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1957.11~2012.1) 筆名:孤竹一枚,枚子心跡,枚子,老枚。河北灤縣人,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中韓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書協河北分會會員,東方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國尚書畫院副院長。作品曾獲:全國首屆硬筆書法巡迴展金獎,河北省書法藝術展一等獎,當代書畫家收藏家北京交流展銀獎。作品收入《民族魂中國書法作品集》《河北藝術聯展精品集》《河北首屆書法篆刻評展獲獎作品集》,《當代中國實力派書畫家作品集》《皇威杯中國書畫名家作品精選》並被展館收藏,辭書收錄。2008年10月應邀在北京羅浮宮舉辦枚子心跡——劉曉利書畫藝術展,展出180幅書畫篆刻作品。

人物介紹

劉曉利先生博學多才,從而也為他的書法作品注入了厚重和才情,他對書法有深刻而又獨到的見解,這也促使他在深追古法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其章法、才情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得到了眾多大家的稱讚。所作竹子清新、淡雅又不失倔強,多年來受到廣大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們的青睞。

劉曉利書法和墨竹作品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春風吹得舞還羞》 《春風吹得舞還羞》
《亂葉不隨流俗改》 《亂葉不隨流俗改》
《經霜經雨不知寒》 《經霜經雨不知寒》

劉曉利篆刻作品

但願人長久 但願人長久
野雲山房主人 野雲山房主人
劉曉利[書畫家] 劉曉利[書畫家]

藝術永留人間

文/林之源

河北著名書畫家劉曉利於2012年1月29日21點30分在灤縣人民醫院逝世,享年56歲。令人敬仰的他在詩書畫印藝術造詣堪稱一絕,一生淡泊。斯人已去,其不朽的藝術成就,將永留人間。

劉曉利,又名孤竹一枚。終生致力於中華民族文化,是書畫藝術之探索中的優秀代表,是國學在中國書畫創作中堅韌不拔地實踐者,其書畫語言形成鮮明的藝術特色是有目共睹的。他執著以國學的仁愛作為自己創作的真切情感,表達了民族和大眾的審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在我心中是一位真正的藝術探索者,將永久記錄在美術愛好者心中的中國美術史史冊。

我與劉曉利先生是一次資助廣西特困高中學生林之源時認識的,當時我專程赴百色中學去幫助特困學生與我同名同姓的女高中學生,曉利知道後,馬上自願捐贈六幅六尺條幅書作以助,我深有感觸,此後,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具備藝術天分的劉曉利先生,是一個有脊樑的中國文人,其藝術思想與創作思路深層的紮根在傳統文化的土壤里,是一個真正的書畫藝術、詩人與篆刻家。但他卻過著極簡樸的平民生活。先生藝術創作重在自我感受,學古通古不泥古,器屬大成。在平凡的創作題材中表現出非凡的才情和藝術精神,在藝術創作中不斷突破自我,並充分體現在眾多作品中,藝術手法千姿百態。他是一個對中國傳統藝術思想有其真正領悟的造型藝術家。

我曾多次向他提出,藝術要走入市場,一個沒有市場的藝術家是被人看不起的,先生毅然回絕說:“藝術屬於被人欣賞的,而不是以價值來流通的,藝術作品應歸屬於人民美術館於真正的書畫收藏家”。先生的高尚品格以及回報於人民的文化情懷令人讚嘆。與此相比,百萬、千萬、億萬的數字顯得十分蒼白。令人敬仰的書畫家劉曉利走了,其造詣堪稱一絕藝術作品卻不能淡泊。身後是非誰管得,其實,生前的是非也管不得,但生命之史都只有真實的一份,偽造或曲解都將被時間揭穿。

每個著名的藝術家及其後人都面臨著如何對待藝術作品歸宿這樣一個具體的問題。其實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的勞動成果,在藝術家百年之後為其家人繼承、擁有是天經地義的。但劉曉利先生那句平凡而樸實的“藝術家屬於人民,藝術作品應歸屬人民”,提出了如何看待藝術作品最終歸宿的值得思考的問題!其實這也關乎藝術作品真正的價值,是如何將藝術財富歸於人類的值得深思的大課題。為此,我建議河北有關單位儘快收集劉曉利文獻資料、歷史圖片、作品畫冊、以及留世的作品等,勾勒出劉曉利一生在藝術領域的耕耘與奉獻,追念他的風采,學習他畢生充滿藝術活力的勤奮耕耘,創作出大量的藝術作品。秉承他心胸豁達,為人坦誠,直言不諱人品風格,作為21世紀中國美術發展歷程中具影響的人物。

劉曉利先生高風亮節的詩書畫印作品將永載史冊,為後人敬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