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洛

劉軍洛

劉軍洛,民間經濟學家, 墨家行人,劉伯堅的嫡孫。劉軍洛為第一批新中國股票投資者。其個人著作有《多角世界下的中國房價》、《中國經濟大蕭條還有多遠》、《歐元巴別塔—黃金套利中國》和《中國中產階級與葉爾欽》等。劉軍洛現在住在上海郊區的一棟危房裡。2000 年,那些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家開始瘋狂的推銷私有化,把持話語空間,四處賺取出場費的時候,劉軍洛便提出了“次級金本位”的觀點,呼籲國家建立由黃金、石油、農田、銅等重要基本商品及資源組合的貨幣儲備支付體系,對抗一場殘酷的美元貶值和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軍洛劉軍洛

民間經濟學家。 墨家行人,劉伯堅的嫡孫。第一批新中國股票投資者。從2001年起,劉軍洛先生關於中國乃至全世界經濟情況的預言都轉為了現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神秘人生,神奇預言,劉軍洛的傳奇讓我們很神往。

一、在2001年提出石油、黃金、農產品、森林、中國房價、銅、水資源將上升10倍,包括美元將進入一場大貶值周期;

二、在2003年提出,未來人民幣如果是毅然升值,中國地區將深陷嚴重資產泡沫;

三、在2007年股市4、5千點時,提出中國股市將在2008年崩盤,並將在2008年底跌破2000 點;而中國樓市將在2008年底進入最瘋狂的最後的主升浪;

四、 在2007年9 月,提出伯南克先生的美聯儲減息行動將讓全球經濟很快陷入世界性大蕭條;

五、在2009 年11月5日出版的新書《多角世界下的中國房價》中明確提出——2010年美元的發展趨勢與2010年中國樓市的發展方向。

四大精神領袖

在當今這個時代,站在社會科學大舞台最中央的無疑是經濟學家,而在這些人中何新、張五常、郎鹹平、劉軍洛無疑是其中最熠熠生輝的四位。在中國,他們的“冬粉”也許不是最多,但忠誠度卻非常的高,並且他們都非常勤奮,著作等身、敢愛敢恨從不掩飾自己的思想,不迎合社會潮流,更重要的是他們將經濟知識學習的如此通透,儘管他們也經常接觸媒體,是媒體追逐的對象,但讀他們的書讀起來總有一種“世外高人”的感覺,與那些在媒體上靠賣字為生的所謂財經評論員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這四位思想領袖中,張五常的書是才華的流溢,適合品味;郎鹹平的書是實學的體現,適合閱讀;何新的書是愛國的熱忱,適合思考;劉軍洛的書是智慧的結晶,適合收藏。

中國四大思想領袖之何新

何新是我國著名學者、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國際知名政論家、戰略問題評論家;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何先生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現中央財經大學)教師。1980年以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現任職於全國政協,從事研究工作。已出版專著、譯著50餘種,60多卷冊。他研究領域寬廣、學境立意高遠、觀點坦豁新銳、見解獨到達觀。

自從80年代以來,何新的文化研究,經濟和國際問題研究和首先倡導的一些基本觀念,已匯為思潮,深刻地影響了當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發展。何新的學術在80 —90年代中國政治與文化這一巨大轉變時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跡。1994年後,何新主動拒絕與一切內外傳媒作直接接觸。也不再出席公開會議,講課講演。從公眾視線中遁失。

何新1949年12月出生於浙江溫州蒼南。1970年,他在北京圖書館的閱覽室里,他閱讀了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黑格爾的著作,1977年恢復聯考,他被錄取到黑龍江一所大學,但不到一年,便自動退學,回到北京。他認為自己已不必要在大學裡耗費4年時光,謀取一個文憑。命運證明他的自信是對的。1979 年他應聘到中央財政金融學院任代課老師,教授古代漢語及古代財經文選。一年以後到中國社科院。1982年以後開始獨立從事研究工作,先後在近代史所、研究生院、文學所工作,被聘為助理研究員(1985),副研究員(1987),研究員(1990)。這些職稱,每一次都是由於他在學術上的傑出表現而被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會破格特別批准的。

1991年何新進入全國政協,被特殊安排為專職委員。他除了以大量精力從事歷史、考古、語言、神話方面的研究外,同時也密切關注著對於我國國家發展、民族生存最緊迫的現實經濟、政治和國際關係問題的研究。並隨時將其研究成果和建議,直接向黨和國家領導提出報告。

何新以卓越的才華和獨到的眼光奠定了他在中國學術界的特殊地位。他在1987年預言蘇聯改革必會失敗以及國家將解體,在1990年與日本教授的談話中指出中國面臨的經濟主要問題不是“需求大於供給”而是生產過剩,他在1993年向鄧小平及中央上書指出當時過熱的房地產業可能成為"泡沫經濟";他提出的"開發中國家的人權首先是溫飽權、生存權、發展權"的觀點被廣泛採納,成為中國回擊美國人權攻勢的武器;他的許多經濟學觀點儘管在理論上不居主流地位,但由於密切聯繫現實和具有務實的可操作性,而深刻地影響了國家的某些經濟決策,他的思想主張為“新國家主義”。

筆者上大學時曾將當時風頭最勁的經濟學家在百度貼吧中的帖子數量做了對比,何新竟然高居榜首,而此時何新早已退出江湖,不再到處演講,而百度貼吧是新興產物,使用者多為80、90後的年輕人,在這樣一個時尚的網路空間裡,一個早已退出江湖的經濟學家竟然可以保持如此高的熱度真是讓人驚嘆!

近年,國內拍歷史劇大搞戲說之風,庸俗之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漢武大帝》、《喬家大院》等電視劇是少有的正說劇,是適合男人看的電視劇,後來當筆者知道這樣大氣磅礴的電視劇竟然出自一個女導演手中,當時猜測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能夠做到這些。後來該導演又決定攝《孔子》,此時一些海外評論早已未拍先熱,人們紛紛將其與何新聯繫起來,原來這位文弱的女導演是何新之妻,有這樣當代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做幕後指導,一切都不奇怪了。

目前中國部分高校開了《何新思想研究》的課程,中國也有一些學者開始系統研究何新思想。

中國四大思想領袖之張五常

張五常1935年生於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學教授、經濟金融學院院長。1959年到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系學習,其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經濟系,獲博士學位。曾當選美國西部經濟學會會長,是第一位獲此職位的美國本土之外的學者。 1969年以名為《佃農理論——引證於中國的農業及台灣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論文轟動西方經濟學界。1991年作為唯一一位未獲諾貝爾獎而被邀請參加了當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的經濟學者。張五常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在中國的代表人物。

張五常教授著作甚多,返港後,一系列用中文寫的專欄文章在華文世界取得廣泛的影響,代表作是《賣桔者言》、《中國的前途》、《再論中國》等。其近年來完成的三卷本經濟學著作《經濟解釋》,2005年末出版英文學術文集《張五常英語論文選》此兩書,被認為是張五常平生學術功力之大成、也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濟學經典著作。

張五常是演講大師,從歐美到中國,從大學的講壇到法院的殿堂,從智囊會所到公眾論壇,聽者包括學生、教授、家庭婦女、小職員、企業家、總理、總書記,有人說是微言大義,有人說是危言聳聽。張五常是公認的產權理論大師,他的朋友如科斯、弗里德曼、阿爾欽等學界泰斗說他是“百年來只此一人”。

張五常看不起大多數的經濟學家,因為“他們不明世事”。他自己,除了正兒八經的學生和教授生涯之外,逃過荒,做過生意,賣過古董,搞過藝術展,打過官司,當過分析員,自然是“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所以他的文章格外簡單,卻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何新一直懷疑張五常是英美兩國安排在中國的特務,並進行過詳細的考證,但筆者經常閱讀張五常的文章,認為此人應該是被人利用,而非職業特務,不過他在中國所推動的“價格闖關”、“中國不應該實現最低工資制”等確實在中國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也有人稱其為怪才,但這些都是經濟界的圈外人,在經濟學界筆者沒有見任何人認為張五常怪,張五常文筆非常好,其經濟散文,古色古香,有著獨特的美感,其經濟分析也非常的透徹,既適用初學者,也適合專業研究者,喜歡經濟學研究的人,可以多讀讀他的書。

中國四大思想領袖之郎鹹平

郎鹹平1956年6月21日出生,祖籍山東濰坊。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郎鹹平以前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現在主要在國內活動,他的思想對中國具有一定的啟蒙意義,因為筆者在前面的章節中,提出世界已經進入金融資本主義時代,而中國的學者大多在這方面缺乏研究,因此郎鹹平正好填補這方面的思想空白。

2004年,郎鹹平用最為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痛陳國企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弊病,質疑某些企業侵吞國資,並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國退民進”式的國企產權改革已步入誤區。引起巨大的影響,被稱之為“郎鏇風”。 郎鹹平認為,在同樣的國民經濟環境之下,同樣的法制、文化、市場條件下,根本不存在必然的民營企業的效率一定高於國營,反之也是。為此,郎鹹平提出,中國國有企業缺乏的是信託責任、市場經濟的立足根本是信託責任制這樣的論調,而不是盲目一擁而上僅僅改變企業的國有或民有的身份。

07年開始至今,郎鹹平對於製造業的支招當然就是著名的“6+1”理論,整合全產業鏈。他認為當今是產業鏈競爭時代,中國只負責產業鏈中的製造環節卻只拿到一丁點利潤,還導致環境污染,剝削勞工等問題,其他利潤全被歐美國家拿走,所以中國越製造,美國越富裕。“6+1”理論:“中國企業在應對外部競爭中僅僅占據了生產這個“1”的環節,利潤少得可憐。”整個產業鏈的“6”——包括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以及終端銷售,這6大塊能創造的價值是90%。 目前這些理論開始逐步在各地引起重視,並得到一些企業的實踐。

郎鹹平大力批判盲目引進外資,導致中國企業在遭遇經營困難的時候,被外資外企大量收購,控制國民經濟的命脈。 郎鹹平說中國這片土地的上空,盤鏇著兩隻禿鷹,就是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它們一直在等待,等待啄食地上的死去的屍體”。這些“屍體”就是面臨經營困難的我國企業,國內大食用油目前百分之90都被外資掌控,一次次提價剝削國內老百姓。城市的飲用水價格也受到國外的控制,現代國際經濟有兩大戰爭,一是產業鏈的戰爭,二是金融戰爭。一百多年前,帝國主義是用堅船利炮侵略我們的國家,現在是以金融為後盾,發起金融戰爭。全世界的大宗商品的物價,幕後的操縱者就是華爾街!包括能源價格,大豆價格等。

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對國內的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時,出口大幅下滑致使國內製造業全面蕭條,而中央政府的4萬億政策,郎鹹平也對中央及時出台的政策表示讚賞。但是面對4萬億絕大部分投在基礎建設的領域,而銀行對民營經濟的信貸規模卻遠遠小於國有企業,郎鹹平再次提出,把大規模的銀行信貸砸在基礎建設的GDP工程上,只是在“用明天的產能過剩解決今天的產能過剩”,導致更嚴重的資產泡沫化。“基礎建設投資完了怎么辦呢”,這不又是在重演“二元經濟”的悲劇嗎?只會導致過熱的經濟部門更熱,過冷的製造業等民營經濟更冷。所以。郎鹹平喊出“放棄保八,藏富於民”的有力呼聲,企業的利潤才是根本,而不是GDP。

2009年6月開始在廣東新聞頻道和廣東衛視頻道《財經郎眼》節目擔任主講嘉賓,另外還在每一期再邀請一位副嘉賓。《財經郎眼》是廣東電視台在2009年 6月強檔推出的一檔具有鮮明郎鹹平風格的聊天式新聞評論節目,以三人聊天的方式實現經濟學“生活化”、“媒介化”。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檔在上星的衛視中可以看到郎鹹平的節目。國內上的經濟熱門事件,表面上很意外,層出不窮,但是都離不開郎鹹平提出的一些本質原因。郎教授的很多新觀點新思維,以及應對措施,值得重視。

節選自《中國大形勢》一書

其他資料

劉軍洛及其妻子劉軍洛及其妻子

很少在報紙和網路上看見關於劉軍洛先生的單獨採訪,而最經常看見的則是他和他的夫人多姿融同300 只流浪貓的故事。在早的時候就想為劉先生寫一點什麼,只是由於疏懶慣了,一直沒有成文。

作為第一批新中國的股票投資者,劉軍洛有著輝煌的過去,高幹子弟的背景(劉伯堅的嫡孫),數千萬的家產以及廣博的學識,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公子哥兒。劉軍洛不僅會賺錢,而且也十分會享受生活。他是中國第一批股民的代表者,同時也是最早的大戶之一,平時總是鮮衣怒馬,以車代步。消遣也是邀些朋友打打高爾夫之類的。

但是90 年代的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劉軍洛跌到了谷底,所剩的只是今天蟄居在家徒四壁、破敗的危樓里的300 多隻流浪貓。

如果劉軍洛居住在美國的話,那么他今天一定已是美聯儲的要員;如果劉軍洛出生在日本,那大藏省一定是他的舞台。很不幸(我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中國的劉軍洛只能作為一個體制邊緣的舞者而生活著。

劉軍洛現在住在上海郊區的一棟危房裡。每天除了搭2、3 個小時的公車上圖書館查資料、寫文章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幫女朋友多姿融照料那些從外面撿來的流浪貓。上海的流浪貓已泛濫成災,他們是從八年前開始收養的。除了照料這200 多隻貓的吃喝拉撒睡外,他還要和當地的一些前來敲詐勒索的地痞流氓周鏇。為此他花光了以前做期貨時賺的所有積蓄,後來還賣了車子和房子。帶著流浪貓們舉家搬到郊區的危房裡。

小樓二層唯一一間接納貓的房間維繫著300 只貓生存的希望。每天給貓買食物要花掉600 元,公貓做一次絕育需要50 元,母貓一次絕育需要100 元,現在仍有幾隻貓在住院。每個月兩三萬元支出全靠房間裡的一台無線上網的筆記本電腦來支持。炒外匯出身的劉軍洛在後來迷上了巨觀經濟研究,一直撰寫經濟評論。而現在,不得不再次下海炒期貨,白天在上海交易所,晚上做外盤,連著做。

看看從2002 年起關於劉軍洛先生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經濟情況的預言吧,每一件都在從預言轉為現實。可怕,實在是太可怕了。

早在2001 年的時候,劉軍洛就上書央行,請求央行不要用美元作為外匯儲備,轉而套用黃金。可惜,對於一個體制外經濟學家來說,中國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怎么可能聽得進去?在隨後的幾年中,黃金價格暴漲,而美元則走上了連綿下跌的不歸路。如果戴行長之後是劉軍洛接任,而不是周小川的話,這位體制內官員(江主席的老上司周建南的兒子,朱總理的得意門生)在今天已經為全中國人每人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了。估計在新增的6000 億美金中,其中4000 億會是黃金,增值200%。也就是8000 億美元×8= 64000 億人民幣,人均近5000 元人民幣。如今,這錢到美國人手裡去了!

悲劇在繼續......

這一天,螢幕上顯示的黃金價格是708美元/盎司,倫敦銅也超過了8000 美元。劉軍洛給我拿出一封信,是2004 年9 月中國人民銀行的回覆函,裡面寫道:“你寄至吳邦國委員長的信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經上海市信訪辦轉至我分行辦理,經研究答覆如下:一、匯率、通貨膨脹等始終是人民銀行關注、研究的重點問題,但由於目前我國的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每一項改革都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具體事件必須堅持紮實、穩健的原則,逐步推進。二、您對世界金融體系、中國金融改革的見解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們將在今後的研究和實踐中適當借鑑,並將您的意見向有關部門推薦。”

結果呢?“不了了之吧。”沒有人主動找過劉軍洛,他後來寫的經濟評論也越來越難發表。最近一次,一家報紙約稿,劉軍洛也就寫了一篇,結果出版的時候換了名字。自從劉軍洛夫婦開始養貓,這個經常打高爾夫的外匯高手便過起了居無定所的生活。每天坐長途車到城裡查資料,寫文章。

一次劉軍洛在同濟大學查資料時,看到學生們剪掉了貓的尾巴,正在做“看貓能堅持多長時間”的實驗,他二話不說上前搶過貓,不捨得多花錢的他為了貓而打了車並把貓送到醫院。

2000 年,那些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家開始瘋狂的推銷私有化,把持話語空間,四處賺取出場費的時候,劉軍洛便提出了“次級金本位”的觀點,呼籲國家建立由黃金、石油、農田、銅等重要基本商品及資源組合的貨幣儲備支付體系,對抗一場殘酷的美元貶值和世界性的通貨膨脹。2003 年初發表在《中國經濟時報》上的《黃金將在美元通脹下復活1970 年代的火爆》預測到黃金將在10 年內大幅度上漲,當時他大膽預言黃金價值至少在3000 美元/盎司。如果你到網上去搜尋關於儲藏黃金的相關內容,你會發現只有劉軍洛一個人在呼籲,並且只有他如此大膽自信。最初他在投稿的時候,報紙的編輯甚至譏笑他有精神病。

“那些經濟學家,抱著美國四五十年代的經濟理論,自以為能明白現在的巨觀經濟。如果你連全球經常賬戶、資本平衡和資本流動的基本概念都不了解的話,請閉嘴。”劉軍洛預測黃金大漲,全球性通貨膨脹乃是基於格林斯潘的壓低儲蓄,高赤字的貨幣政策而提出的。那時美國欠其他國家的債務達到自身GDP 的40% ,而布希政府的預算赤字一年比一年高。按傳統經濟學,美國早晚會淪為中等已開發國家,但劉軍洛不這么看,他看到了美國人的印鈔能力,亞洲央行攥著兩萬多億美元債券,其實不過是一堆紙,我們中國人買不起300 美元一桶的石油,而對美國人來說不過是可以通過印鈔票的方式可以解決的問題。

著有《中國經濟大蕭條還有多遠》,《多角世界下的中國房價》,《被綁架的中國經濟:多角世界金融戰》,《高等的文化控制》,《金融世界的偉大》,《中國中產階級與葉爾欽》,《歐元巴別塔—黃金套利中國》等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