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天皇帝

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在男子為中心的封建社會裡,她以一個婦女的身份高居皇座,做出了為當時皇族、重臣特別是貴族集團所望塵莫及的豐功偉績,對封建社會的發展和當時人民生活的安定,在客觀上曾起著一定的作用;這種作用,連歷來為封建皇朝御用的史臣也無法一筆抹殺。但一個女皇帝的曾經存在,畢竟是觸犯封建禮法的,於是那些御用史臣們就不得不顛倒是非,儘量從私生活上進行造謠、污衊,把武則天說成是有史以來最為淫亂的罪人。今天,要在戲曲舞台上為武則天翻案,對我來說是有困難的。總之,如何正確而形象地塑造這樣一個女政治家,是越劇表演藝術上的新課題。作為一個上承貞觀下啟開元兩朝盛世的女皇,武則天應該具有傑出的政治才幹和高逸的政治風度。經過一個時期的探索、思考,我主要從下述兩方面著手來創造人物形象:一個是從史書上和民間傳說中去找有關武則天的事跡,通過對人物事跡的感受、分析,我對人物性格才了解得多了一些。

人物簡介

則天皇帝即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民間起義,曾出現一個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705年退位。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在歷史上又稱 武媚、武媚娘、武曌、武昭儀、則天順聖皇后、聖母神皇、則天皇帝、女皇武則天。
《則天皇帝》王文娟飾武媚 徐玉蘭飾狄仁傑《則天皇帝》王文娟飾武媚 徐玉蘭飾狄仁傑

越劇劇目

歷史劇。吳琛(執筆)、王文娟、孟雲棣1959年創作。

劇目簡介

寫唐太宗逝世,才人武媚娘被禁安業寺為尼。高宗繼位,召武媚娘入為妃。王皇后生妒,用蠱惑妖法算計媚娘,為內侍劉承德揭穿,高宗怒欲廢后,元老上官儀、徐敬業等勸阻,並誣媚娘。媚娘進行反詰,徐遭貶為柳州司馬。媚娘晉封皇后,助帝革新政事。上官儀連結太子李賢,諫帝廢武后。武后察知,廢李賢而立李哲。高宗死,武后因李哲庸懦,廢為廬陵王,自臨朝稱則天皇帝。徐敬業、敬猷兄弟起反,並使駱賓王草檄討武后。武后平亂後採取設女科、立銅櫃、開言路、親出巡、理民冤等革新吏治之舉。唐宗室不服,偽托奉李哲敕書謀反。武后召回李哲,瓦解政變,但見李哲懦弱如故,擬禪位於外姓。狄仁傑告以祖宗之法不能輕改,武后不得已,仍立李哲為太子,繼己之位。
《則天皇帝》金採風飾武媚《則天皇帝》金採風飾武媚

演出歷史

《則天皇帝》金採風飾武媚 上海越劇院二團於1959年6月,首演於上海藝《則天皇帝》王文娟飾武媚 徐玉蘭飾狄仁傑術劇場。吳琛、徐玉蘭導演,顧振遐編曲,蘇石風、顧大良舞美設計,陳利華服裝造型設計,明道宣燈光設計。王文娟飾武則天、鄭忠梅飾唐高宗、吳小樓飾上官儀、徐慧琴飾徐敬業、徐玉蘭飾狄仁傑。劇作者根據史料,著力表現武則天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風度,受到文藝界的好評。王文娟扮演的武則天具有豪邁的氣魄和機智果斷的性格,亦受行內讚賞。 《上海戲劇》1960年5月號發表了該劇劇本。上海文藝出版社於1960年8月出版了該劇的單行本。 1961年河南豫劇院將此劇移植演出。吳素秋主演的京劇《則天女皇》亦據此劇改編。

越劇《則天皇帝》

寫了武則天從安業寺奉召進宮起到退位為止,整整五十年左右的歷史過程,作為一個演員,要把人物長達半個世紀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的發展成長過程表現出來(包括青年、中年、晚年三個階段),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何況這是一個為歷史人物翻案的新歷史劇,與過去表現這一人物的舞台形象完全不同,因此任務就更為艱巨。對於我來說,無論在藝術修養上或表演經驗上,都顯得難以勝任。以上所談的只是摸索過程中的點滴心得,很不成熟,現在把它初步整理出來,希望能得到戲曲界及各方面同志的指正。
一個是在現實中觀察生活、觀察人物。我從我所接觸的同志中得到不少啟發,有一位同志在處事待人中,那種善於聽取意見又有決斷力的政治風度,對我塑造武則天的形象很有幫助。前一個方面,凡是注意創造人物的演員都經常運用。後一個方面,一般運用於創造現代人物較為普遍,很少在創造歷史人物中運用。但我覺得即令是扮演古代人物,如果同樣能深入生活,觀察人物,對於塑造歷史人物仍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由於採用了上述兩個方法,使我對武則天這個人物的理解上有了一點頭緒,於是才開始分階段地設計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