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治法

割治法

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切開皮膚,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組織,並在局部施行刺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

割治法

subcutaneous tissue resection therapy

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切開皮膚,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組織,並在局部施行刺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割脂療法。按部位可分手掌割治和穴位割治。所用器具有手術刀、血管鉗、縫針、絲線、消毒紗布、繃帶、膠布等。操作按外科手術要求消毒、麻醉,割治後縫合包紮。兩次割治之間需休息7~10天。割治法適應症較廣,尤其對哮喘、胃腸病、癌腫疼痛等有較好療效。對神經官能症、膽道蛔蟲症、頭痛等也有一定療效。但需注意:①割治時防止暈針,如已發生,立即停止操作,作妥善處理。②老弱婦孺刺激宜輕。③割治不宜過深,防止傷及血管、神經或韌帶。④出血性疼痛、嚴重心臟病不宜割治。垂危病人、持續高血、局部水腫或感染者,均不宜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