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祚

劉景祚

(1913年7月—1939年11月) 原名劉天慶,無棣縣余家巷鄉王家莊人。自幼勤奮好學,1922年在鄰村石家廟上國小,1926年考入無棣縣立第一高小,1928年考入山東省立第四中學(習稱惠民中學)。1932年畢業後,先後在本縣門家道口、程家莊任國小教員近4年。

基本信息

多次保衛了機關和首長的安全

1936年下半年,石景芳、關星甫等人在無棣九灣鎮劉風台國小發起組織成立了革命知識青年民眾團體“友誼讀書會”。他參加了“友誼讀書會”,帶頭獻書,集資買書,並認真閱讀進步書籍,提高了階級覺悟,產生了革命思想。同時,他還動員其他知識青年參加,很快成為“友誼讀書會”的骨幹。1937年夏,由李援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與李援、劉青林等黨員建立起中共石廟村黨支部,他任組織委員,秘密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同年10月,參加了石景芳、徐尚武、張榮亭創建的“無棣縣民眾抗日游擊大隊”。1938年2月,中共魯北特委組織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支隊攻克無棣縣城後,他毅然用家中賣鹽的300元錢購買了一支匣槍,參加了三十一支隊。曾任三十一支隊政治部副主任崔耀南的警衛員兼突擊隊指導員,多次機智勇敢地保衛了機關和首長的安全。

抗日

1938年5月,國民黨魯北保全司令劉景良進攻樂陵、慶雲,他跟隨後任三十一支隊政治部副主任的李啟華在樂陵東辛店村與劉景良部遭遇,並被扣押。經三十一支隊出面交涉,在具有進步思想的樂陵縣長牟宜之的幫助下獲釋。同年7月,到冀魯豫省委黨校學習一個月,結業後被分配到東光縣開闢工作,與石景芳一起,創建了中共東光縣工委,後又改建為縣委,他任書記。11月,調任中共德平工委書記。在東光、德平任職期間,按照特委的部署,集中精力抓好黨的組織建設和抗日宣傳動員工作。

1939年10月,任中共臨邑縣委書記。為開闢臨邑縣黨的工作,動員和組織民眾開展抗日鬥爭,他東奔西走,與各村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擴大抗日宣傳,組建抗日武裝力量。同年11月,到臨邑城西十二里莊參加會議,遇上從十二里莊出來的偽軍。偽軍辨認出他後,立即開槍射擊。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於臨德公路上中彈犧牲,年僅27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