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華民國史

劍橋中華民國史

《劍橋中華民國史》是一本在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的費正清、費維愷,譯者是劉敬坤。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是《劍橋中國史》第13卷的譯本。為保持原貌,我們未作刪改。有關觀點、材料取捨等方面的問題,請讀者自行鑑別。原書地圖所用地名有與當時所用地名不同者,內容也有與當時實際情況不符者,我們也未予改動。書中引用的中文材料,我們儘可能查出原文;少數查不到原文的,從英文回譯,刪除了引號。

本書內容:文字是劃分和分析過去的呆板而含糊的工具。無論怎樣精心推敲,近代中國歷史的特點,不可能用寥寥數語來描述。用得過濫的“革命”一詞,有時還不如“復興”有用。而“近代改革”,其含意無非就是“貫穿近時的變化”,讓我們仍然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時間”。不過撰與這套書第10卷到第13卷的28位作者,每一位都是以不過於簡單化的水準,提供中國從1800年到1949年這一個半世紀的事件和趨勢的概況。就一些範圍不那么廣的概括作出範圍更廣的概括,無疑是歷史家的主要職責,但這四卷的大多數作者都會同意這樣一種看法,……

作品目錄

總編輯序

第一章 導論:近代中國歷史的透視

變革與連續性:分期

中國經濟的增長和變革

社會結構與社會行為的變化

革命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

第二章 1911-1931年中國的國際關際

溯源:作為東亞地區秩序的清帝國的衰落和死亡

日本在滿洲勢力的崛起

日本的二十一條

日本的影響和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華盛頓會議與中國

莫斯科與中國的雙重接近

中國的國民革命和列強

第三章 南京十年時期的國民黨中國,1927-193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