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牢之(?~402)

劉牢之(?~402)

正文

中國東晉名將。字道堅,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官至征西將軍,都督兗、青、冀、幽、並、徐、揚州和晉陵諸軍事。出身將門,驍勇善戰。東晉太元二年(377),應募參加兗州刺史謝玄統轄的“北府兵”,初任參軍。四年,隨謝玄在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一帶擊敗前秦軍的進攻,升鷹揚將軍、廣陵相。八年,淝水之戰時,他率精兵5000夜襲駐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的 5萬前秦軍,並分兵斷其退路,使前秦軍腹背受敵,迅速崩潰,爭渡淮水,梁成等10名將領陣亡,士卒損失1.5萬人。初戰告捷,對整個戰爭的勝利起了重大作用。他因功晉龍驤將軍、彭城內史。九年,隨謝玄北伐,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陝西南部等地區。後曾參與鎮壓浙東農民起義軍。淝水之戰後,東晉朝廷內爭復烈。兗、青州刺史王恭、驃騎大將軍司馬元顯、荊州刺史桓玄等為爭奪朝權,都拉攏手握強兵的劉牢之。劉對他們先靠後反,反覆無常,致使將佐逐漸離散。不久,其兵權為桓玄所奪。元興元年,被迫自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