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鏡心

劉鏡心,女,主任醫師。1922年3月出生,河北元氏人。共產黨員。194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職於北京市公安醫院病理科。

基本信息

簡介

劉鏡心 女。主任醫師。1922年3月出生,河北元氏人。共產黨員。

經歷

194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職於北京市公安醫院病理科。曾受北大協和兩校教授嚴格培訓,尤其是胡正祥、秦光煜、林振綱等教授,酷愛病理專業。1950年4月28日回響黨的號召提高新中國醫療水平,創“北京市臨床病理討論會”,風雨無阻堅持了八年,於五周年時主編了《臨床病理討論彙編》第一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年3月印14100冊,發行全國做教材。1950年任中華醫聯醫師會候補委員。1951年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學術組理事,兼任北京市在職衛生人員學習會副總幹事。其對北京市醫療水平提高做出了卓越貢獻。1956年2月26日,任中華醫學會總會秘書兼委員,北京病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時,發起北京市疑難病理討論會。親自書寫發起書,召開北京當時有病理科的醫院病理科主任負責人,在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小會議室發起座談會。在組織成立北京病理學分會,中華病理學總會及中華病理雜誌創立中,積極協助胡正祥、林振綱等教授。首屆全國中華病理學總會在京召開時,其是會中組織者的主力,為我國病理學界的開創和發展做了突出的貢獻。1950年11月5日勤儉創立衛生部北京醫院病理科。1952年7月至1953年11月參加北京協和病理科高級師資進修班畢業。1959年11月5日到公安醫院創病理科。其工作認真負責,對病人如親人,提出“病理工作者不能只看玻片,要心目中有病人”。主張病理與臨床密切配合,提倡屍檢。其公公、母親,妹妹全做屍檢,她也留下遣言如去世後全部遺體作教學用,不用火葬。培訓進修生多人。撰寫論文50餘篇,1998年論文《評〈乳腺癌臨床病理學〉》一文入選《中華優秀科學論文選》總第三卷(醫學)。1981年評為主任醫師,1982年評為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醫院先進個人,1991年評為月壇地區志願服務先進個人。1993年享有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10月其認真學習,獲得了《知識經濟與首都經濟發展》講座經考核合格的結業證書。2000年第二次公安局科技大會上授予劉鏡心首都公安科技突出貢獻者獎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