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生

劉瑞生

劉瑞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新聞與傳播研究》副主編,《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副主編,北京市微部落格發展管理專家顧問團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網路傳播、新媒體。

基本信息

1、廣西歷史名人 劉瑞生

人物簡介

劉瑞生(1900—1946),又名劉珍,廣西欽州靈山縣新圩鎮塘排村人。曾任第三支隊第二中隊副中隊長,在國民黨軍隊當過上尉連長,1937年參加過上海“八一三”抗戰之役,獲上海突圍證章。
1945年2月底,劉瑞生和劉憲到佛子大垌口加入靈山起義隊伍後,不久他任廣東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三支隊靈山大隊第二中隊副中隊長。
後在觀音山壯烈犧牲。時年46歲。

個人經歷

劉瑞生加入靈山人民武裝部隊後,英勇機智,頑強戰鬥,在大垌口戰鬥、沙塘水突圍、雞梨嶺戰鬥以及西征路上的歷次戰鬥中,都身先士卒,衝鋒在前。
1946年8月18日,為了開闢新區,擴大根據地,部隊開進羅陽山下的山豬竇(今平山鎮山秀村)活動,遭到國民黨靈山縣第二警察大隊長寧師煊率本部和曹振甫獨立中隊共三四百人的圍攻。
19日上午,劉瑞生奉命率隊爭奪觀音制高點,在激戰中不幸腹部中草藥彈受重傷。下午2時,為了保存主力,減少傷亡,部隊決定撤離觀音山陣地。劉瑞生為了不拖累戰友,把心愛的駁殼槍交給身旁的劉適宗,要適宗趕快離開,不要管他,然後他用雙手將已流出體外的腸子塞回到肚內,緊捂傷口,慷慨從容,用盡僅有的一點力氣滾下山涯,壯烈犧牲。時年46歲。
國民黨縣當局保警搜山發現劉瑞生的屍體後,況兇殘地割下其頭顱去向上司報功請賞。

2、廣東歷史名人 劉瑞生

劉瑞生(1905-1932) 廣東大埔縣人,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第一期(比照黃埔軍校第三期),後任紅軍新編第十二軍代理政委。

3、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

個人簡介

劉瑞生:男, 1971年4月生,河南西平人,碩士。

劉瑞生劉瑞生
曾任中學教師、某學術思想網站主編,2004年入新聞所,先後工作於科研處、網路與數字傳媒研究室和《新聞與傳播研究》編輯部。現任《新聞與傳播研究》副主編,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網路傳播、新媒體。
近年來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課題《“新型傳媒的引導和管理問題研究”》,主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參與了多箇中辦、中宣部、中紀委、國新辦等部門委託交辦研究項目和多項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項目。自2004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新聞與傳播研究》、《網路傳播》、《中國傳媒科技》、《社會科學論壇》、《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了多篇論文,作為主要撰稿人完成了多篇研究報告,多次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決策信息獎。主要成果

從書
1.《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和輿論精英研究》(合著),德國阿登納基金會系列叢書。
論文
1.《意識形態領域的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和輿論精英研究》(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09年第1期。
2.《涉藏報導與美國主流媒體的意識形態性》(獨著),《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年第3期。
3.《關於“山寨文化”的反思》(獨著),《人民日報》2009年2月19日。
4.《山寨文化的生成機理與媒介表達》(獨著),《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2月。
5.《播客:WEB2.0時代的典型傳媒形態——國內播客現狀研究》(獨著),載《中國傳媒科技》2006年第5期
6.《“嘉賓訪談”之傳播形態解讀》(獨著),載《強國路上的對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版。
7.《2005最後敗筆:新聞評選後的網路假新聞》(獨著),《網路傳播》2006年第2期
8.《人民網強國部落格的標誌性意義》(獨著), 人民網傳媒頻道2006年
9.《人民網:推動中國部落格的本土化》(獨著),《網路傳播》,2006年第3期
10.《報刊記者的數位化程度調查 》(合著),《青年記者》2006年第5期
11.《變化中的中國傳媒——中國的網際網路與網路媒體發展》(獨著),日本北海道大學“變化中的中國傳媒與東亞”國際研討會論文。
12.《中文學術思想網站與思想教育研究》(獨著),清華大學“網路思想教育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
13《媒介鏡像與知識分子形象》(獨著),《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第7期獨著
14. 《載入史冊的信息公開化的成功範本》(合著),《抗震救災與媒體責任》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版。
15. 《馬克思主義學風與新聞傳播研究》(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7月23日。
研究報告
1.《網路電台、網路電視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合著),研究報告。
2.《加強網際網路上的學術思想陣地建設——網際網路上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主要問題和建議》(合著),研究報告。
3.《應加強對網路論壇(BBS)的引導與管理》(合著),研究報告。
6.《當前網際網路輿情分析》(合著),研究報告。
7.《網路論壇、社區跟帖管理對策》(合著),研究報告。
8.《關於加強我國網路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建議》(獨著),研究報告。
9.《健全網路輿論引導工作機制研究》(獨著),研究報告。
10.《國際線上、中國廣播網、央視國際網路網路電台、網路電視現狀研究》(合著)。
11.《關於中文學術思想網站與西方學術思潮的調研報告》(獨著),研究報告。
12.《國際上特別是已開發國家媒體管理做法的調研——澳大利亞媒體管理澳大利亞媒體管理》(獨著),研究報告。
13《新聞輿論監督及相關法規建設調研報告》(合著),研究報告。
15.《網際網路等高科技發展的新情況、新趨勢及其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影響》(合著),研究報告。
16.《信息化條件下運用高科技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路與政策措施》(合著),研究報告。
17.《網路媒體的挑戰與對策》(獨著),研究報告。
18.《海外中文網路的傳播影響及應對策略》(獨著),研究報告。
19.《危機應對視角下的抗震救災新聞報導經驗、問題與建議》(合著),研究報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