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軍

劉益軍

"劉益軍

聚氨酯專家

男,1965年生,研究生畢業,高級工程師。198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高分子合成材料專業,獲碩士學位。1989年6月至2003年8月在江蘇省化工研究所工作,其間從事聚氨酯材料及精細化工產品研發工作,並《聚氨酯工業》編輯部任科技編輯,2000年1月~2003年8月曾任《聚氨酯工業》、《聚氨酯信息》專職主編。2003年8月~2005年11月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瑞迪高新技術公司從事水工材料研發,和指導丙烯酸酯乳液、聚氨酯密封膠等化工產品的生產。2005年11月至今在香港理工大學從事紡織化工材料特別是水性聚氨酯等材料的研發。
發表論著:2005年專著《聚氨酯原料及助劑手冊》出版;1998~2005年之間與李紹雄合著《聚氨酯膠粘劑》、《聚氨酯樹脂及其套用》,與朱呂民等合著《聚氨酯泡沫塑膠(第3版)》,均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參加多本正式出版書籍個別章節,以及國內多種聚氨酯及精細化工內部資料的編寫。發表論文30餘篇。
社會活動:南京市粘接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科技廳專家庫化工評審專家

教師

劉益軍,男,西南大學副教授1968 年生,1990年獲原中南林學院林學專業學士學位,

1993年獲原中南林學院經濟林專業碩士學位,1993年10月至1995年5月到宜賓自然免耕研究所鍛鍊,2003年獲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博士學位,2009年獲西南大學農業資源利用流動站博士後證書。現任西南大學副教授,林學實驗室主任,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分會理事,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理事,水利部水土保持方案評審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 森林水文與流域治理、3S信息系統開發與利用、水土保持監測與評價及方案編制、山地災害預警與防治、經濟林種植園規劃設計與產業升級 教學及獲獎情況: 先後承擔水土保持經濟植物栽培學、水土保持耕作學、水力學、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監測評價、經濟林栽培學、森林水文學、流域管理信息系統、高級森林培育學等本科生、碩士生的課程教學工作。2006-2009年連續被評為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科研及獲獎情況: 主持教學改革項目2項:“參與式水力學實驗教學研究”、“設計性創新性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研究”、主持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區城鎮山洪災害預警與防治研究”,參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油桐林地土壤類型及立地分類與評價研究”、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區水源涵養型植被建設技術研究與示範”、“油桐種質資源庫建設”、“三峽庫區坡瘠地快速培肥技術研究與示範”、“重慶市林紙產業鏈研究”以及合作研究和橫向項目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編制、重慶市水土流失、森林資源普查、三峽庫區生態農業規劃等20多項。獲原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 在研項目: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紫色土地區土壤侵蝕參數因子的試驗模擬確定和誤差校正,主研⑵ 橫向項目,大足縣水土保持儲備項目研究,主持⑶三峽庫區柑桔種植園安全高效改良技術研究,主持 近四年代表性論文:[1] 江東, 史東梅, 劉益軍, 蔣光毅.重慶繞城高速公路北段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措施.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辛偉, 朱波, 唐家良, 羅專溪, 劉益軍. 史東梅.紫色土丘陵區典型坡地產流及產沙模擬試驗研究.水土保持通報,2008.
[3] 陳晏, 史東梅, 劉益軍, 史曉梅.重慶奉雲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預測.水土保持研究,2007.
[4]劉效雨,劉益軍.火災對毛竹林地土壤抗蝕性與滲透性的影響.西南師範大學(自然科學版)2007
[5]史東梅; 劉益軍; 陳晏; 史曉梅.國家重點公路重慶奉雲段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討,水土保持學報,2006
[6] 劉益軍,周金星.水土保持監測與評價,科學出版社2009
[7]周金星,劉益軍. 三峽庫區山洪災害預警技術研究,科學出版社200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