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美容技法圖解

刮痧美容技法圖解

刮痧在中國婦孺皆知,流行非常廣泛,是中華醫藥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上個世紀末,受“自然療法”和“回歸自然”的影響,刮痧更是熱潮不斷,不僅在中國,更是風靡東南亞,乃至全世界。本書內容翔實,上篇介紹了刮痧美容的淵源,理論依據,常用經穴,傳統刮痧,刮痧美容與面部全息的關係,刮痧美容與皮損和自覺症狀辨證以及面部刮痧的工具、作用和手法、程式與痧象分析等;下篇重點講解了35種常見損美性疾病,並配以105幅圖示,以達直觀。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刮痧在中國婦孺皆知,流行非常廣泛,是中華醫藥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上個世紀末,受“自然療法”和“回歸自然”的影響,刮痧更是熱潮不斷,不僅在中國,更是風靡東南亞,乃至全世界。本書內容翔實,上篇介紹了刮痧美容的淵源,理論依據,常用經穴,傳統刮痧,刮痧美容與面部全息的關係,刮痧美容與皮損和自覺症狀辨證以及面部刮痧的工具、作用和手法、程式與痧象分析等;下篇重點講解了35種常見損美性疾病,並配以105幅圖示,以達直觀。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圖解中醫美容技法叢書》之一,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了刮痧美容的作用原理、理論依據、常用穴位和手法及操作程式等;下篇重點講解了35種常見損美性疾病的刮痧治療方法,書中配以大量圖示,以達直觀。學者可按圖索驥,以求其效。

本書可作為醫院美容科,醫學美容院校師生、中醫美容愛好者和普通美容院美容師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向陽,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分院(現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學院)。曾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從事臨床工作多年,受到葉成鵠韓碧英,李寶珠等多位研究員、主任醫師的提攜和指導。

1989年曾列前蘇聯羅斯托夫,1994年曾到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國進行中醫針灸和皮膚病的診治及講學。先後著有《實用中醫皮膚病診療及美容技法》和《傳統中醫美容法》,也曾參與出版過《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和《中國中成藥優選》等著作。

目錄

上篇刮痧美容法基礎知識

第一章 痧的定義及人體中的痧

一、痧的定義

二、人體中的痧

第二章 傳統刮痧與現代刮痧

一、傳統刮痧

二、現代刮痧

第三章 刮痧的作用原理及刮痧美容出痧原則

一、刮痧的作用原理

二、刮痧美容出痧原則

第四章 中醫美容與面部全息

一、五臟與面部全息

二、五色與面部全息

三、三焦與面部全息

第五章 刮痧美容與經穴

一、經絡

二、穴位

三、經絡分布

第六章 刮痧美容與皮損辨證

一、斑

二、丘疹

三、結節

四、風團

五、水皰

六、膿皰

七、鱗屑

八、皸裂

九、糜爛

十、苔蘚化

十一、瘢痕

十二、潰瘍

十三、色素異常

第七章 刮痧美容與自覺症狀辨證

一、瘙癢

二、疼痛

三、麻木

四、灼熱

第八章 刮痧美容常用經穴

一、面部刮痧常用經穴

二、身體刮痧常用經穴

第九章 刮痧美容常用腧穴定位

一、骨度法

二、同身寸測量法

三、自然標誌法

第十章 刮痧美容的選穴與配穴

一、選穴

二、配穴

第十一章 刮痧療法的種類和工具

一、刮痧的種類

二、刮痧的工具

三、刮痧的介質

第十二章 刮痧美容常用工具和介質

一、魚形面部刮痧板

二、梳形水牛角刮痧板

三、三角形水牛角刮痧板

四、長方形水牛角刮痧板

五、其他面部刮痧美容工具

第十三章 刮痧美容的手法和程式

一、面部刮痧的手法和程式

二、常用美容刮痧手法和程式

第十四章 刮痧美容的面部分析與痧象

一、面部分析

二、痧象

第十五章 刮痧美容的體位和適應範圍

一、體位

二、適應範圍

第十六章 刮痧美容的注意事項與暈刮

一、注意事項

二、暈刮的處理和預防

下篇 刮痧美容臨床證治

一、面部皺紋

二、面上黃氣

三、魚尾紋

四、雙下巴

五、臉部贅肉

六、眼睛疲勞

七、近視

八、慢性唇炎

九、頸部皺紋

十、皺眉紋

十一、鼻唇紋

十二、酒渣鼻

十三、脂溢性皮炎

十四、耳部濕疹

十五、口周皮炎

十六、單純皰疹

十七、脂溢性脫髮

十八、頭皮屑

十九、少年白髮

二十、紅血絲

二十一、眼胞浮腫

二十二、上瞼下垂

二十三、雀斑

二十四、暗瘡

二十五、黃褐斑

二十六、蕁麻疹

二十七、肥胖

二十八、皮膚粗糙

二十九、皮膚老化

三十、妊娠紋

三十一、眼袋

三十二、黑眼圈

三十三、突眼症

三十四、乳房下垂

三十五、乳腺增生

書摘插圖

第一章 痧的定義及人體中的痧

一、痧的定義

“痧”是民間對某種疾病的一種習慣叫法。痧在中醫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痧是指人在感受時邪之後,刮拭身體皮膚後出現紅色,粟粒狀、米粒或針尖大小,周圍可伴有紅暈,無痛癢,撫之礙手的痧點;正如清代邵新甫在《臨症指南醫案》中所說:“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粟”。而廣義的痧則又被稱為“痧脹”和“痧氣”,它不是單一的指某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毒性反應的臨床綜合徵。它也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由於人體內陰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所產生毒素蘊結於人體內,循經絡外現於人體肌膚表面,所產生不同顏色變化的一組症候群。具統計,痧有73種之多。在《痧脹玉衡》一書中就介紹了不同的痧:如暗痧、悶痧、痧痛、撲鵝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盤腸痧等,名目繁多,並指出“百病皆可發痧”。

二、人體中的痧

人體之所以出現“痧”,是因為“痧”是人體在感受四方疫氣即風、濕、火之氣相搏時,產生的“不適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中醫認為人體是陰陽平衡的,四季是冷暖和諧的,這樣才會陰平陽秘,人體才會健康。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氣候反差,會出現很大的“邪”。如夏天濕熱過度,人體內汗液就會排出不暢;秋天燥熱,損傷人體內陰液,造成肺陰不足;春冬之邪,多為夏秋受邪後人不自知,伏邪於體內,一旦脾胃失和則誘而發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