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製度

分配製度

分配製度即勞動產品在社會主體中如何分割、配給制度的總稱。有按勞分配、按資分配、按需分配以及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可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我國現行的分配製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分配原則

反應不公平收入分配現象的漫畫反應不公平收入分配現象的漫畫

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在分配時,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差距懸殊,體現公平正義,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體現公平正義。

分配特點

馬克思當時構想的按勞分配,是在社會統一占有生產資料和不存在商品貨幣關係的條件下實行的。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還不可能在全社會範圍內實現,公有制還有多種經濟形式和多種實現形式,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以,我們實行的按勞分配原則,同馬克思的構想有很多不同。這主要表現在: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主體,但不是社會唯一的分配原則。它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基本分配原則,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也還存在著其他分配方式。

分配製度分配製度

(2)等量勞動領取等量消費品的原則,還不可能在全社會的公有制經濟範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現階段的公有制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存在著各自的經濟利益。因此,按勞分配還不可能在全社會的公有制經濟範圍內按統一標準實現。只能先根據各個企業提供給社會的有效的聯合勞動量,在各企業之間進行分配。然後再由各個企業根據等量勞動領取等量報酬的原則對勞動者進行分配。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的個人收入不僅取決於自己的勞動貢獻,而且還取決於所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

(3)按勞分配還不能以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換實現的價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勞動量為尺度。馬克思構想在商品貨幣關係消亡的情況下,勞動者的勞動直接表現為社會勞動,按勞分配直接以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為尺度。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的個人勞動不能直接表現為社會勞動,勞動者只能通過各自所在的企業向社會提供勞動,每個企業的集體勞動也只是局部勞動,其社會勞動的性質只能通過商品的市場交換才能得到實現和轉化。

(4)按勞分配必須藉助於商品貨幣形式來實現。馬克思當時構想的按勞分配,是通過勞動券實現的。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按勞分配只能藉助於商品貨幣關係才能實現,勞動者先以貨幣工資形式取得勞動報酬,再用貨幣工資到商品市場上購買個人消費品。這樣,按勞分配的最終實現還要受商品價格和商品供應量的影響。

總之,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分配主體形式的按勞分配,它的實現是同所有制關係以及市場經濟規律密切聯繫的,它作用的範圍、實現形式和實現程度不但受公有製成熟程度的制約,也受市場機制和市場規律的制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