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春酒坊遺址

劍南春酒坊遺址

劍南春酒坊遺址位於四川省綿竹市棋盤街傳統釀酒作坊區,分布面積約6.2萬平方米,出土大批與白酒釀造有關的遺蹟,包括26口酒窯、5座爐灶、1口水井、2座晾堂及糧倉、池子、水溝、蒸餾設施。同時,還發現了清代早期的大曲窖,不同窖池生產不同品種的酒類,這在過去的酒坊遺址發掘中從未見過。此外,還發現了宋、元、明、清以至現代的連續堆積地層。

簡介

劍南春酒坊遺址劍南春酒坊遺址

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最初是劍南春集團進行棋盤街兩側的平房拆遷工程,由於發現了歷史文物,迅即轉為“搶救式發掘”。劍南春酒坊遺址位於四川省綿竹縣境內。劍南春酒坊遺址生產要素齊全,內容豐富。在已發掘出的遺蹟中,不僅有反映釀酒工藝全過程的生產設施,還有房屋建築基址以及大量瓷質酒具。同一遺址大曲窖、小曲窖均有發現,不同窖池生產著不同品種的酒類,這在過去是沒有發現的。這一考古發現,對研究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傳統手工業格局與分布情形,探討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不僅豐富了我國城市工業考古的研究內容,同時也為名優白酒“劍南春”的釀造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這些重要發現在我國近代城市工業考古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劍南春酒坊遺址2005年被評選為“2004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劍南春酒坊遺址,是一處規模宏大,布局配套設施齊全、遺蹟保存較為完整、特色鮮明的清代釀酒作坊群。

考古發掘

2003年至2004年之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對酒坊遺址進行發掘,最終用科學方法還原了“蜀中美酒”

..
綿竹劍南春的釀酒工藝和昔日風貌,為中國酒文化代代傳承又奠定了一塊基石。發掘工作非常順利,至2004年11月,獲得重大成果:發掘面積800平方米,清理出土一大批和白酒釀造工藝密切相關的遺蹟現象,包括酒窖26口、爐灶5座、水井1口、晾堂2座以及糧倉、池子、水溝、蒸餾設施等各種生產要素,內容豐富完備。同時,還發現了大曲窖,不同窖池生產著不同品種的酒類,這在過去的酒坊遺址發掘中都沒有見過。此外,由遺址還可以清晰看出,從原料浸泡、蒸煮、制曲、拌曲發酵,到蒸餾釀酒、廢水排放……整箇中國傳統白酒釀造工藝的全過程。這些考古發現,對研究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傳統手工業格局與分布、探究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具有重要價值

發掘經過

劍南春酒坊遺址位於綿竹城關外西的諸葛祠、茶盤街、棋盤街和滾子坡兩側,由西北向東南呈一線分布。西北起自諸葛祠,東南抵至王麻巷口,長約500餘米,寬約240餘米,總面積約120,000平方米。從五路口至棋盤街南端王麻巷口,長約260米、寬240米的範圍內,既是清代釀酒作坊區,也是現在劍南春酒廠的第一生產區。
·2003年,在“天益老號”酒坊西北面四合院天井內開探方,發現了從宋代至現代連續堆積的地層。
..
·2004年的發掘地點位於“天益老號”酒坊西南側,發掘區南臨滾子坡,其地勢較低原屬於河灘地。
兩個年度發掘的遺蹟現象包括晾房1座、水井1口、酒窖7組共26口、爐灶5座、晾堂2座、水溝2條、池子2個、盛酒坑1個以及路基、柱礎和牆基等。
發掘出土遺物兩百餘件,主要為陶、瓷器,器形主要有碗、盤、碟、杯、壓手杯、勺、水盂、罐、壺等。另有少量石器、銀器和錢幣。瓷器以青花瓷為主。出土器物中酒具占較大比例,包括酒杯和酒壺,反映出酒坊遺址“前店後坊”的顯著特徵。

酒窖年代

根據地層關係和出土物,考古專家將這批酒坊遺址的年代推斷為清代到民國時期,其中大曲窖是清代早期。同時,考古專家在這次遺址的部分區域還發現了宋、元、明、清至現代的連續堆積地層,科學地證實了劍南春酒文化的千年歷史延綿。

劍南春酒坊遺址保護範圍圖劍南春酒坊遺址保護範圍圖

全程參與酒坊遺址考古發掘的綿竹文管所所長寧志奇透露,800平方米的發掘,相對1.2萬平方米的遺址總分布只是“冰山一角”,隨著發掘工作的繼續,劍南春酒坊遺址的年代可能會越往後越久遠,他預言“不知道還有多少驚喜藏在那塊神奇的地底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