能夠產生"飄飄欲仙"感或改變意識的精神振奮劑或致幻劑.正因為用藥的目的不是緩解精神上的痛苦,所以這種場合一般不會套用抗抑鬱藥.

美國在1970年制訂的綜合性藥物濫用預防與管理法規以及其後的數次修訂本,都要求藥廠對某些類型的藥物必須保證用藥者的軀體安全並嚴格登記.根據濫用的可能性,醫療用途及醫療監督下的安全程度,把受控物質分成五類(級).第一類為有高度濫用可能,沒有公認的醫療用途而且又不安全的藥物.從第二到第五類,物質濫用的可能性依次遞減.這樣分類後,即可確定管理方法.該五類藥物的處方上必須註明聯邦藥品實施管理局(DEA)頒發給醫師的執照號碼,但第五類中的某些藥物可無需處方.各州對受控物質的分類可異於聯邦分類法.

藥物依賴的病因學

藥物依賴的發生其原因複雜,迄今仍屬不明.該進程受以下因素的影響:精神活性藥物的特性;用藥者的軀體易患性(可能包括遺傳易患傾向),人格和社會經濟地位;文化和社會環境.患者個人的心理狀態以及能否得到藥物決定著患者選擇的精神活性物質的種類,用藥方式和頻度.

從試驗到偶爾套用再到產生耐藥性和軀體依賴的過程最讓人困惑.導致增加用量和依賴或成癮的因素可包括夥伴或集體的壓力,症狀可通過特定藥物得到緩解的情感挫折,悲傷,社會疏離以及環境應激(特別是無力改變現狀或無法實現理想時的情感體驗).醫生過分熱心地想用藥物幫助失意的病人並且被患者的計策蒙蔽,可造成精神活性藥物的有害套用,以至於無法中斷用藥.很多社會因素和主流媒介的宣傳造成人們對藥物可以安全地解除痛苦,帶來舒適的期望.一言以蔽之,藥物套用的結果取決於藥物,套用者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儘管研究人員孜孜以求,但迄今為止,尚未發現在藥物依賴或成癮的人與非成癮者之間存在生化素質,藥物偏好或生理效應之間的明顯差異.但是,與酒依賴者的血緣關係越近,個體對酒精的軀體反應越不明顯.

在動物模型中已分離出一種起到強化作用(即要求更多藥物和其他刺激物的傾向)的神經基質.動物研究發現,阿片類,古柯鹼,苯丙胺,尼古丁和苯二氮類等藥物的套用伴有中腦和腦皮層特定迴路多巴胺能傳遞的強化.這一發現揭示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存在與多巴胺有關的大腦陽性強化刺激途徑.但是,有關迷幻藥和大麻成分激活這一系統的證據尚不充分,而且並非所有有過"陽性強化刺激"體驗的人都會依賴藥物或成癮.

行為科學家們曾有所謂"成癮人格"的多種提法,但尚無科學證據可證明確有典型的易患人格性狀.有人認為成癮者是不敢面對現實,逃避現實的人.有人認為成癮者具有分裂樣人格特點,表現為膽小,退縮和抑鬱,常有自殺企圖,身上有無數自殘傷痕.有人認為成癮者在人際關係中一般表現為依賴,貪婪,常無緣無故或有原因地暴怒,性行為幼稚.但當個體產生藥物依賴之前,他們並無異常的取樂導向,不負責任的行為往往是由成癮引起的.有時癮君子用藥只是因為危機,工作壓力或家庭不幸帶來的暫時焦慮或抑鬱.醫生,患者以及社會文化體系都把藥物濫用置於生活事件或生活功能失調的背景下.因此,罪責歸咎於藥物或套用藥物.大多數成癮者在濫用藥物的同時還酗酒,並可因超量中毒,不良反應或撤藥症狀而反覆住院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