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逖

劉逖(525~573)北朝齊詩人,字子長,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劉逖(525~573)北朝齊詩人。字子長。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早年好遊獵,後發憤讀書,"留心文藻,頗工詩□"。北齊文宣帝初年,為定陶令。廢帝時曾奉命使梁。武成帝時,又再次為聘陳使主。曾任中書侍郎、給事黃門侍郎,修國史、仁州刺史等職。後為散騎常侍,待詔文林館。因與崔季舒等人勸阻後主去晉陽,被權貴所殺。

作品介紹

劉逖的詩,刻意學齊梁。如《秋朝野望詩》中寫道:"駐車憑險岸,飛蓋歷平湖。菊寒花稍發,蓮秋葉漸枯。向浦低行雁,排空轉噪烏,若將君共賞,何處減城隅。"對仗工整而頗有情致。《對雨詩》中"細落疑含霧,斜飛覺帶風。濕槐仍足綠,沾桃更上紅"等句,尤近南朝詩風
劉逖很重視文學創作。他在《薦辛德源表》中,稱辛德源"文章綺艷,體調清華",作為舉薦的理由之一。《顏氏家訓·文章篇》載,席毗嘲笑劉逖等人的文章如同春花而自比為"千丈松樹",劉逖回答說:"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使席毗只能表示同意。
劉逖的詩文據《北齊書·劉逖傳》載,原有30卷。今存詩 4首,今人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文 1篇,見《隋書·辛德源傳》,嚴可均輯入《全北齊文》。(曹道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