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毛杜鵑

剛毛杜鵑

剛毛杜鵑所屬被子植物門,產西藏東南及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大吉嶺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概述

種中文名:剛毛杜鵑

拉丁名:Rhododendron setosum D. Don

海 拔:3500-4800

剛毛杜鵑種剛毛杜鵑種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Memoirs of the Wernerian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3: 408-409 1821】

中國植物志:57(1):106

亞組中文名:高山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et.Lapponica(Balf.F.)Sleumer

組中文名: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dendron

亞屬中文名: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直立,高10—30(--120)厘米,分枝細長,斜展。幼枝被開展的脫 落性剛毛,並密被微柔毛和鱗片;葉芽鱗脫落,葉革質,卵形,橢圓形、長圓形至倒卵 形,長7—12(--15)毫米,寬4--6(--8)毫米,頂端圓或鈍,有短突尖頭,基部近 圓形,葉邊緣反卷,密生剛毛,上面暗綠色或灰綠色,無光澤,密被不鄰接的鱗片,下 面蒼綠色,密被剛毛,鱗片二色,金黃色和深黃褐色鱗片約相等混生,其間距為其直徑 的1--4倍;葉柄長1—3毫米,被剛毛和鱗片。花序頂生,傘形,具1—3(--8)花, 花芽鱗脫落;花梗長3—5(--10)毫米,紫紅色,被鱗片和微柔毛,有時被紅色剛毛; 花萼發達,紫紅色,深裂至基部,裂片長圓形、橢圓形或卵形,長4--7(--8)毫米, 疏生鱗片,有時邊緣被長睫毛;花冠寬漏斗狀,長(10--)12—16(--18)厘米,紫紅 色,花管較裂片稍短,長7—8毫米,內面被短柔毛,裂片開展,無毛及鱗片;雄蕊 8—10,花絲近基部密被柔毛;子房長約2毫米,5室,密被鱗片,花柱較雄蕊長,無 毛和鱗片。蒴果長約5—6毫米,長圓狀卵形,密被鱗片,為宿存萼包被。 花期4—5 月,果期7—9月。

產地分布

產西藏東南及南部。生於高山草坡、草甸、山坡灌叢、灌叢草地及杜鵑灌叢中,海 拔3 500—4 800米。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大吉嶺也有分布。

國外分布

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大吉嶺也有分布。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setosum D.Don in Mere.Wern.Soc.3:409. 1821;Hutch.In Stevenson,Spec.Rho&xJ.428.1930;Hara,F1.East.Himal.240-1966;中國高等植 物圖鑑3:51.圖4055.1974;Cullen inNot.Pot.Gard.Edinb.39:109.1980;Da— vidian,Rhodod.Spec.1:207.1982;西藏植物志3:671,圖268.19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