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利[張灣村黨支部書記]

劉國利[張灣村黨支部書記]

劉國利,1963年5月出生,1998年3月入黨,1999年6月起,擔任張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還擔任張灣村經濟合作社董事長,太玉園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國利同志1998年7月畢業於北京青年企業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2001年1月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科學與工程專業經理研究生班(EMBA),獲研究生學位,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中國房協總裁班。

生平簡介

(圖)劉國利劉國利

在短短9年的時間裡,劉國利不但為全村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和實事,還十分關心社會公益事業,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和擁護社會公眾的好評,成為一名支持公益事業的熱心人。

早在1997年,他就個人墊資30萬元,在村里建起一座現代化的國小教學樓,解決了本村學生的入學問題。1999年6月,他剛一上任,就將自己的10萬元資金劃撥到集體的賬面上,為搶修農機具、適時收割小麥解了燃眉之急。上任以後,他連續奮戰三年,實行舊村改造,使全村百姓實現了住宅樓房化。

他關心貧困百姓的生活,2001年,帶頭為本村患白血病的王文才一家捐款,還免費贈送一套78平米的兩居室樓房,免收一切物業費用,並為其兒子上大學每年補助3000元。抗非典時期,他一次性向通州區民政局捐款2000元。2005年,聽說陸辛莊學校一名學生患了白血病,他特意為患病的學生捐款2000元,還堅持定期到家中看望。

2005年秋季,新學年馬上就要開學了,劉國利偶然從一位村民口中得知,在漷縣鎮的覓子店地區,有一名叫張進傑的學生,成績優秀,各方面表現也都很好,但是家庭十分貧困,甚至常常因為買不起輔導書或者文具而發愁。劉國利聽完之後,心情很是沉重,他當下就決定,要儘自己的一份心力,救助這個品學兼優的學生。

在隨後的雙休日,劉國利放棄了休息的時間,驅車20多公里,趕到了通州區漷縣鎮梁家務村,見到了張進傑和他的家人。原來,張進傑和媽媽一直跟姥姥和姥爺在一起生活,兩位老人常年有病,只有媽媽有勞動能力,在一家工廠打工,每月有七八百塊錢的工資,一家四口都靠媽媽那點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老人每年的醫療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有一次,學校要統一為學生訂做新校服,每人交100塊錢的服裝費,而這時候,姥姥也要拿錢抓藥,可是家裡實在拿不出那么多錢了,媽媽把家裡僅有的100塊錢給了姥姥,可是姥姥又把錢塞到了張進傑的手裡,就這樣,100塊錢在一家人的手裡傳來傳去,傳到最後,一家人都不禁流下了難過的眼淚。沉重的經濟壓力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懂事的小進傑,看到了媽媽的辛勞,更加刻苦認真的學習,成績一直穩定在班裡前10名。從10歲起,他就能幫助媽媽收拾家務了,每天放學,都會早早地跑回家,幫助姥姥洗菜擇菜,把晚飯做好,也算為媽媽分擔了一點負擔。

聽了張進傑家人的講述,劉國利的眼裡泛起了淚光,一個十多歲的孩子,正該天真爛漫地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因為經濟的原因,卻不得不過早地體味生活的艱辛與酸澀。

劉國利當即決定,要資助像張進傑這樣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他拉著小進傑的手,動情地說,“孩子,以後啊,你就專心地好好學習,只要你爭氣,能考上大學,考上研究生,叔叔都會幫助你完成學業的!”

從那以後,劉國利每月資助張進傑600元,一直到現在,兩年多來,從來沒有中斷過。現在,張進傑已經在覓子店中學上初二了,解除後顧之憂之後,他學習更加用功了,春節前,張進傑用他那稚嫩的筆跡,滿懷著感恩之情,給劉國利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劉叔叔,您對我的支持和幫助我永遠銘記在心!正是由於你的愛心,才使我能夠安心學習,不斷進步,讓我明白,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著愛心的世界!等我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也像您那樣,去關心幫助別人!現在,向您匯報一下我的期末考試成績:語文86分,數學91分,英語81分,地理93分,歷史86分,生物90分。春節快到了,祝您全家新年快樂!”

每次收到這樣的信,劉國利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就像是在看著自己的孩子,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現在,劉國利通過北京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資助了10名像張進傑這樣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為每個學生每年捐助600元。

除了熱心教育,劉國利還十分關注貧困家庭的實際困難,2006年,他一次性為全區的貧困母親捐款2000元,春節前,聽說本村老幹部鳳志遠的夫人生活有困難,他又捐助了500元。

09年5月份,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重大地震,他與村兩委成員協商,第一時間在小區內組織了捐款獻愛心活動,募集到善款28萬餘元,自己帶頭捐款1萬元。此外,他還繳納了5000元的黨費。

據不完全統計,劉國利個人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就達五六十萬元。

劉國利說得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要全村百姓早日過上舒心、富足的日子,才是我這個村官終生奮鬥的最大願望!”

廚師——劉國利

劉國利,生於1953年,高級烹調技師、中國烹飪名師、天津市烹飪大師、國家級烹飪評審,現任天津菜館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天津市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劉國利畢業於天津市財貿學校,曾任天津海城飯店餐廳部經理,1986年以優異的成績和精湛的技術考入天津市職業烹飪專科學校深造,畢業後任天津惠中飯店酒樓經理,天津龍潭康樂園副總經理,總經理。1999年任天津菜館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
劉國利從事烹調專業30年,技術全面,技藝精湛。擅長扒、爆、溜、拔絲等技法。精通魯菜、津菜,旁通川、粵、蘇、閩等菜系。早年拜天津登瀛樓飯莊魯菜大師工維功為師。在30年的烹飪實踐中,對烹飪理論頗有研究,其學術觀點是“坐正本幫,兼收並蓄”。他運用現代科學知識,繼承挖掘了一批斷檔菜品,如糖醋素魚、扒素海參、焦炒肉絲、炒蝦腦、炒素山雞片等20多個品種,並創新了大量既體現精湛烹調技術,又符合現代人營養需要和藝術造型的新菜品。如拔絲高麗釀餡葡萄、牡丹龍鬚蟹粉、灌湯蟹黃魚丸、蘭花繡球魚翅、扒雲片駝掌等菜餚。他在研究天津菜,繼承天津菜上下功夫,大力推行振興津菜,弘揚津菜品牌戰略,研製出的新派津菜銀龍托鮑、五彩津菜卷、津沽富貴羹、蘭花釀鮑、蝦腦杜麵筋等名品深得國內外賓客的讚揚。
劉國利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並融於烹飪實踐中,使其烹飪理論與技藝日趨升華。尤其對烹飪營養學、烹飪美學的研究造詣較高。近年來經常在《中國烹飪》、《食品與健康》等專業刊物發表文章,如:1996年在《中國烹飪》發表《論烹飪美、美感的生成及其表現形式》。在烹飪大學講學期間,他編寫的《烹調與調味》深受同行和理論界的好評。劉國利多年來為餐飲行業和天津菜館培養了一批高級技師、技師等人才,現己成為行業的技術骨幹。他們多次在全國和本市烹飪大賽摘金奪銀,為振興、弘揚津菜做出了貢獻。
劉國利在多年的企業管理工作中,力主科學嚴謹,一絲不苟。1999年任天津菜館總經理以來,他注重企業領導班子的建設,言傳身教,身體力行,處處為員工起表率作用。他除有外出活動外總是第一個到單位,最後送走賓客和員工,經常在最忙最累最艱苦的崗位和大家一起工作,他注重提高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提高員工的素質,提倡企業競爭意識和員工崗位意識,制定完善了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班前會制度,加強員工的技術培訓,定期檢查、交流、促進了企業服務創新,菜品創新,使企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年創利稅逐年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