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旅程

《列車旅程》這首詩歌是朱迪思,賴特極富現代意識的一首詩作。它展示了充滿矛盾與反思的自我探索的心路歷程,表現了詩人嚮往幸福生活、開闢新家園的積極心態。

詩歌譯文

震顫的列車,困人的暗黑
光晃得惺忪睡眼眩惑
緊裹月光慘白的屍布,我的親娘
我望到你優美而乾涸的乳房;
還有灰暗斜坡上低矮的樹木
宛如游移的詩行,清晰奪目
站在風流與星光的織網中
堅定地迎向乾澀的狂風。
抓牢你的勇氣,黃楊和桉樹。
用強硬樹根擊碎原生的岩石。
把飛逝的黑暗之露珠汲盡
直到你心中又萌動生命。
做麻木岩石旁的感覺之殼,
做荒蕪高山下的幽渺之舞……
我醒來看見黝黑的小樹
驀然綻放出比明月更美的鮮花束束。

詩歌賞析

《列車旅程》這首詩歌是朱迪思,賴特極富現代意識的一首詩作。它展示了充滿矛盾與反思的自我探索的心路歷程,表現了詩人嚮往幸福生活、開闢新家園的積極心態。
詩人以“我”坐在列車裡旅行開篇,行進的列車正駛往前方,發出震盪顫動的聲音,時間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划過。黑夜已經來臨,瀰漫天際的黑蒙蒙讓人疲憊不堪,窗簾透進的月光更讓“我”睡眼惺忪,昏昏欲睡。“我”似睡非睡中看見了“月光慘白的屍布”和“優美而乾涸的乳房”,這裡出現了兩個意象,它包涵了多重含義,或許是“我”剛剛參加完母親的葬禮,悲傷地再次離家遠行;或許是對舊時故土的想像,曾經哺育“我”成長的故土在白色月光照射下顯得那么淒涼,由於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它已失去了往昔的富饒與丰韻。
“我”繼續如夢遊般昏天黑地,更多的景象跳入“我”的眼帘,列車行駛得很快,窗外的斜坡上低矮的樹木忽隱忽現,就好像游移的詩行,“我”能感覺到巨大的狂風向它們襲來,但它們並沒有躲閃,而是堅定地迎擊那狂風,月光與星光交錯著照亮了它們的面目,原來是那么的挺立與不屈。詩人既實寫,以景為3主;又虛寫,以情取勝。實與虛的結合把“我”內心的情感變化表現出來。第一節主要營造了悲涼的氣氛,而這一節則發生了細微的變化,開始由悲涼轉向:定、由消極轉向積極。好像“我”突然從那些低矮的樹木中獲取了力量與信,幻想著伴隨飛馳的列車走向光明。
接下來,詩人激情洋溢地喊出了“我”的心聲:“抓牢你的勇氣,黃楊和桉樹。/用強硬樹根擊碎原生的岩石。”表面上,這是“我”對黃楊和桉樹的吶喊,但實質上卻是對自己的激勵,希望自己能像它們用樹根擊碎堅硬的岩石一樣勇敢和堅韌。黃楊和桉樹在這裡成了“力量”的象徵,它們旺盛的生命力和頑強不屈的鬥志正是“我”極力提倡的精神。
“把飛逝的黑暗之露珠汲盡/直到你心中又萌動生命。”詩人繼續吶喊著:心中萌發新的生命力之時,也正是黑暗遠去、光明即將到來之時。為了這一時刻的到來,“我”要“做麻木岩石旁的感覺之殼/做荒蕪高山下的幽渺之舞……”這一句中意象對比鮮明且一動一靜,如麻木的岩石與感覺之殼、荒蕪的高山與幽渺的舞步,岩石巋然不動但它是力量的象徵,高山雖然荒蕪卻代表了勇敢,“我”要從悲苦的境界裡掙脫出來,去感受岩石的力量,從容地跳起富有激情生命的舞蹈。“我”要像行駛如飛的列車一樣,勇於探索未知的世界。
最後,“我醒來看見黝黑的小樹/驀然綻放出比明月更美的鮮花束,真‘我”從黃楊和桉樹上汲取了力量,“我”用全身的力量揮別黑暗的露珠,如今的“我”脫胎換骨,已從昏眩中驚醒過來,雖然窗外還是黑壓壓一片,但“我”驚喜地發現那些黝黑的小樹突然問綻開了比明月還美麗的鮮花。
這首詩歌具有明顯的現代意識,它通過大量的新奇意象來展示“我”自我探索的心路歷程,一開始‘;“我”在黑暗中苦苦地探索,一種莫名的孤淒涼瀰漫“我”的身心,“我”矛盾,“我”反思,“我”否定自己,但那些低矮的小樹、強硬的樹根激起“我”內心深處的衝動,麻木的岩石、荒蕪的高山賦予我”力量,“我”重新振作精神,勇往直前,尋找光明。詩人正是通過描繪心靈的覺醒來高揚一種積極向上、勇於探索的精神。
詩歌前後有著鮮明的對比,開篇寫“我”昏昏欲睡,看到的是些色彩灰暗的景物,結尾則寫“我”豁然開朗,看到的是明亮美麗的鮮花。這種鮮明的對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感情色彩的前後對比,由悲傷走向振奮,從黑暗走向光明;二是詞語色彩上的對比,前面運用了許多灰色、冷色調的辭彙,比如“慘白”、“乾涸”、“灰暗”、“乾澀”、“麻木”、“荒蕪”、“黝黑”,而最後一句則運用了亮色、暖色調的詞語,如“明月”、“鮮花”。這種強烈的對比恰地展現出“我”內心變化的過程,使詩歌有一種從低潮走向高潮的波動起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