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全

劉喜全

劉喜全是中國著名的醫學專家,57歲,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醫科大學校長。

人物經歷

重慶醫科大學醫學系;

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住院醫師,助教;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研究生部,碩士研究生;

重慶醫科大學兒科醫院主治醫師,講師;

重慶醫科大學兒科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副教授,副院長;

重慶醫科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助理,副校長;

1999—2004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醫學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獲學士、碩士學位,擔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委員,中華抗癌學會小兒腫瘤學組副主任委員,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委員,全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科協副主席,中華醫學會重慶分會副主任委員,第八屆、第九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評審專家,《兒童腫瘤》雜誌主編, 七種醫學專業雜誌編委。

學術貢獻

從事醫療衛生醫學研究及教育工作34年,有豐富的臨床醫學教學經驗與較高的學術水平。在小兒腫瘤、消化道畸形及小兒急腹症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胃泌素在嬰幼兒腸套疊發病機理中作用的研究”(NO.38770771),首先提出高胃泌素血症是嬰幼兒腸套疊的發病原因,並在113個病例中得到初步證實,受到國內外同行重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美克耳憩室特異抗原研究”(NO.39370718)證實美克耳憩室存在特異抗原,

為一種新的免疫電泳診斷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抗癌藥物與耐藥基因相關血腦血睪屏障研究”(NO.30070781),首次提示抗癌藥物血腦屏障與耐藥基因有關。近10年來在小兒惡性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總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研究與國外最新研究同步。

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項,作為主研人員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十餘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二項,重慶(直轄)市衛生局重點攻關課題一項,重慶市衛生局科研課題一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市科學基金三項,已獲直轄市級科研成果獎二項。近十多年來已發表論文90多篇,指導研究生論文25篇,參加編寫七年制《外科學》全國統編教材及專業參考書七部,其中一部為副主編。近10餘年參加英國、法國、德國、韓國、印度及香港台灣地區的國際學術會議及學術交流,研究內容受到國外同行的關注與好評。培養研究生22名,其中博士生12名,獲中華醫學會優秀論文獎2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