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鏡

分鏡

分鏡是漫畫製作打草稿階段的重要工作,包括分配頁數,定製每頁內的格框劃分等。分鏡(Storyboard)又叫分鏡圖。是指電影、動畫、電視劇、廣告、音樂錄像帶等各種影像媒體,在實際拍攝或繪製之前,以圖表的方式來說明影像的構成,將連續畫面以一次運鏡為單位作分解,並且標註運鏡方式、時間長度、對白、特效等。根據媒體不同劃分成不同分鏡。常見的有影片分鏡,漫畫分鏡。影片分鏡用以解說一個場景將如何構成,人物以多大的比例收入鏡頭成為構圖、做出什麼動作,攝影機要從哪個角度切入或帶出、攝影機本身怎么移動、錄映多少時間等。早期漫畫基本上是嚴格分格的,並且多是矩形格,每格可以理解為一小頁,或電影中的一個鏡頭,所以有分鏡這樣的稱呼。當代漫畫的分格已經相當自由,基本上除了必須保證閱讀方便,其他限制都可以打破,為了情節需要,出格,畫面的初步布局一般也要在分鏡階段設計完成。

基本信息

分鏡分類

影片分鏡

影片分鏡用以解說1個場景將如何構成。人物等被寫體以多大的比例收入鏡頭成為構圖、做出
11
什麼動作。攝影機要從哪個角度切入或帶出、攝影機本身怎么移動、錄映多少時間等。

漫畫分鏡

漫畫分鏡是打草稿階段的重要工作,包括分配頁數,定製每頁內的格框劃分等。分格是漫畫的基本技巧,也是當代漫畫和傳統漫畫聯繫最緊密的環節。早期漫畫基本上是嚴格分格的,並且多是矩形格,每格可以理解為一小頁,或電影中的一個鏡頭,所以有“分鏡”這樣的稱呼。當代漫畫的分格已經相當自由,基本上除了必須保證閱讀方便,其他限制都可以打破,為了情節需要,讓畫面出格甚至做通頁和跨頁的大畫面現在已十分常見。無論是否出格,畫面的初步布局一般也要在分鏡階段設計完成。

漫畫分鏡

『分鏡』一詞源自於電影,在漫畫上我們也可以將之稱為『分格』。
大家都知道的,漫畫包括有單幅漫畫,四格漫畫,連環漫畫,
及現在正在被研發的互動漫畫,而,『分鏡』則專被用在連環漫畫上,
它在漫畫的製作上扮演著『詮釋者』的角色,意在將漫畫裡的事件的:
1-『發生順序』
2-『觀察角度』
3-『事(物)件與事(物)件的關聯』
4-『節奏情緒
5-『
詮釋出來,將之編輯成我們所見的漫畫
這就像寫文章里的文法一樣,將一些文字詞句編輯成能令人讀得懂的規則,
它有時更能左右讀者閱讀文章的情緒及反應,相對的,
分鏡
漫畫的分鏡旨在製作一種閱讀規則,並藉由這種規則詮釋事件與對象,
分鏡觀念清楚的作者能隨心所欲地控制其作品給讀者的感覺,
即使無趣的故事也能以精彩的分鏡技巧而被詮釋得有趣。
那么,漫畫的分鏡和電影電視的分鏡又有什麼不同呢?
電影和漫畫各有其表現上的特性,電影利用連續影像與聲音,而漫畫則是利用圖像及文字。
我記得以前『天才小釣手』的作者矢口高雄先生告訴我:
圖像擁有情境描寫的特性,而文字則擁有心理描寫的特性,兩者合而為一就是漫畫。
我這裡再補充一下,一般人在看圖像時會『思考』這圖像背後所寓含的意義;
而閱讀文字時也會『思考』其文字所堆疊的影像。漫畫結合了兩者,
意在『省略思考』,也就是說,看漫畫是不需要動腦袋的,這是它的最大特性。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的,其實看漫畫不需要思考的意思就是
畫漫畫極端需要思考。一位漫畫創作者必須把我上段所描述的那五點詮釋得非常清楚,
因為一旦有不清楚的地方,讀者就必須思考,一旦讀者開始思考,這部漫畫的閱讀
就會造成停頓,讀者的情緒也會中斷,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
創作者必須熟練分鏡的技巧。
儘管漫畫真正的起源算是在歐洲,(有人說中國的春宮圖畫應該才是漫畫的始祖,它兼具了文字圖畫甚至連續的特性……但,我們這裡先撇開它不談。)目前為止,分鏡觀念最精緻也最複雜的仍是日本漫畫。它在分鏡上的突飛猛進發生於漫畫鬼才手塚治虫對於連環漫畫的改良,現在其漫畫出版社仍有專業人材不斷地研究漫畫表現上的更大可能性,不過,它的基本觀念仍是不變的。

1-發生順序

文本:
一個高中女生一大早醒來,發現自己遲到了,她慌慌張張地穿了衣服跑到車站,
發現校車已經開走了,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騎著機車的同校帥哥看到她,
表示願意載她去學校。
(我們將這篇故事換成:)
女高中生失魂落魄地在街上走著,一位帥哥騎著車過來,問她原因,
女高中生說明了今天遲到的種種,帥哥聽後表示願意載她去學校。
(再將故事換成:)
女高中生坐在一位帥哥的機車後坐,從他們兩人的對話可以
聽出女高中生遲到並沒辦法趕上校車。
討論:
第一個順序將故事的重點落在女高中生身上;而第二個順序,
相同的故事,重點在於男女主角的邂逅;第三個順序里,
重點又變成兩人的相處氣氛了。
事件發生的順序往往決定它們的重要性,在畫分鏡的同時,
安排好所要描寫的事件的順序也是一門功課。

2-觀察角度

文本:
一個高中女生一大早醒來,發現自己遲到了,
她慌慌張張地穿了衣服跑到車站,發現校車已經開走了,
分鏡
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她看到一位騎著機車的同校帥哥,表示願意載她去學校。
(我們將這篇故事換成:)
女高中生慌慌張張地跑到車站,發現校車已經開走了,這時另一個帥哥騎車經過,
看到這個奇怪的女孩子在抱怨自己遲到,他好奇地走過去,表示願意載她去學校。
(再將故事換成:)
高中女生看到經過的帥哥,她有些驚訝地看著他,而那帥哥也停下來望著她,
兩人相視不久,帥哥問女高中生為什麼沮喪,女高中生說明遲到的原因後,
帥哥表示願意載她去學校。
討論:
第一個角度的重點仍是女高中生;
第二個角度在後半段加入了帥哥的觀點;
第三個角度將立場模糊掉了,它可以說沒有觀點。

3.事(物)件與事(物)件的關聯

文本:
一個高中女生一大早醒來,發現自己遲到了,她慌慌張張地穿了衣服跑到車站,
發現校車已經開走了,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騎著機車的同校帥哥看到她,
表示願意載她去學校。
(我們將這篇故事換成:)
女高中生遲到了,她趕不上校車,這時她看到一個帥哥騎車過來,
分鏡
看到她就大喊了一個女生的名字,結果發現認錯人了,帥哥失望之餘,
還是願意載女高中生去學校,女高中生猜出帥哥被某女孩子甩了。
(再將故事換成:)
一個帥哥趕著上學,途中看到一個穿著制服的女孩子在街上遊蕩,
他上前搭訕,和女孩挺談得來,兩人打算逃學,邊騎著機車邊聊天,
可是卻在不知不覺中騎到學校門口,帥哥慌張之餘,女孩卻微笑地向他道謝,
走進學校,留下莫名其妙的帥哥。
討論:
第一個事件里,『關聯』只在於兩人的偶然相遇;
第二個事件里,『關聯』中卻暗示兩人之間存在了另一個女孩;
第三個事件中,『關聯』模糊,留下神秘感。
在漫畫中我們常常讓角色去做這件事做那件事,但經常忽略它們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
它們做的這些事和故事到底有些什麼關聯?

四個項目

1-連續性;2-節奏性;3-情緒性;4-戲劇性.
我必須說,沒有什麼比這種分法更蠢的了。畫漫畫要有連續性是廢話,
戲劇性也不可能藉由分鏡來控制,那么,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到節奏性及情緒性上面:
節奏是漫畫中的相對時間,如大家所知,漫畫中的每一格象徵一個單位時間,
一個事件用越多格子來表現表示這事件發生的時間越久,(像是慢動作),
反之,若格子越少表示越快,這是數學問題,並不難懂。那么情緒性呢?
說穿了,就是Zoom in或Zoom out的問題, 將鏡頭拉進,能製作出壓迫感,
基本上,特寫鏡頭較能表現出情緒張力,而遠景較客觀。
但,如果只單用這種手段表現情緒的話,將會很無趣的。

表現形式

1-鏡頭

一位很有名的香港漫畫編輯寫了本書,他把鏡頭分為:
鳥瞰鏡頭/平視鏡頭/鼠眼鏡頭/魚眼鏡頭/大遠景/
遠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等等,
分鏡
除了充稿費之外我實在想不出為什麼他要寫這么多廢話。
這裡我們只須要把重點放在兩種鏡頭:『特寫』和『全景』。
特寫用在清楚的仔細的描寫某樣對象,
也許是角色的表情,也許是定時炸彈上的定時器,而這對象在故事中不能被忽略,
我們就用特寫來畫它。而全景用在交代狀況,什麼人在什麼人的什麼地方,
他們又在乾什麼,我們用全景,也就是把所有該表演的對象都放進鏡頭裡,
它能讓讀者知道現在故事裡的這一堆對象的實際關聯及動作,位置。

2-閱讀順序

日式和台式漫畫的閱讀是由右至左,一個格子裡若出現了兩個人物,
你希望讀者先看到的人物就得擺右邊,而後讓讀者看到的就擺左邊,
對話的順序也需按著這順序。也因為這樣的方向性,若一個人物『跑進』場景里時,
我們就畫他從左邊跑到右邊,這樣和讀者閱讀的方向相反,能產生『出現』的感覺;
反之,若該角色正『跑離開』場景時,就畫從右跑向左,
這樣讀者就會順著他的方向移動。

3-布局

起承轉合,只是製造一種閱讀上的規律。起,一個振奮的畫面,
一個新角色的出場或是一個爆破的場面;承,快速地告訴讀者,
剛剛的那角色那場面到底怎么回事;轉,伏筆,一個角色忽然看到了什麼而臉色大變,
或一個新登場的黑影,讓讀者期待看到發生的事情的真相;然後合,把事件講清楚,
讓讀者獲得滿足。
以上是對於分鏡初學者的練習方向。有了這些技巧做基礎,
日後要再更進一步研習高階分鏡便可如魚得水,
學員們除了理解分鏡的邏輯及規律之外,
最重要的仍是實際操作練習,並請朋友們閱讀自己的作品,
仔細聽取別人的意見加以思考,做為下一次創作的經驗,
當這些技巧熟稔之後便可隨意變化出更活潑的表現手法了

基本要求

具有紮實的美術功底;
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以及理解能力;
擁有紮實的電影語言及鏡頭知識;
具有電影文字影像化能力;
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