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花方陶盂

刻花方陶盂

刻花方陶盂是是新石器時河姆渡文化文物,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圖)刻花方陶盂刻花方陶盂

刻花方陶盂夾炭黑陶。方口,寬沿,直腹, 器邊出棱,底置有四矮足。器身布滿紋飾,為弦紋和點戮紋相間的紋樣。造型別致。尺寸及重量: 口徑:6厘米 底徑:7.7厘米 高:8.6厘米。

簡介

精品名稱:刻花方陶盂
級 別: 一級乙
作 者: 不詳
年 代: 新石器時代 河姆渡文化
尺寸及重量: 口徑:6厘米 底徑:7.7厘米 高:8.6厘米
來 源: 河姆渡遺址

內 容

炭黑陶。方口,寬沿,直腹, 器邊出棱,底置有四矮足。器身布滿紋飾,為弦紋和點戮紋相間的紋樣。造型別致。

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

黑陶

(圖)刻花方陶盂刻花方陶盂

黑色陶器。出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等遺址中。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製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淘洗 ,輪制,壁厚僅0.5-1毫米,再經打磨,燒成漆黑光亮,有“蛋殼陶”之稱,表現出驚人的技巧,飲譽中外。這時期的黑陶以素麵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有弦紋、劃紋、鏤孔等幾種。

中國黑陶的製作工藝比原始彩陶更純熟、精緻、細膩和獨特,早在瓷器產生的約2000年前中國黑陶已達到與瓷器相媲美的工藝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