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療法治百病

《刺血療法治百病(第3版)》在第2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刺血療法的基本知識,包括刺血療法的歷史、作用機制與功用、治療範圍、經絡與穴位、針具、針法、操作方法等。下篇介紹了內科、兒科、婦科、傷外科、皮膚科、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等近200種常見病的治療經驗。《刺血療法治百病(第3版)》是作者長期臨床實踐和四代家傳、師授經驗的總結,並參考大量的文獻資料,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可供臨床醫師、基層醫務人員及城鄉家庭自療者閱讀參考。

基本信息

刺血療法治百病

基本信息

作者:程爵棠 程功文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頁碼:397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9125588
裝幀:平裝
開本:32
叢書名:中國民間傳統療法叢書
定價:32.00

作者簡介

程爵棠,男,1936年生,江西景德鎮人,大專文化,退休老中醫,曾任主治中醫師,兼任世界教科文組織專家成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世界醫藥研究中心傳統醫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隨祖父習醫。從醫40餘年,擅長用“簡、便、廉、驗”的民間傳統療法診治疾病。著有《中國藥酒配方大全》、《拔罐療法治百病》、《梅花針療法治百病》、《刺血療法治百病》、《點穴療法治百病》、《刮痧療法治百病》、《民間秘方治百病》、《足底療法治百病》、《按摩療法治百病》、《耳針療法治百病》、《手部療法治百病》、《足針療法治百病》,《艾灸療法治百病》、《熏洗療法治百病》、《單方驗方治百病》、《穴位貼敷治百病》和《名老中醫秘方精選》等中醫著作19部;發表論文50餘篇。業績被收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中國名醫列傳》(當代卷)和《中國當代醫藥界名人錄》等書中。

目錄

上篇 概論
一、刺血療法的歷史與發展
二、刺血療法的作用機制和功用
(一)作用機制
(二)功用
三、刺血療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四、經絡與常用穴位
(一)經絡
(二)腧穴部位與主治
(三)特殊穴位與主治
(四)定位取穴法
(五)取穴原則
五、常用穴位的作用與主治
(一)手太陰肺經穴
(二)手陽明大腸經穴
(三)足陽明胃經穴
(四)足太陰脾經穴
(五)手少陰心經穴
(六)手少陽小腸經穴
(七)足太陽膀胱經穴
(八)足少陰腎經穴
(九)手厥陰心包經穴
(十)手少陽三焦經穴
(十一)足少陽膽經穴
(十二)足厥陰肝經穴
(十三)任脈穴
(十四)督脈穴
(十五)經外奇穴
六、針具與針法
(一)針具
(二)針法
七、操作方法
(一)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二)進針
(三)出針與配合治療
八、異常反應及其處理
九、刺血療法的優點與注意事項
下篇 疾病的刺血療法
一、內科疾病
感冒
頭痛
偏頭痛
三叉神經痛
中暑
昏厥(休克)
腦卒中(中風)
面癱(面神經麻痹)
高血壓(眩暈)
低血壓(眩暈)
痹證
肩凝症
坐骨神經痛
脅痛
腰痛
冠心病(胸痹)
急性腸胃炎
嘔吐
胃脘痛
胃下垂
胃痙攣
呃逆
腹痛
胃神經官能症
痢疾
腸炎(泄瀉)
瘧疾
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
咳喘
肺炎
腎炎(水腫)
癃閉
精神分裂症(癲狂)
膽道蛔蟲病(蛔厥)
神經衰弱
膽絞痛
膽囊炎、膽石症
肥胖症
肢體麻木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風濕性心臟病
肺源性心臟病
心律失常
癲癇
癔症
精神障礙
病毒性心肌炎
幽門不全性梗阻
B型肝炎
痛風
泌尿系感染
泌尿繫結石
乳糜尿
肋軟骨炎
雷諾綜合徵
一氧化碳中毒
食物中毒
其他疾病
二、兒科疾病
小兒高熱
小兒抽搐
小兒低熱
急驚風
麻疹
支氣管哮喘
百日咳
腦炎、腦膜炎及其後遺症
小兒麻痹症(痿證)
小兒腹瀉
疳積
小兒蛔蟲症
小兒厭食症
流行性腮腺炎
小兒夜啼
小兒癲癎
小兒狂症
小兒遺尿
小兒脫肛
小兒咳嗽
小兒疝氣
三、婦科疾病
月經不調
痛經
閉經
崩漏
倒經
帶下(陰道炎)
經前期緊張綜合徵
妊娠惡阻
產後尿瀦留
不孕症
盆腔炎
陰道痙攣
絕經期綜合徵
缺乳
四、男科疾病
前列腺炎(白濁)
前列腺肥大
陽痿
遺精
早泄
男性不育症
強中
睪丸炎
五、傷外科疾病
軟組織損傷
腰扭傷
落枕
頸椎病
多發性癤腫
多發性毛囊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血栓性靜脈炎
癰疽
療瘡
乳癰(乳腺炎)
乳腺增生病
痔瘡
腱鞘囊腫
腱鞘炎
梨狀肌綜合徵
紅斑性肢痛症(熱痹)
慢性皮膚潰瘍
闌尾炎<腸癰)
骨與關節結核
骨髓炎
骨性關節炎
網球肘
四肢關節扭挫傷
淋巴管炎
腰椎間盤突出症
毒蟲咬(整)傷
六、皮膚科疾病
濕疹
風疹
尊麻疹(癮疹)
帶狀皰疹
白癜風
玫瑰糠疹
癬病
神經性皮炎
銀屑病(牛皮癬)
接觸性皮炎

瘰癧
凍瘡
雞眼(肉刺)
色斑
痤瘡(粉刺)
股外側皮神經炎(皮痹)
多發性神經根炎
丹毒
皮膚瘙癢症
脫髮
腳氣感染
七、眼科疾病
麥粒腫
結膜炎
電光性眼炎
青光眼
視神經炎
上瞼下垂
眼瞼痙攣(眼險動)
白內障
近視
視神經萎縮
角膜炎
翼狀胬肉
淚囊炎
眼外傷
八、耳鼻咽喉科疾病
耳鳴、耳聾
化膿性中耳炎
梅尼埃病
鼻出血
鼻炎
鼻淵
酒渣鼻
咽喉腫痛
咽炎
喉炎
咽喉炎
……

序言

刺血療法是我國兩千餘年來民間防病治病的經驗總結,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刺血療法操作簡便,易學易懂,不花錢或少花錢,見效快、療效高、安全可靠。因此它能夠長期在民間廣泛流傳和套用,並越來越受到醫界同仁的關注和重視。通過不斷醫療實踐,使其適應範圍不斷擴大,療效越來越高.筆者自幼受家傳影響,特別是60年代有幸在農村工作多年,面對條件艱苦、缺醫少藥的情況,運用民間療法,收效頗著,積累了許多經驗。此後在臨床中常單用或配用刺血療法及其他民間療法治療疾病,不僅方便了患者就診,減輕病人經濟負擔,而且臨床療效大大提高。目前,有關刺血療法的專著甚少,為了發展、提高、推廣套用,使刺血療法發揚光大,筆者根據40年臨床實踐,並廣泛收集古今醫學文獻資料,結合四代家傳秘本——《外治匯要》和師授經驗,幾經易稿,始編著成《刺血療法治百病》一書。
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是介紹刺血療法的歷史、作用機制與功用、治療範圍、經絡與常用穴位、針具、針法、操作方法、優點與注意事項等。下篇重點介紹內科、兒科、婦科、傷外科、皮膚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工40多種常見疾病(共收5寧7個取穴方)的臨床治療經驗。每一病分為概述、病因、病狀、療法等;每一療法介紹若干個取穴方(應刺部位)。每一取穴方包括治法、主治、效果、附記

文摘

上篇 概論
刺血療法是針灸學領域裡的一種傳統針刺療法。刺血療法,古謂:“啟脈”、“刺絡”,俗稱“放血療法”,亦稱“強痛法”。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簡便有效的針刺治療方法。即用三棱針或其他針具刺入“絡脈”,使血液適量流出或加擠壓流出,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獨特外治方法。此法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瀉熱、止痛、急救、消腫、鎮靜等作用,用之臨床,療效頗著。又因它具有“簡便靈驗”的特點,且無不良反應,故能長期在民間廣泛流傳和套用,深受廣大民眾和患者的歡迎。
一、刺血療法的歷史與發展
在祖國醫學史上,刺血療法是一種最古老的針刺治療方法,它的歷史悠久,源源流長,而且廣泛流傳於民間。
在原始社會,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生產力落後,生產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與此同時,各種疾病流行猖獗,又不時被毒蛇猛獸所傷,或受時氣侵襲而致病。受傷或患病後無醫無藥,為了自身的生存與健康,自求救護,消除病痛,如遠在石器時代,我們祖先在生活和生產勞動中,遇到身體某一部位偶然被尖石或荊棘刺傷出血,很痛苦,但是身體另外一個部位的病痛卻意外地得到減輕或消失。久而久之,這種現象經過許多次重複(偶然或有意識的)體驗,人們便發現,身體某些部位被刺破或碰破出血,可以減輕或消除身體另外一些部位的病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